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快速反应流程实施于急诊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y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对急诊患者实施休克快速反应流程的效果。方法选择200例休克患者,对其实施快速反应的流程:①设立休克快速反应的流程;②增强分诊护士快速评估休克患者病情的能力;③对护士进行休克快速反应的培训,增加抢救的机会。结果200例患者,其中在15min内搶救成功为178例,30至60min抢救入院为102例。对护士开展培训考核,合格率达到98.0%。护士能够准确的掌握急诊休克抢救的流程,分诊以及抢救的时间减少,护理质量管理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结论休克的病因、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急诊护士需要对分诊学科加强重视,准确的掌握休克各阶段的具体情况,不断完善休克抢救的流程,提高抢救的质量。
  【关键词】急诊患者;休克快速反应;效果
  休克主要是机体受到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急性有效循环的血量缺乏,引起神经-体液因子失调,出现急性循环的障碍[1]。休克患者的病情变化比较快,病种较为复杂,病死率比较高。为提高护士的技术能力、应变能力,我院实施休克快速反应流程,实施以后效果较为理想。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例休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10例,女性患者90例;年龄为20-89岁。其中消化道大出血休克为60例,心源性休克为50例,癌症晚期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40例,低血容量性休克为30例,肺部感染导致休克为20例。
  1.2方法
  1.2.1设立休克快速反应流程分诊护士首先快速的评估患者的休克状态,护送患者进入抢救室,通知相关的医生,建立患者病历;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若患者需要进行手术,做好手术的准备;医生检查病人的病情;待病情稳定后送入手术室、或是进入观察室或转院等。
  1.2.2增强分诊护士快速评估休克患者病情的能力首先是对急诊分诊护士提出相应的要求,经过考核,合格后才可以进行分诊的工作。其次,考核,对急诊分诊护士进行考核的时间为半年一次,考核的内容分为笔答题以及实际的病例分析。笔答题以休克的内容为主,分值100分,病例分析为实地考核或者是模拟考核。再次,进行考核评价。护士考核评价的参加人员包括护士长、教学干事以及护理组长,对于不合格人员需要重新培训,然后进行考核。第四,对护士长查房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护士长每天需要检查分诊护士以及抢救护士工作的内容,及时分析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办法,并评价改进的效果。在每周公布检查的结果,改善分诊抢救的工作,对于分诊护士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详细的说明,并提出改进的办法,增强抢救护士的抢救意识。最后,对护士开展休克快速反应的培训,增加抢救的机会。分诊工作的知识在不断的更新,每半年需要对护士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分为分诊、流程、病情判断、处理方法等。召开经验交流会,护士相互交流。
  2结果
  通过实施休克快速反应流程,分诊护士提高了评估休克患者的速度以及准确率。抢救护士能够对流程关键地方进行准确的把握,工作流程较为严密。200例患者,其中在15min内抢救成功为178例,30至60min抢救入院为102例。对护士进行培训考核,合格率达到98.0%。护士能够准确的掌握急诊休克抢救的流程,分诊以及抢救的时间减少,护理质量管理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
  3讨论
  实施休克快速反应流程,优点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增强专科护士的抢救知识休克的病因较为复杂,就病因而言,主要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血管扩张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发病的机制分为休克Ⅰ期、休克Ⅱ期、休克Ⅲ期;休克Ⅰ期即缺血性缺氧期,休克Ⅱ期即淤血性缺氧期,休克Ⅲ期即微循环衰竭期[2]。不同的休克类型,抢救的流程大致相同,但是具体的方法存在差异,通过进行实际的抢救工作,专科护士的抢救知识增加。
  3.2减少分诊以及抢救的时间通过实施休克快速反应流程,护士分诊以及抢救的时间意识明显的增强,减少分诊以及抢救的时间,对于分诊和抢救之间的时间关系,护士能够准确的把握,医务人员能够快速的做出反应,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
  3.3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观察对于留院观察的患者而言,病情变化的时间随机,如静脉输液患者,药物过敏后,会出现过敏性休克,药物使用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输入硝酸甘油后,会出现休克,突发心肌梗死会引发心源性休克[3]。护士需要对此具备较强的敏感性,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的观察,并采取应急的反应措施。
  综上所述,休克的病因、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急诊护士需要对分诊学科加强重视,准确的掌握休克各阶段的具体情况,不断完善休克抢救的流程,提高抢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晓雷.急诊救治重症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1):140-140.
  [2]梁潇.休克快速反应流程实施于急诊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3):2604-2605.
  [3]顾松涛,王素斌,李思伟.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诊救治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3):135-13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腺样体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6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采用全麻鼻内镜下实施腺样体或和扁桃体切除术,后在鼻内镜下实施鼓膜置管术或切开术。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6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术后90%(55例)听力获明显改善,纯音听阈恢复或接近正常,声导抗测试为A型图,声反射引出。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简便,副损伤小,可提高疗效,尤其
【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术中不同方法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6月——2012年3月来我院需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传统组,每组各60例。针对研究组给予显露喉返神经预防其损伤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针对传统组给予传统方法预防喉返神经进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研究组喉返神经损伤率为3.33%,传统组喉返神经损伤率为15%,两组数据对比具有
【摘要】目的探究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诊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45例,对患者予以电凝术和高位结扎式剥脱方法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关指标和术后的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患者平均的手术时间(35.2±5.6)min,下床时间(8.2±1.4)h,平均住院时间(4.2±0.9)d。1例患者出现硬物和压痛感,1例患者遗留有小曲张的腔静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患者开胸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9月期间于我院行开胸手术治疗且合并术后心肺并发症的19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7d出现气胸及皮下气肿6例,肺部感染5例、肺不张2例、胸腔积液1例、呼吸衰竭1例,发现7例心律失常;其中心律失常并肺部感染2例,心律失常并肺不张1例,皮下气肿并肺部感染1例;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3例,
【摘要】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中性治疗方法,治疗组在传统的中性治疗的基础上再给患者服用氯吡格雷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作以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
【摘要】目的探讨以血液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1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些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分析他们的一些检查指标以及出现的并发症。结果本次实验中患者临床表现及血象存在差异性,但所有患者均出现多种自身抗体阳性,且出现皮肤、关节等症状,患者中贫血患者有6例;出血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