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私人语言”到“间接语言”——深入理解《世界的散文》中的“表达”难题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o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里普克对于“私人语言”问题的分析最终导致如下的结论:没有任何基本的事实能够对语言的意义进行最终的“确证”,只有从某个“群体”出发才能确立起对“遵守规则”进行检验的标准。梅洛-庞蒂在《世界的散文》之中更为关注新意义的创造,并通过对“间接语言”的分析进一步阐释了这个“表达”的向度。在对“算法”的分析之中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深刻异同。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