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随时从道”到随吾心之“正”试论《童溪易传》以心解《易》的基本理路

来源 :周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702988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认为,王宗传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开启了南宋以心解《易》的方向,他的这一解《易》思想体系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完成的:一方面,王宗传继承王弼的易学理路,发展了程氏易学随时从道的思想;另一方面,王宗传结合孟子的心性理论,将随时收归向内,以正心为追求,人心既正,发用于外,无不随时。王宗传强调随正,由此推动了义理易学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童溪易传》中“随时从道”到随吾心之“正”的转化,揭示其以心解《易》的理路。
其他文献
1911年,在杭州师范学堂教书的学者马叙伦加入了同盟会。武昌起义后,马叙伦参与成立了民团局,表面维护治安,实际上是准备响应起义。  后来,马叙伦发现自己被街头卖烧饼的小伙子监视了。一天晚上,马叙伦和几个朋友在家里喝酒聊天,突然下起了大雨。起身关窗户时,他无意中看到那个小伙子正站在街对面,紧紧盯着他家的窗户。“下这么大雨也不走,”马叙伦指了指窗外,对朋友们说,“我下去看看。”有朋友生气地说:“他们凭
11月3日晚上,接到宝蕊的电话,告绍昆生命危急了。我非常意外,格外难过,心情沉重,也非常自责和愧疚,因为好长时间,我想着他,却未给他打电话,因为懒,因为闭门读书为文养成的陋习,不懂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