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气候大会将带来新希望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o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世界已经触及了无法回头的拐点。这听起来有些可怕,但我们恰恰需要如此:我们无法继续重走老路,必须坚决确定未来的方向。
  11月至12月期间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将迈出重要的一步,二十多年来,世界领导人将首次达成最重要的气候治理国际协议。我们需要就开辟充满活力的新低碳经济道路作出重要决策,这样的经济模式必须在能够促进长期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能够支撑日益增长的全球人口。
  由于世界民众、企业和政府终于认识到气候变化的普遍性,今年达成全面协议的前景比2009年哥本哈根峰会无疑要乐观得多。可以肯定,未来的挑战涉及面既广泛又复杂;但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过渡到低碳经济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将十分可观。
  以城市化为例,今后15年,世界城市注定会取得长足发展,成为60%全球民众(85亿人)的家园,而城市设计将对环境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亚特兰大和巴塞罗那的区别就是例子:这两座城市居民人数相近,但亚特兰大与交通运输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巴塞罗那6倍。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是城市扩张,因为建筑面积比巴塞罗那大近12倍,而且亚特兰大鼓励私人轿车的广泛使用,从而加剧了排放、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等问题。
  像巴塞罗那这样紧凑、四通八达且拥有高效公交系统的城市更可持续、也更加健康。此外,全球经济和气候委员会估计,在今后15年,这样的城市可以在对城市基础建设的资金需求方面减少3万亿以上。可再生能源、混合动力车或电动车等尖端技术的发展在城市建设中起到的作用将不可或缺。虽然仍有不少研究工作要做,但类似的技术已经越来越实用。虽然技术变革带来变化,但既得利益依然是最强大的对手。
  颠覆现状绝非易事。正如英格兰银行行长马克·卡尼所警告的那样,当世界认真采取行动阻止气候变化的时候,巨额的化石燃料资产将会陷入困境。上述资产是许多投资组合的关键部分,尽管如此,我们没有理由而因此重新思考前进的方向。
  幸运的是,公众对化石燃料消费影响的认识越来越清楚:宏观上,世卫组织最近将每年与空气污染相关的早亡人数预期值上调至700万。微观上,在中国等国家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人们用戴口罩的方式要求对现状作出改变。
  气候变化的全球性质带来另一个公共利益挑战:原则上,在世界其他国家采取行动时,不采取行动符合个别国家的自身利益。难度更大的是,今天行动的好处只会在遥远的未来逐步显现。在此问题上,对气候变化看法的改变带来了新的希望。在公众意识提高和有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国家经济可以从缓和气候变化政策中获取净收益的情况下,世界各国政府正在承诺遏制气候变化——他们利用多边论坛来表达承诺。
  迄今为止,155个国家,其中包括大的排放国已向联合国递交了“决意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INDC)计划。世界第三大排放国印度已经承诺到2030年实现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33%~35%,并实现非化石燃料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40%。巴西承诺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2005年降低37%,到2030年则降低43%。而欧盟也已做出比1990年最少减排40%的承诺。
  或许最重要的是美国和中国,这两个总共排放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排量三分之一以上的全世界最大的排放国终于加快了脚步,在去年的一份联合声明中两国公开了具体的气候承诺,这极大地推动了全球气候工作。最近,中国又进一步承诺,将在2017年建成二氧化碳排放定价的全国性市场。
  巴黎即将签署的文件将成为新时代的首份条约。该条约融合了自上而下因素(主要是监测与核查)和自下而上承诺(INDC计划)的混合型治理结构,因而具有革命性效果,我们能借此避开常常伴随着大规模多边治理进程的僵局和停顿。随着国家政策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网站上的公开发布,上述新模式已经有效鼓励了全民参与并提升了透明度。
  但有一个关键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我们如何才能确保这些自愿的个体承诺结合在一起,构成全球问题的总体解决方案?目前的计算数据表明,如果涉及近90%全球排放的已提交INDC全部得到落實,全球变暖可能仍将超过2摄氏度(3.6华氏度),一旦超过这一阈值就可能引发气候变化最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巴黎的谈判人员加强合作,确定如何提升政策目标至关重要。面对这样一个无法回头的拐点,我们必须协调国家计划和全球目标,从而确保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其他文献
