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利用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青岛近海浮标站及自动气象站资料、卫星云图等数据,结合数值试验的结果,从观测分析、天气形势与边界层结构等方面,对2008年4月6—7日一次黄海西
【机 构】
: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6108,41605006),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6DB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资助海洋科学研究中心项目(U1606402)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青岛近海浮标站及自动气象站资料、卫星云图等数据,结合数值试验的结果,从观测分析、天气形势与边界层结构等方面,对2008年4月6—7日一次黄海西部离岸气流背景下形成岸滨雾过程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分析表明:(1)此次岸滨雾是来自陆地的暖湿空气被输送到冷海面凝结产生的。海雾生成前,偏南暖湿空气输送以及降水天气的条件,使离岸气流具有暖湿气流的性质。(2)在1 000hPa局地低压系统作用下,近地面风向转为离岸的偏北风,同时混合层厚度自陆地向海面降低,混合层内部气流离岸下沉至冷海
其他文献
[目的]河南省是农业大国,研究其农业生态承载力可持续性不仅对河南省乃至全国都有重要意义。[方法]将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于农业领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分析,将河南省农业生物生产性
风生跨赤道输运是联系南北半球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物理过程。本文通过理想模式实验,分析了定常风强迫下理想海盆风生环流的跨赤道输运结构,发现在传统热带流胞之外,存在连
一次.小约翰偷偷地对爸爸说:“爸爸,我想跟您说一件事。”“说吧!”爸爸回答。“我认为妈妈根本不会照料小孩子。”“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爸爸惊奇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