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数学课堂中的“错误”转化为教育契机的策略探析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错误源于学习活动本身,它直接反映了动态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状况。它们是知识的宝库,教师应该擅于在课前评估错误资源,在课中捕捉错误资源,于课后收集错误资源,把学生的学习错误作为教育机会,将“错误”转化为实时可用的课堂教学资源,进行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育契机; 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堂中的“错误”往往发生在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倡导和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课堂。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和表达方式和成人有很大不同,在学习过程中会犯错是必然的。因此,课堂应该是倡导学生大胆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力。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学生的错误,把握课堂教育的机遇,把它们演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那么,如何看待和运用活动中的错误呢?笔者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课前铺垫错误,拨动思维之弦
  英国心理学家Ben Bridge说:“人都是容易犯错的。教师不使用错误是不可原谅的。”我们不仅要包容错误,更要发掘和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课前利用各种“错误”资源,让学生在多元变化的课堂中进行思考和讨论。
  1.显示错误,防患未然
  每个学生是天生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有意识地犯一些美丽的错误,主动地呈现出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发现、认识和纠正错误,依靠他们掌握的数学知识,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纠错欲望,才能使课堂呈现出真实而精彩的魅力 。学生也对这种情景很感兴趣。
  如,學习《认识长度单位》这一课前,出示判断标准:“1m是手臂展开的距离,1cm是拇指指甲的宽度。”之后,在练习填单位时,学生会判断长度单位的误差,如“铅笔约25米”和“教室黑板高度为2厘米”。这样,教师就会主动在标题中显示错误,引导学生在犯错误和辨别错误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知识,从而控制可能的错误,防止错误的发生。否则,在萌芽状态消除错误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诱导错误,引发深思
  音乐界有一个故事——当著名指挥家小泽成思第一次参加世界比赛时,他竟然连续三次打断他的指挥,因为他认为乐谱上有“错误”。事实上,这是法官设定的蓄意“陷阱”。而据理争辩、大胆否认这个“陷阱”则恰恰证明了小泽作为音乐指挥的超强实力。
  教师还应善于适当地设置一些这样的“陷阱”,甚至引导学生在陷入“陷阱”并仍陶醉于“成功”的喜悦时,指出自己的错误,并通过分析,让学生“犯错误”和“掉入陷阱”,最终使他们突然从“错误”中醒悟过来。
  比如,《面积与面积单位》这节课前,老师故意设置“陷阱”:让我们玩一个“数方块”的游戏。这个游戏的规则是:当男生数时,女生闭上眼睛;轮到女孩数数,男孩们要闭上眼睛。接下来,男生数了八个正方形,女生数了四个正方形。所有的学生都认为八个正方形的矩形很大,但是令人惊讶的是,老师拿出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是一样的。这时,学生们高呼“被骗”。激烈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突然意识到“统一网格尺寸”的必要性,面积单位的出现可以被描述为自然结果。
  二、课中捕捉错误,泛起探究涟漪
  《重建课堂教学过程》一文中对课堂活动有这样的描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提高的综合能力包括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观点和意见、提出的问题和论点,甚至包括犯错的过程,以及生成性资源。因此,教师应具有独特的洞察力,及时发现短暂的错误,并熟练地运用于教学活动中。
  1.善待“错误”, 显露思维
  教育家卡尔威特关于教育的秘诀之一——就是要用宽容和智慧来对待儿童,包括“错误”。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给它一个合理利用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
  当学生在课堂上犯错误或出现问题时,作为教师,首先要尊重、理解和容忍犯错误的学生,秉承以人为本的主观教育理念,不责备或挖苦学生。老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来对待这些错误,这样学生才能诚实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表达,不否定学生的思路,允许不完整的答案和重新的思考,并允许不同的观点而加以辩论。这样的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勇于面对错误、挑战错误的毅力,增强学生克服困难、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关注“错误” ,引导辨析
  课标指出,数学课程的内容应具有现实性、挑战性和意义性。以学生的实际错误为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反复“试错”活动,随之回到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最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思考,让他们找出错误的原因,经历内部联系和知识差异的比对,从而形成一个系统,避免今后犯类似的错误。
  以四年级的运算律为例,在学习了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律之后,教师在练习阶段在黑板出示以下两个练习①25 75×4 ;②25×75×4经过练习,学生犯了两种错误:A.25 75×4=4×25 75;B.25×75×4=4×25 75×75。他们直觉地认定他们的错误也是很有道理的。如果我们直接告诉他们对错,效果显然非常不令人满意,因为这种错误还会经常反复发生。为此,教师抓住机会巧妙地设置A、B、C三方展开辩论赛,看哪方可以获胜。同时,在辩论的过程中,他们学会表达和说服——把数学语言和思维作为他们强有力的证据,相互反驳,去探究真知。
  学生们喜爱尝试,并在渴望尝试的心理作用下有很高的士气。辩论过程中,C方驳斥乘法分配法适用于两个数的和(或差)乘以另一个数的情况,反而从侧面更有力地论证:A.4×25 75=4×25 4×75不同于①②的公式;B.我们也可以直接计算①②的公式B。这证明了甲方和乙方的做法是错误的。C.①这一方只能用一般方法计算。它不满足乘法分配的条件。②公式可由25×75×4=(25×4)×75计算。所以,让学生体验错误哪里会不值得呢?学习始于发现,甚至是错误。如果出了问题,就可以产生课程资源。正是由“错误”的内在愿望驱动的探究活动,能更好地反映课堂的新鲜性和创造性。
  三、课后反思错误,盛开智慧之花
  从教育心理的角度出发,反思是指在思考、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中提升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其目的是教师成为反思型教师,学生成为反思型学生。
  1.学生反思,完善认知
  荷兰学者弗洛伊登塔尔说:“反思是数学的一项重要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学生的错误不只是通过积极的示范和重复的练习来纠正。必须有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这是建立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的,而在现实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帮助学生树立纠错意识。
