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音乐基本功为何是学生的“死敌”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19gu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难以坚持练习基本功,与人类头脑中的某种机制存在着微妙的联系,这种机制导致人们对有些事情难以割舍,而有些事情却无法坚持。它的存在对于我们来说究竟是好是坏,我们要以什么态度来对待它?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并对如何挑战难以坚持之事,提出了思考方向。
  【关键词】信息反馈 基本功 心学

一、“瘾”的由来


  笔者首先要聊一个题外话——游戏,最具代表性的网络游戏如今发展如火如荼。这种网瘾已然令青年人、成年人甚至未成年人不能自拔。尽管对于我们这些门外汉而言,网游似乎是不能被理解的。它被认为是虚幻的,没有任何意义并且对于生活完全不具备建设性作用的事物。但事实上,我们也是在“小霸王”的陪伴下长大的,如今看上去不值一提的单调游戏却也曾令我们欲罢不能。
  那么,问题来了,游戏到底凭什么让我们如此放不下?
  游戏使人放松?少年为了打游戏出现过劳而发生猝死的状况屡屡发生;玩游戏能够带来胜利的感觉?有一款至今经典的游戏叫“俄罗斯方块”,玩家从一开局就注定是一定要输的;或者游戏让我们有想象空间?可是,市场上对于虚幻小说的需求度却远没有网游那么高。

二、游戏的“点”在哪里


  对此,《罗辑思维》曾推出一期节目叫《游戏是个怎样的世界》。在节目中,罗胖非常透彻地分析了游戏到底是依靠什么拥有如此庞大的死粉团。我们的思维究竟是如何被这个“点”玩弄于鼓掌之间。当然,对于本篇文章标题所提到的基本功为何难以坚持,也就找到了合理的答案。
  罗胖提出,游戏之所以令人着迷是因为人类头脑中存在一个信息反馈机制。也就是说,人们在完成一项任务的过程中,希望时时跟进了解自己完成任务的实际进度。以此来确定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并不断为自己带来继续该任务的信心与兴趣。笔者对于其给出的结论非常赞同,并从中联想到在生活与学习中该结论是如何悄无声息的牵引着我们的意识,从而导致很多事情难以割舍,而有些事物却难以坚持。

三、信息反馈机制对意识的影响


  人类大脑中的信息反馈机制不断对事物提出反馈信息的要求,从而能够确认自己的努力被及时予以了肯定。游戏正是因为抓住这一点,不断地及时的对玩家的操作进行追踪反馈并予以奖励和惩罚。比如,玩家在游戏中的每一步操作,都会影响血条中血量的变化,每赢一局都会获得一定的奖励。这些看得见的变化都是游戏及时的信息反馈系统为玩家带来的巨大满足感。政府、商家等也正因为了解到人们的这一心理特点,从而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信息反馈服务,如物流的实时追踪,网页上的进度条,十字路口的红路灯倒计时,等等。以上事例均是因为具体进程被明确掌握,从而大大提高了人们对该事物的忍耐度。
  那么,为什么这个简简单单的信息反馈系统会对人类行为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原因在于日常生活学习中游戏般快速、夸张反馈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等待与不确定,犹如行走在大雾中,无法预测距离目的地还有多远。如健身,减肥等之所以让人如此难以坚持,不仅仅是因为它们需要大量付出,更重要的原因是其过程中并不能给当事人带来进程变化上的明确快速的反馈信息。正如标题中所提到的基本功练习为何难以坚持,根据以上得出的结论这个问题也就得到合理的解释。

四、信息反馈对练习基本功的影响


  学习音乐(包括很多其他专业与学科)的人都深知基本功的重要性,而能够坚持不懈练习基本功的人少之又少,原因就在于它的信息反馈速度过慢。因为没有及时的反馈来告知练习者当下已经形成的水平上的变化,导致基本功成为一种无趣、劳累、甚至是暗无天日的学习过程。
  以管乐为例,长音是基础的基本功练习。为了提高气息控制的能力,曾强音乐表现力,学生找到正确的发力部位之后,要让大脑对这部分肌肉的使用形成习惯,习惯后不断增加肌肉力量,从而达到自如运用气息的效果。
  想要让大脑习惯一种模式需要大量重复性动作,而每一次动作,也只能像薄薄的纸张,不断一张一张地累积,最终达到山顶的高度。虽然每加一张纸都会带来高度的变化,但提升的高度却令人失望,几乎无法用肉眼察觉。更可怕的是,音乐中的基本功练习并不能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反馈信息。没有了这种视觉上的直接刺激无疑是雪上加霜,其效果的冲击性被再一次削弱。学生不能显著的察觉到练习长音带来的成果,这正是长音难以坚持练习的根本原因。而基本功“家族”都是以这样的方式为我们带来反馈。这种缓慢的、不易被人察觉的信息反馈机制当真是个隐形的强大对手。

