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印两国电影对比看民族特性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hydromu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影不仅是娱乐大众的手段,也是认识一国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重要渠道。电影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一个民族的民族特性以及那个民族的价值观。好莱坞电影向全世界输出了美国的价值观,让人们了解了其文化。而印度宝莱坞电影也不断为人们所熟知,它鲜明的民族特色,细腻的生活化细节描写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揭露,都是宝莱坞电影发展迅速的原因。与此同时,中国的一些商业大片也冲击着世人的眼球。本文将通过比较中印两国的电影,看其中反映出来的民族特性。
  [关键词]中印电影;对比;民族特性
  [中图分类号]I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8-0219-02
  1 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虽然中文电影名字翻译不是十分引人注目,但这并没有影响这部影片在中国的传播,尤其是在大学校园内的风靡。其实电影本身并不是好莱坞似的大手笔,大制作,没有让人眼晕的特技和生死不离的感人爱情,它所讲述的是在印度最高学府皇家理工学院求学的三个年轻人兰彻和他的两个室友兼好友法汗、拉具的故事,其中兰彻是个叛逆者,他反对死记硬背的大学教育,追求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影片开头兰彻用简单的物理学知识,整治了欺负低年级学生的学长,从这儿就已经能看出兰彻将知识能娴熟的应用在实际中。而后当兰彻的老师问机器的定义时,兰彻给出这样的答案“任何能简化劳动和节约时间的就是机器。天很热,开一下按钮,一阵凉风——风扇,是机器;和几英里远的朋友通话——电话,是机器;几秒钟内进行数百万次计算——计算机,是机器;我们被机器包围,从钢笔尖到裤子拉链”这样简单易懂,紧密联系实际的定义并不是老师认可的答案,这时所谓的好学生旺度站起来一字不差给出了书上的标准定义,老师自是十分欢喜,觉得这个能死记硬背的学生是真正的优秀生。这让我们煞是感慨,从小到大我们不是一直是被这样教育的吗?学习知识不想如何去运用而只是为记忆精确以求得通过各种考试。说到考试,电影中他们所在的学校有几十门的考试,为了成功通过考试学生们想尽办法,有人拜神,有人给神灵塞钱,而当教授提出如果拉具在挂科的话就得退学,他们甚至去偷试卷。这也引起了我们的共鸣,每到考试前夕,总是惴惴不安,这时网上学生们会大量转载各种“神符”,菩萨像,甚至出现了像“信春哥,不挂科”这样的话。电影中还有一处引人深思,一即将毕业学生因不堪压力选择自杀,这样的场景在中国也并不罕见。
  《三傻大闹宝莱坞》讽刺性的揭露了印度的应试教育体制的不合理,其实中国学校应试教育的弊端同样俯拾皆是。可是国内的电影并没有体现这方面题材的优秀电影,即使是校园题材的电影,也是反映爱情和友谊的,像是前段时期流行的《老男孩》。我国并未见一部批判性的校园题材电影出现,虽然人们呼吁教育体制改革多年,但是重视程度在电影方面也可见一斑,电影反映大众追求和口味,也许电影投资人不愿拍这样的影片,中国人总是崇尚中庸之道,不愿轻易表达自己观点,怕招来祸患。中国的电影多是理想化的,光明的,总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好人得到善报,恶人得到惩治。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中国人追求和谐,刻意避讳社会阴暗面。这方面印度人或是印度电影似乎截然不同,他们总是反映社会的阴暗处,贫苦人的痛苦生活,有些电影看完会让人唏嘘不已,感慨印度社会的贫富差距之大,叹息穷苦百姓的悲惨生活,可是仔细回味,我们不是没有这样的问题,我们一些山区小村居民的生活同样艰苦,可是中国没有哪部影片以批判的角度体现这种贫苦。印度电影《巴萨提的颜色》讲述了几位主人公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选择谋杀了国防部长,此影片反映的就是人民民主意识的觉醒。电影的制作一定程度上反映民众的需求,正是印度民众对反映社会现实题材的电影的需求,宝莱坞才会将目光集聚此类题材的电影之上。
  2 对本国传统文化的宣扬
  印度的宝莱坞电影很多都在国际上获得了不错的票房和声誉,像《我的名字叫可汗》《花无百日红》《地球上的星星》《未知死亡》等。大多印度电影都有一个特色就是在影片中加入印度传统的歌舞,电影演到一处便出来一大群人在印度歌曲的背景下舞起印度舞。这种传统的歌舞体现和传承者印度文化。电影中穿插的歌舞或多或少的体现当时主人公的心情或愿望。这些歌舞者一般都是穿着民族服装,女士着纱丽,男子着托蒂,看完一场印度电影总是勾起想要了解其民族文化的兴趣,最起码是服饰,首饰和歌舞文化。印度传统服饰纱多丽色泽亮丽,并且女主人公根据具体的场景变换其穿着纱丽的颜色,风格,再配以印度传统的首饰,比如大多数以金为材质的耳饰,额饰,鼻饰,项链,手镯等。在电影《怦然心动》中,女主人公随着影片情节的推进换了几种不同颜色的纱丽,每身都与当时情景十分相应。比如,在婚宴上她的纱丽为金黄色再配上金黄色的首饰,显示出她的高贵,大方,同时也与婚宴这个隆重的场合相符合。