  每个学生都应该准备一套“错题集锦”,以便课后收集错误的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反思习惯的一种方法。教师每月定期从学生的“错题集锦”中选择有代表性的错误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分析,以便学生能够充分地分析错误思维,并尽可能详细地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这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数学思维的意识,而且可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2.教师反思,促进成长
  教育专家杜威说:“失败是有意义的,擅于思考的人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和成功一样多。”在课堂上一些错误是出乎意料的,有时不能在教室里处理。课后,我们应该安静地反思:为了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将收集到的典型错误分类为选择问题、连接问题、问答问题、判断问题等多种类型的问题,并进行比较练习。加强培训,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铺平道路。同时,通过教学后记笔记,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反馈策略。
  教师反思的目标是妥善地解决教学失误问题,及时思考教学失误留下的遗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途径。
  四、结束语
  简单地说,数学错误和学习过程相伴相生。对于错误,我们应该从数学价值的角度重新审视,灵活运用于数学教学,挖掘数学错误的内在“闪点”,巧妙地利用旁逸斜出的错误,为课堂的生动铺平道路。
其他文献
8月24日,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显示,普通高中各学科新教材正在组织编写修订,自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省(市、区)分步实施,最迟2022年秋,全国各地均使用新课程、新教材。其中,北京等已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试点省份,从明年新高一开始启用新教材。  新教材:增加《老子》《史记》  据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
本报综合消息 11月9日下午,共青团广州市教育局委员会中学共青团改革指导培训会在广东广雅中学山长楼东会议室举行。团市委学少部部长刘韵华同志、团市委學少部副部长钟良同志以及市教育局30多所直属中学团干参与本次培训会。  会议伊始,刘韵华同志讲解了中学共青团改革的重要性和重点改革指标。随后钟良同志进行指导培训,他从自身十余年的团委书记经验出发,为各位团干提出了落实团学改革的建议。  会议最后,学校代表
“ 脚踩的每一块砖都有历史,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有故事。” 11 月 8 日~12 日,追随着优美的古诗词——“古桥石路半倾欹,柳色青青近扫眉 ”的灞柳风雪“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的曲江的秦汉雄风;“ 噌吰初破晓来霜,落泪迟迟满大荒 ”的雁塔晨钟…… 广东实验中学 82 名学生走进古城西安,开启了全新的学习体验。这是广东实验中学首次在初中部举办出省的研学旅行。据介绍,此次研学活动,根据西
水循环在高考中是重要考点,复习水循环我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想分享给大家。  一、绘图法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我觉得自己画一遍图胜于看十遍图,所以在复习“水循环的环节和过程”这个知识点时,结合示意图复习效果就更好,更有利于记忆和理解知识。  二、思维导图法  列思维导图是一种便于全方面了解知识点之间联系的方法,思维导图可以很清晰的整理一个章节的内容。以海陆间大循环为例,可列出以下的思维导图。这样
本报综合消息 近日,教育部党组下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党委认真做好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各项工作。  充分认识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上来  《通知》指出,党中央隆重召开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由此可见,数学提问题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读题为主”。授课前先让学生读题自学,提出疑难困惑。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组织教学,确保学生
【摘要】發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对于英语学科来说,特别是英语对话教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是挖掘教材中涉及核心素养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文化品格与语言能力,促进英语创新思维的发展。本文从层次练习、情境设计、围绕话题等四大不同的方面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养成,打造高效的优质课堂。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对话教学;层次练习;情境设计  目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
“菁菁者莪,乐育材也。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  近日,蓝波湾学校的老师们纷纷在微信群里转发一则喜讯:祝贺蓝波湾学校毕业生李同学以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被剑桥大学经济学专业录取!菁菁者莪,乐育材也!学生取得好成绩,老师们当然开心、激动。更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看到了一届又一届藍波湾学校的毕业生们,就如李同学一样,成长为性格开朗、积极向上,洋溢着自信、充满了阳光的少年,这是教育者真正的使命所在。 
【摘要】良好的班级文化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充分考虑我校地处享“千年花乡”美誉的陈村镇,以“花”为载体引领班级文化的建设,分别从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四个方面积极探索如何以花品引领班级特色文化建设。  【关键词】花品;班级;文化建设  我校正进行以“和润教育”为办学理念的特色学校建设,全力打造花品校园,营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校园的每一个
【摘要】高校实训实验建设与管理是一个长期课题,随着科技水平发展,各种方法和模式也不断的变化,通过剖析实训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相关文献,理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路,提出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阐述从上至下的管理体系建设、实验人才队伍和信息智能化建设等方面的措施,为高校实训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改革提供建议和思路。  【关键词】实验室;实验教学;实验建设;管理  高校的实训实验室是科研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