五、如何面对强大对手


  人们对外界反馈如此依恋,究其根本是源于对自我的不信任。我们不相信自己每一次努力的成果虽然向纸张一样薄,但却是一定存在的。正如滴水穿石般,每一滴水都是微弱而有力的。正因为我们迷失自我,而对“我”以外的事物又如此迷信,导致我们的内心变得极其脆弱。我们不能长时间独处,不能离开手机,极其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论等等。不幸的是外界的变化是确定的永恒的,因此对我们思维的左右也就会永久存在。
  因此,我们了解到,随风逐流的心是因,渴望外界信息的反馈是果。现实生活中信息能够反馈的速度永远无法与内心产生的欲望相抗衡。所以,去应和外界的变化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可取手段。要去欲存心,首先要关注内心、强化内心才是解决之道。
  中国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的“心学”可谓是一门甚深的哲学。他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即天地万物与人原本就是一体,要了解世界万物的奥秘与真相,最终还是要向自己的内心发出探求。而要想与心相通,就必须降低心绪中的多变善思带来的干扰,通过修养身心,认识心的本体,从而获得一种源自本能的、高效的、直觉的认知能力,即是我们所说的“格物致知”。儒学思想的核心更是从“心”出发,而这些可贵的传统文化教育几乎已经完全被现代人忽视,这都是源于不能静止的心和向外张望的眼。
  要知道,能够静止的心是坚持练习基本功最重要的条件。正如《大学》有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瞬息万变的世界,使得我们很难静下心来,当今的唯物主义教育,让孩子们只相信外界的“动”,而忽略了心中“止”的力量。
  生活中的一些人为性信息反馈是商家或社会为了给我们提供方便而为之,在获取方便之余我们也不必过于依赖。但是对于网游类一系列虚拟性信息反馈,我们必须远离,它的初衷不是为了提供方便,而是使人成瘾。看似是一種单纯的网瘾,但实质上是不断培养我们对虚拟性信息反馈的巨大依赖。在游戏中形成的瘾,势必在生活中也形成势不可挡的惯性。
  因此,对于练习基本功这件艰难而漫长的事情,要坚持就必须从“心”入手,从“止”开始。首先是远离网游,警惕一切虚拟性信息带来的甜蜜陷阱,强制性放下对外界的依赖。从而达到心不随境转,任凭外界风雨变幻,仅依靠对自己的信心就能抵挡一路上的诱惑。如此,才能获得完成艰巨任务的大智慧。

参考文献:


  [1]罗辑思维·游戏是个怎样的世界.
  [2]罗智.王阳明心学全书.
  [3]王阳明心学.
其他文献
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临床护士及护理管理者认真思索的问题。虽然许多医院在促进护士学习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但还是收效甚微。认真分析,主要是以
目的:配合司法机关建立劳教人员心理档案,探索更有效的劳动教养手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90)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简称MMPl),对部分劳教人员进行测试,并与常模
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唐代疆域宽广,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开放,纺织、染织工艺前所未有的发达。大唐服饰,雍容华贵,美不胜收。主要代表为女子服饰。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要突破道德与法律理论教育灌输瓶颈,让《职业道德与法律》走进生活,用社会生活充实课堂,让《职业道德与法律》课
不拘一格、因材施教,针对后进生与优秀学生的不同差别对症下药,灵活选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后进生内心深处处于抑制状态的各项潜能发挥出来,后进生的转化就能
摘要:关注学生中的学习弱势群体,转化学困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落实课改精神,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手段。结合多年班主任工作中积累的一些经验,谈谈对转化“学困生”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学困生 转化 自信心  在我们从事小学教学工作中,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总会遇到一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学困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智力上的因素、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原因,造成在学生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学困生”。他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