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项目正式启动
【出 处】
:
协和医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6年4期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新生儿长期发热病因,以期为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新生儿中心住院,且符合新生儿长期发热纳入标准,对患儿一般情况及病
医源性胆管损伤恰当的手术修复时机是影响患者远期预后的关键因素,损伤局部的炎症反应状态与远期胆管狭窄明确相关。笔者从医源性胆管损伤修复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损伤动物模型探讨胆管损伤组织病理学改变过程,结合现有临床研究证据探讨如何提高术中修复率。对合适的病例,术前主动控制局部炎症反应和全身管理十分重要,为行早期修复创造条件。同时,修复时机的选择应兼顾个体化原则,对合并血管损伤或污染严重患者仍应行延迟修复。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单期增强扫描检查对食管癌患者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浙江大学丽水医院收治的56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随机区组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行双源CT双能量单期增强扫描检查)和对照组(行常规双期增强CT扫描检查)。肿瘤TNM分期标准参照2009年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第7版食管癌TNM分期标准。由两名观察者独立阅片。参照2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的肺超声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入院并确诊为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新生儿,对患儿双肺十二区进行横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管成形、重建椎管后部结构治疗儿童颈胸段椎管内髓外良性肿瘤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1998年5月至2012年5月,应用单开门掀起椎板、显微切除椎管内髓外肿瘤、椎板棘突复合体原位复位重建椎管后部结构的方法治疗儿童颈胸段椎管内髓外肿瘤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1岁8个月~13岁,平均8.2岁;病程3个月~2年。影像学显示:肿瘤长度0.8~4 cm,占据1.5~4个脊髓节段。肿物偏向
目的: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病率和危险因素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方法对2009-2011年,2012-2014年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早产儿进行眼底检查,比较两时间段的 R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