说起日本山口组,中国人可能会想起北野武的电影《大佬》。镜头里,黑帮大佬在去往情妇所在公寓时,在昏暗走廊中被四名刺客乱枪扫死,陪同的两名干部也中枪身亡。这火爆的一幕照搬了日本著名的“1·26事件”, 正是这一事件在1985年将山口组的内讧推向了白热化。  这次持续了4年的内讧,共造成25人死亡,66人负伤。此后,两派合流。直到今年9月,有百年历史的山本组经过近半个月“绝缘”“破门”等戏剧化情节,又正
研究人员在科学新闻网站EurekaAlert上刊文称,他们一直在开发被称为“微型鱼”的微型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在液体内高效游动。该文联合作者、纳米工程博士朱卫写道,他们探索了将“微型鱼”用作医疗工具的可能性,希望把药物放入“微型鱼”,然后注射到人体内帮助运载药物。吸入PM2.5  可诱发肝纤维化  吸入空气中的PM2.5与肺功能障碍、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综合征有关。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医学院Zheng等人近
几周前的一个午后,我随手打开电视,看到一档这样的节目:主持人请来两位母亲,她们在节目里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控诉了一种疫苗的副作用——其中一位母亲的女儿在注射疫苗后几乎卧床不起达三年,而另一位母亲的女儿则在使用该疫苗后悲惨地死去了。在节目里,主持人对两位母亲所讲述的故事唏嘘不已,同时对这种疫苗的安全性表达了强烈的忧虑与关切。这期电视节目的题目叫做《争议HPV疫苗》。  这样走“煽情路线”的电视节目难免
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份在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导下形成的文件,展示出鲜明的习式风格。  通过对比不难看出,《决定》中很多观点,在习近平最近的一系列讲话中都已有所体现。自2012年11月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以来,习近平先后十余次就法治建设发表论述,从立法到执法、司法均有表述。其中,“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
到达以前,我自以为了解“金三角”。跟我长篇大论谈过这里的人包括:  一个68届的知青。他曾因革命热情投奔缅甸共产党,官至旅长,最终厌烦了在金三角以毒养军的生涯,逃回中国,沦落为社会边缘人。我问他“后不后悔”,他盯着我的眼睛说:“我还活着。”  一个中国远征军的后代。他自费赴美,在浩如烟海的档案中,用2万多张照片复原了父亲的战场。他指着其中一张照片说:“在野人山,我们的战士连一双草鞋都没有。”  一
马克斯·鲍克斯参议员接任下一任驻华大使一事,多少有点令人意外。毕竟,他年事已高,又不会说中文,同时还缺乏现在十分看重的在军事和国防方面的履历。鲍克斯不久前才刚买了母亲留在蒙大拿州房产的一半,并在那里正盖着他和2001年结婚的新太太的退休安乐窝。他最近还有点伤感地和家乡的报纸说,“我不想穿着靴子死去(英文意思是不想没退休就死在工作岗位上)。我来自蒙大拿。我要回家。”  可是在变化比计划还要快的华府,
三年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宣称,美国将推进“亚洲再平衡”战略。美国投棋布子,从大规模增强在亚太的军力部署,到积极推进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谈判(TPP),再到在中日钓鱼岛之争中站在日本一边,遏制中国发展的意图明显。  三年以后,美国面临困难抉择。中东的“阿拉伯之春”成为“阿拉伯之冬”,美国介入益深,国务卿克里三天两头跑中东,充当阿以冲突调解人,并期望影响该地区“国家重建”进程,却鲜有进展。  更为人瞩目
美国当地时间9月25日,中国中秋节的前一天,华盛顿月朗风清。当天晚上7点,白宫迎来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  宴会在白宫东厅举行。这是奥巴马任期内第二次在白宫宴请中国领导人。此前一天,白宫第一夫人办公室已经向媒体提前发布了国宴菜单。菜色可谓中美荟萃,有黑松露野生菌汤搭配绍兴酒、黄油烩缅因州龙虾配肠粉、科罗拉多烤羊肉淋枸杞汤汁,甜点更是应景地奉上了南瓜月饼。而当晚的宴会,现场也是布置得极为
毛泽东的著作《论十大关系》,与《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起,被认为是他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成果,历来被赋予很高的评价。  两文都是在内部讲话的基础上整理形成的。然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讲话后不久就公开发表了,而《论十大关系》在毛泽东的有生之年始终没有公开发表。  对这样一篇意义重大的讲话,毛泽东为什么未同意公开发表呢?“十大关系”之说的
5月13日,四川汶川县漩口镇“震源新村”,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考察汶川震后由海内外华人华侨捐建的“侨心居”。震源新村在重建时,由广东省侨办统一组织侨捐资金,配套国家支持政策,每户捐助1万元人民币兴建而成。每一幛民居门前都贴着印有“侨心居”及捐助者信息的铭牌。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五周年的祭日。白色的猕猴桃花开满山头,悠悠青草生长在斑驳山体上,向人们展示,汶川震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