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生尤其是初一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一种好奇心与神秘感,对英语学习充满了向往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初中生个性较活泼,所以老师的教学方法不能单一、固定、古板,应该灵活多样。
  一、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需要兴趣。初一英语教学内容浅显,更容易激发起学习的欲望。这就是所谓“初一兴趣大”现象。但这种兴趣是暂时的、不稳定的。老师应把握机遇,努力保持这种兴趣,并将其转化为学生们学习英语的一种动力。以往的教学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课堂上总是表现为“我说你听、我读你跟”,充斥着不带感情色彩的句型转换、不明就里的死记硬背。加之农村学校的学生们学习英语起步较晚,基础薄弱,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初一英语老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状况,在课堂教学中时时关注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做好小学到初一的衔接与过渡教学,这样才能顺利地进行以后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我们不能讽刺、挖苦后进生,看到后进生的闪光点时,应及时表扬,用热情、关爱、宽容的心态帮助后进生消除敬畏心理与胆怯感,并让后进生从中看到自己的希望,体验成功的快乐。
  初中英语教材的课文与对话多出现在一定的直观情境中。因此,我们可以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借助动作、手势与表情等肢体语言,或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教学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将教材中的情景生动地再现出来,使学生们在一定的语境中感知、理解新的语言材料的意思、用法,理解具体情境中语言所传递的信息。也可以在课前放一首歌曲,可以把学生们的注意力引进课堂,进入角色,这样能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朗读与背诵能力
  对于每一位英语学习者来说,朗读与背诵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对初学英语的初中生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朗读与背诵是提高学生们英语口语能力与英语成绩的有效途径,也是必经之路,更是克服当前中国学生们的“哑巴英语”的有效途径。
  朗读与背诵对环境的依赖较小,容易得到保证及满足,学生们就可以在课外时间一个人完成,无需找伙伴做训练对象,也不受时间的限制。它不需要学生们专门用大部分时间来完成,它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朗读与背诵的时间,课前课后,饭前饭后,甚至在上下学的路上,学生们都可以自由地读与背。朗读与背诵可以积累大量实用的英语短语、句子、习惯用语;可以扩大视野,在脑子里储存大量有用的词汇、短语、习惯用法;朗读与背诵可以动员眼、耳、口等感觉器官同时参与学习,综合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读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形成了英语语感。语感一旦形成,在以后的学习中,一些句子就会脱口而出。朗读,尤其是模仿正确、地道的英语语音、语调,可以纠正与训练自己的语音、语调,掌握说英语的技巧,如连读、失去爆破、重读、弱读等,从而迅速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三、将学生的主体性放在第一位
  学生们是有能力、有朝气、有生命、有思想个体的人。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些老師曾说:“他们是一棵棵大白菜。”把学生们当做被动机械地接受的机器,这么想,上课当然不紧张了。事实上初中生正处于长身体,形成世界观的阶段,他们有思想,有活力,善于接受新事物,否认旧事物,怀疑不合理的东西,所以当课堂上没有他们求知的眼神、积极的思考与参与时,教师就应反思教学哪儿出问题了,什么地方该改善该创新了。
  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与发展学生们的主体意识与主动精神,让学生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不能把学生们看做是简单的认知体,在课堂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们的自主意识,让他们懂得老师只是他们的疏导者与助学者。老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们从被动的接受中走出来,把自身当做认识的对象。在整体语言教学中老师要帮助学生们树立明确的学习动机,使其在主观上产生动力,要让每位学生们认识到自己既是“I”又是“me”,帮助学生们强化“I”的主体意识,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提出适当的要求,督促自己主动学习。
  帮助学生们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对推动他们的学习有巨大的作用;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们才会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也才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在课前使学生们明确该节课的目的与任务,明确学习结束后应达到的要求,以此激励学生们努力。当然,这种目标应是可行的,即确立的目标不应过高,也不应过低,既不能挫伤学生们的积极性,又要使他们有目标可追求。
  综上所述,老师们要经常研究学生们的学习心理与观察学生们的学习行为,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激发与维持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保证学生们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老师应及时更新教学观念,突出以学生们为主体的教学意识。要以民主的精神、合作的方式、开放的态度、宽松的环境进行课堂管理,激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其他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与教育的改革是教育发展永恒的主题,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让教育更好地承担起促进社会发展与培养人才的重任,也正是在不断的教育改革中,新的教育理论通过对教学实践的描绘、解释及实践中,不断地证明、建构着自身的完整性。生活性教学的研究在目前已经有一定的累积,但对初中英语的生活性教学方面的研究涉及得还不深。  我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结合新课标教育改革的现状,对初中英语生活性教学进行探析。  一、生活性
摘 要: 词汇教学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难点,突破英语词汇难关,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是教师教学面临的难题。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从四个方面对英语词汇的教与学进行论述。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其次,教师应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作者认为,只有解决了教与学中遇到的问题,才能让学生们以较轻松的心情较快地识记单词并掌握它们,正确地运用它们,从而增强初
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又称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DPV),是危害养鸭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病原之一。目前对DEV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结构与功能、快速检测技
影响学习的因素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智力因素,即智商:一个是非智力因素。经过研究发现,非智力因素在一个人的成功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达到90%,也就是说智力因素在一个人的成功中所起的作用不足10%,所以非智力因素是最重要的。英语学习的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并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要取得优异的成绩,除了要具有一定的智力水平外,更多地依赖于非智力因素。因此,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教师不仅要发挥学生的
英语新课标提出了“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要求。听力往往是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最感到困难和薄弱的一项技能,因为学生不像学母语那样拥有足够的语言环境,因此,我们要使他们熟悉英语口语的形式,学会听英语,达到英语交际的目的。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能否恰当地采取有效的听力教学方法指导课堂教学,不但是关系到听力训练成败的重要因素,而且是影响英语整体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那么怎样提高学生听的能力呢?我认为
分层目标教学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及教学体系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把教育对象和教学目标进行对应分层,对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指导和教育,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进而大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为了认真贯彻英语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个体,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不同程度上体会到学
本试验选择纯种皮特兰(12)头和二花脸(24头)两个品种仔猪,置于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饲养.待仔猪体重达到20±1kg时,随机选取6头皮特兰和12头二花脸仔猪作为运输组,在常规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