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硕士研究生择业就业的研究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onb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硕士研究生是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战略意义。根据研究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对研究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使之形成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硕士研究生 择业就业
  [作者简介]温向莉(1976-),女,广西柳州人,广西师范学院研究生处,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等教育管理。(广西 南宁 530001)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3-0085-02
  近年来,随着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研究生”)的扩招,毕业研究生增加,而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就业岗位的缩减,给研究生的就业带来了影响,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但研究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影响了研究生的顺利就业。
  一、研究生在择业就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 到基层就业创业的积极性不高。基层蕴藏着巨大的就业创业机会,“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选调生计划”“特岗计划”“村官计划”等国家项目都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国家也为毕业生基层就业制定了大量的优惠政策。但在本科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激情日益高涨的同时,研究生面对到基层就业创业表现出的更多是冷静和冷淡。基层对高素质的人才求贤若渴,如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县城,特别是县级中小学,渴望有一些经过系统学习、研究能力较强的研究生带领老师们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但西部地区的县城,每年很难招聘到研究生,若能招聘到研究生,如获至宝,往往委以重任,给予较本科生更好的待遇。
  2 就业心态不成熟,就业期望值过高,择业视野狭隘,有的研究生政治热情淡漠,对国家当前的热点问题、建设重点漠不关心,没有积极投身到国家的建设重点中;有的研究生,理想信念模糊,在择业就业中没有将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功利思想严重;有的研究生就业期望值过高,认为自己比本科生学历更高、知识更丰富,理应比本科生找到更好的工作;有的研究生在择业就业时,职业目标不明确,犹犹豫豫使自己失去了择业就业的最佳时机。
  3 缺乏诚实守信,失信行为影响成功就业。良好的信誉是无形而巨大的资本,有的研究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的一些失信行为使自己失去了宝贵的就业机会,也给学校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就业。有的研究生带着“保底”心理随意签约,有的学生入学前是有工作单位的,但毕业时,看到有比原单位条件更好的单位,就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和原单位.晦约、跳槽;“弄虚作假”行为,推荐材料不真实,虚构成绩和能力、伪造证书、编造在校奖励和工作经历等。部分研究生的不诚信行为,既不利于自己的成功就业,也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公平就业;既伤害了用人单位的感情,也使用人单位失去了一些择优录用人员的最佳机会;同时,不诚信的行为还损害了母校名誉,影响了母校以后毕业生的就业。
  4 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就业能力难以提升。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或其他阶段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研究生要在本学科、本专业领域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推进研究生的创新教育,许多高校也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随着研究生的扩招,给有的学校带来了生源质量下降、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管理水平跟不上、研究生的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等诸多问题,导致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所下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足。有的学校虽然也重视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并没有将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贯彻到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在课程设置中创新实践课程依然偏少,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启发性,教学内容缺乏前沿性和交叉性,研究生缺乏创新性的高质量论文等,这些都不利于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的研究生也因自身的原因,没有努力学习、潜心钻研,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创新热情不足。因此在毕业时,有的研究生难以具备用人单位想要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就业能力难以提升,择业就业受到了局限。
  二、高校对研究生择业就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研究生的择业就业教育不够重视。由于前几年研究生的就业形势较好,与对本科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帮扶相比较,许多高校不够重视对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帮扶。许多高校在研究生中没有开设就业指导课,没有针对研究生开展就业形势分析、就业实践训练、就业心理辅导等,没有向研究生积极宣传国家的基层就业政策,引导和鼓励研究生到基层就业创业。当前,研究生的就业,有的学校还是依靠学生自己去联系用人单位,或是依靠导师联系及推荐。
  2 研究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机构不够完善。大部分高校,建立了专门的科室或处室负责本科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二级教学系院也配备有人员从事本科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但有的高校,由于刚开始培养的研究生人数较少,因而没有完善工作机构,没有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开展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随着研究生扩招,人数增多,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滞后的问题日益凸显。
  三、在研究生的择业就业教育中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研究生是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都具有战略意义。但由于研究生工作经验缺乏、就业能力不足、心智和心态还不够成熟、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因此应该成为高校就业指导和帮扶的重点领域。高校应该加强对研究生的择业就业教育,根据研究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对研究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使之形成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把个人的才智与祖国的建设需要结合起来,把个人的事业追求与亿万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结合起来,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造福人民。