  而我国的商业片中体现的民族特色却不明显,大陆许多导演的作品在宣传中国特色文化方面并不尽如人意,过度追求商业化,一味模仿好莱坞的铺陈和大场面。比如说《满城尽带黄金甲》场面够宏大,气派,可我认为它没有把中国经典的东西展现出来,像是中国经典艺术,建筑,礼仪,服饰等,有点奢而不精。布景华丽的有点过头,且片中各女子服饰虽是精致,但不免有些暴露的嫌疑。还有片中高潮部分便是在重阳节二王子的起兵,众所周知,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强调尊老,和谐的气氛,而此片中在重阳节当天宫廷政变,血流成河,家庭四分五裂,与现实反差极大,这与宣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精神似乎背道而驰。倒是台湾导演李安的作品《饮食男女》很形象直观的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中国传统的饮食艺术显现中国的家庭概念和传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在片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比如对刀工的要求,对火候的处理。还有全国各地的特色菜名,如蒸腊肉,小笼包,叫花鸡等。而他的另一部影片《卧虎藏龙》让很多国外人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中国武术,记得一巴西外教因痴迷中国功夫而来到中国习武,问他根源,他说自从看了《卧虎藏龙》便被中国功夫吸引,很是有趣,他想练成在树梢站立的轻功,虽是夸张,也可见其影片影响之大。
  印度人以他们自己的文化艺术为傲,并在电影中极力表现,突出。印度传统的服饰,首饰是电影的一大亮点。而中国人更追求场面化的效果,中国从古至今就喜欢宏大,壮丽的东西场景,比如宫殿,墓葬等,有条件就穷尽奢华。我们的思想在改革开放后发生巨变,吸收了许多国外思想,也就是说我们似乎更易被同化,中国有好多年轻人过圣诞节,平安夜等西方节日。而印度文化虽没有很强的感染力,却也不怎么受外来文化的入侵。这体现在他们的宗教信仰上,印度87%的人信仰印度教,我们应注意的是印度曾受到200多年信仰基督教的英国的侵略。
  总的来说电影并不单单是作为娱乐工具而供我们消遣,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文化,从中总能读到一些东西。而对比中印两国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国人的一些特性。
  参考文献:
  [1]段祎.浅谈电影中的象征修辞 [J].电影评介,2010(15).
  [2]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3]陈萌.试论印度电影中的舞蹈[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7).
其他文献
如何提升交通运输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理论思考仍在不断推进和深化,其中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是个薄弱环节,有关的论述较少,研究成果相对比较淡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金融学本科教育的转变趋势,然后提出了应对于这一趋势的培养目标的转移方向即职业能力培养,论述了职业能力培养与传统本科教育的关系,最后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词]本科教育;应用型;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9-0086-02   金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民
近年来,媒体上关于房地产商在内地囤地的报道接连不断,作为华人巨商李嘉诚近日在记者会上再次表示,未在内地囤地。  然而,李嘉诚的北京十三陵“皇家别墅”项目,在拿地8年多后的今天,仍未开工;包括在全国8个城市13个地产项目,均不同程度的疑似闲置。按国家规定,土地闲置满一年,按土地出让或者划拨价款的20%缴费;满两年的,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据不完全统计,李嘉诚的这些土地价格近100亿元。  但已上国土部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图书物流工作经验,就新形势下出版社的图书物流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出版社转企改制后更好地进行物流工作进行指导。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和范围的扩大,国内各个产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受到严重挑战,部分产业体系安全问题愈加凸显,外部环境的错综变化使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变得十分突出。因此,建立国家层面战略物流体系是保证国际经济安全和经济体系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手段。在对国家经济安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本文将对建造国家级战略物流体系的意义进行阐述,并分析基于经济安全的视角我国国家级战略物
目的 分析近3年我院病案服务利用情况,评价病案信息化对病案服务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三个不同阶段病案的服务利用情况进行归类总结、统计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