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出题海,悟出经验

来源 :初中生学习·博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k3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学们可曾有这种感觉:
  做了几百道题,在考试中还遇到了做过的题目,可是,明知道自己做过这道题,却怎么也想不出如何解答!
  要警惕!
  没有方法、效率低下的盲目做题,有时可能会对学习造成反效果!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做题9个问答,帮大家笑傲题海,提高做题效率!
  做题前:怎样选本好习题册?
  问:单纯做题,买什么习题册最好?
  答:历年中考真题永远是最佳首选!
  问:除了学校指定的教辅练习以外,还应该买几本作为课外用?
  答:每科可以再备1~2套教辅练习,不必贪多,关键在于做熟做透。要注意每科所选的教辅材料之间不要有太大属性重合,例如已经有一本以详解知识为主的教辅,就应该再挑一本以习题为主的教辅。
  问:我基础差,是不是就应该选择难度低的习题做?
  答:不是,尽管选择习题教辅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但通常水平较好的学生我们都会建议选习题难度较高的教辅;水平较差的学生应该选择以基础题目和中等难度题目为主的教辅。两者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提高做题效果,不能盲目求易。
  做题中:怎样做题更有效?
  问:做题是所有题目都要做一遍吗?
  答:当然不是!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请老师帮你勾画出需要做的题目,在习题本中有许多题的内容实际上是重合的,做两次可以加深掌握程度,做多了浪费时间。
  问:做题时的顺序很重要吗?
  答:重要!最简单的做题顺序原则就是“先母后子”和“先易后难”。“先母后子”的意思是先做“母题”,再做由该道“母题”延伸出来的各类“子题”;“先易后难”就更容易理解了,就是先做简单的题目,再逐步加大难度做难题。
  问:我应该做多少题量才足够?
  答:这个问题同样因人而异。以数学为例,一般来说,在周一到周五的学习时间里,每天至少要达到15~20题的做题量,其中至少3道以上大题。在周末则要用更多时间做模拟测试和专项训练题目,至少要达到50道题(10道大题)以上才比较合适。
  问:我要如何安排题目的难度比重?
  答:最好请专业的老师帮你挑选要做的题目,如果自行挑选的话,可以大致按照下示比例来做:
  做题后:怎样做好错题集?
  问:所有错题都应该记录下来吗?
  答:当然不是,要根据做错的原因来记录,如果只是单纯的计算错误则不必理会,如果有几道错题出错原因相同,那么选择最为典型的一道记录即可。衡量的主要标准是要问你自己:“我有多大可能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问:除了抄题目,错题本里我还要记什么?
  答:详细的错题本应该包含题目、该题的引入语、做错的原因。除此以外,在做题时产生的一些解题思路和想法也可以视情况记录下来。
其他文献
肺癌患者手术治疗后发生肺重复癌的危险性相对较高,肺重复癌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近年来人们对肺重复癌的认识和外科治疗取得了一些新进展。
目的 探讨肾母细胞瘤综合治疗后,长期生存者的生存状况,以期探索更加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长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方法 对1981年7月~1999年12月,共117例肾母细胞瘤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用寿命表法分别计算各临床分期的5年生存率;FH、UH生存率的差别用卡方检验,各临床分期生存率的差别用2×C表分析.结果 共收集长期生存者67例,随访率70.9%.重点分析生存者的身体生长发育,残余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