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shu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黑板、粉笔、教案、课本的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把学生带入了一个集声、色、视、听、感为一体的学习氛围中,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建立了新型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当今教学的主流,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更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学手段的需要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过去人们只能从书籍、报刊、电视等获得信息。而如今,人们可以从网络上获取大量的信息,并且信息的检索和查找非常方便。这为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所谓多媒体技术,是指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使多种媒体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有效的系统,并具有交互性,以丰富多彩的媒体元素展现给学生。传统的授课方式,是老师凭借自己所学和储备的知识,以课本为导向,以教参为参考,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呈现形式单一,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感到乏味。多媒体集合了多种媒体信息,表现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查找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以及借签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整合多种媒体素材,以多种媒体方式呈现给学生。知识的呈现方式不再是单调的黑板字、图形和教师的语言描述,而是视、听、感为一体的媒体信息,使得学生更易于接受。
  二、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化抽象为形象
  课堂教学中常见的难点问题主要表现在概念、定理抽象,过程复杂。如果只靠抽象的语言及静态的图形,教师很难讲清其内在意义及变化过程,学生也难以理解知识的重难点。将多媒体引入课堂,能把知识用具体的、形象的、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其从中体验到形象与抽象的关系,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主体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达到特有的教学效果。如数学教学中的立体几何的学习,往往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立体感和空间想像能力,如果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稍差一点,就会影响学生整个课程的学习,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大打折扣。用多媒体就可以以立体图形或图像方式展示给学生,化抽象为形象,并通过运动及组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各种图形的联系、区别与特点,加深学生对概念定理的理解,从而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三、多媒体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中学生认知的心理特点,大脑接触新异刺激,大脑皮层会产生优势兴奋中心。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协助老师创设导入情境,丰富多彩的画面及声音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南宋朱熹说:“教人不见趣,必不乐学。”可见,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学生思维、探求知识的动力。美学上有一观点叫“审美疲劳”,就是说一个人如果长期接触一样美好的事物,久而久之,会习以为常,不再认为这样美好的事物有什么特别之处。传统教学使学生整天面对着相同的教学方式:教师、学生、黑板、粉笔、课本,学生们不免习以为常。多媒体能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学习动机,使学生在愉快而轻松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四、多媒体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需要对知识点理解以外,还需要能记住知识点。学生记忆力的好坏对学习至关重要。许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在为学生寻找一种好的记忆方法或记忆技巧,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如在化学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记住化学元素周期表,教师把化学元素周期表编成一句顺口溜,让学生反复背诵。再如英语教学中,教师把相关或相似的英语单词放在一起,讲解它们的区别以帮助学生记忆。研究表明,人类获取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既看得见,又听得着,还能以动态的方式呈现给学生。這样通过多种感观刺激获得的信息量要比单一听老师讲要强得多。有关知识保持的实验表明,人们能够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既看到又听到内容的50%。利用多媒体则可以让学生及时获得视觉和听觉的信息,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交互作用与同学和教师及时交流,进而达到对知识的巩固。
  五、正确处理好多媒体与教学的关系
  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全部。课堂教学的精妙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而不是把预先设计好的教案、多媒体课件如何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和学是分不开的,教学中教师的每一个动作和面部表情都在对学生传达一定的信息。教师也能从学生的动作和表情获得一定的信息,从中了解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结构,从而达到心与心的交流,情感与态度的共鸣。而不是教师坐在计算机后操作计算机,向学生播放每一张幻灯片。所以,我们在提倡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的同时,并非否定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他们可以说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统一体。只有充分认识到两者各自在教学中的优缺点,把握好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度,才能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做到教学的有的放矢。
  总之,多媒体促进了教学中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同时,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必须与传统教学、课程资源整合起来,做到适时、适用、适度,多方位、多层次应用于教学,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和谐互动,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的互动。只有实现这些,学生才能更轻松、更主动、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才会更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维忠,《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对课程发展的影响》
  [2] 祝智庭,《世界各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
其他文献
怎样做好“完形填空”的教学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指组织和改造先前已经获得的知识,使之适合当前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它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规律,而且能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心理学家认为,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适合的学科之一。现代教育理论表明,创造潜能是每个大脑健全的学生都具备的,要使这种潜能变成一种创造能力,关键问题是要引导、激发拓宽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是集
黑龙江省嘉荫县东南永安村东的黑龙江南岸上白垩统嫩江阶太平林场组底部的黑灰色页岩中,产丰富的俞氏链叶肢介(Halysestheria yui)化石.通过对这批化石材料的扫描电镜研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