  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青年择业的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研究生择业就业中存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的立党立国之本,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研究生的择业就业教育中,要引导学生使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和解决择业就业中存在的问题。1835年,马克思写下了题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论文,虽然这是一篇马克思主义思想萌芽时期的著作,但文中马克思关于选择职业的许多哲理性的思考,具有 伟大的理论意义和极强的现实意义,对研究生择业有着积极的启发作用。马克思倡导积极主动、严肃认真的择业态度,强调青年在选择职业时不能够听天由命,要选择自己热爱和适合自己的职业,同时马克思还鲜明地提出青年选择职业时的主要指针和基本准则:“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的自身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利益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生活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的牺牲;那时我们所得到的就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却永远存在。”
  选择为大多数人的幸福而工作的职业,是青年马克思职业选择思想的精华和灵魂。在对研究生的择业就业教育中,把马克思关于青年选择职业的思想融人其中,学习马克思在选择职业时的高尚情怀,引导研究生把个人的才智与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坚定共同理想,激发创业激情,在追求共同理想中实现个人理想。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在研究生的择业就业教育中,要使广大研究生充分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性,认清我们当前所面临的困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坚定共同理想必然实现的信念,激发广大研究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创业的激情。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发展时期,这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是青年人建功立业、成长成才的黄金时期,广大研究生若能抓住有利时机,到祖国建设需要的地方创业,施展聪明才智,一定可以大有作为。
  3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把个人的才智与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结合起来,为祖国的伟大事业奉献全部聪明才智,是爱国主义最现实的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在研究生的择业就业教育中,要大力弘扬这一精神,广大研究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全部聪明才智,就是爱国主义最现实的体现。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强烈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教育,更应该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研究生入学伊始,就应该加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勇于探索学科前沿;让学生参与一些重要课题研究,在研究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促进教学科研与生产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不断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积极开展“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的立项和资助,鼓励研究生开展课题申报和研究。
  4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展诚信择业就业教育。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在研究生的择业就业教育中,要加强研究生的荣辱观教育,形成良好的风气,要鲜明地指出哪些行为应该肯定,哪些行为应该反对,应该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择业就业者。研究生在择业就业中应该诚实守信,要保证推荐材料的真实可信,如实地反映在校期间的思想、学习、实践情况;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做到谨慎签约,及时签约,不随意违约,不做有伤用人单位感情和有损学校名誉的事情;发扬互助协作精神,在保证自己取得就业机会的前提下,做好同学之间的相互推荐,帮助同学及时获取就业机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
  [参考文献]
  [1]孙美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当代大学生立德成才[J].黑龙江教育2009(4).
  [2]贾咏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J].思想教育研究,2009(7)
  [3]王海柳.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党史文苑.2009(16)
其他文献
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质量和效益同步上升。据资料显示,2004年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815.0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332.68亿元,综合经济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在企业改制中处于核心地位,而财务人员的素质对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起着决定的作用。那么,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的途径有那些呢?    一、现代财会人员必须强化的几种意识    1、法律意识  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巨大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财务战线的繁荣,财务工作人员最先感受到了经济发展的热流。大量资金的流入、流出,烫热了经济大潮,也烫热了某些财会人员的手。当前,财会人员经济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高等教育的补充和发展,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文章从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现况及其动因、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两大方面对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阐  述,探索了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现况发展对策  [作者简介]董秀芬(1975-),女,江苏扬州人,扬州市职业大学电子工程系,讲师,硕士
目的探讨P504S与p63、34βE12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及广州金域检验中心2012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腺癌的
目的:了解医学生疏离感、生活满意度和安全感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382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疏离感较低,生活满意度和安全感较高。家庭、学业和自由等共有7个因
目的:探究网络暴力游戏涉入程度对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暴力视频游戏问卷、大学生游戏成瘾——高接触问卷、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487名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作为管理外包的一种,就是企业根据需要将某一项或几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出去,交由专业的企业或组织进行管理、实施。以降低人力成本、实现效率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