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724377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群文阅读的阅读量大,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都是一个创新,它让学生在多篇文章中去思考,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群文阅读首先是从阅读量的角度促进阅读素养的形成,乃至于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特别是语言的构建和应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群文阅读;教学方式
  一、 聚焦语文核心素养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教授认为,核心素养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这就是“核心”的含义。在个体终身发展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许多素养来应对生活的各种情况,所有人都需要的共同素养可以分为核心素养以及由核心素养延伸出来的素养。其中,最关键、最必要、居于核心地位的素养被称为“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获得是后天的、可教可学的,具有发展连续性,也存在发展阶段的敏感性。如果说,“课程标准”是从具体的学科出发,按照学科教学规律制定的一系列关于教育过程应满足的标准,解决的是“如何教”的问题,那么“学生核心素养”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要求,按照学生发展规律的规定、在接受一定教育后必须具备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本素养和能力。核心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接受一定教育后习得的。学生的核心素养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并且学校后天教育是最好的获得途径。语文课堂必须“教语文”。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义是:“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该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就语文阅读教学而言,近年来,我们所倡导的群文阅读实践课为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辟了新天地,成为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群文阅读是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群文阅读成为单篇读的有效补充形式既开阔了学生阅读视野又能提升学生阅读效率,还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的积极性,可以说对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起到了积极的意义。
  二、 何为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一节课阅读多个文本,需要师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大量的阅读。且必需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自读自悟,减少讲解的时间。更重要的是,群文阅读中的读不是简单地按老师要求为读而读,更不是简单地大量阅读。而是在多文本创设的相对真实的阅读情境中,以探寻一定的议题而展开的有目的的阅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的阅读活动是完整而有意义的。寻求意义的过程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围绕着目的阅读,文本中的各种表现形式才能为学生所领悟。为了让阅读实践对学生具有指导作用,群文阅读教学非常重视阅读情境的创设。群文阅读教学通过组织结构化的多文本创设出相对真实的阅读情境。在这样的阅读情境下,学生必须结合自身的目标和情境的特点,选择适宜的阅读方式展开阅读。同时,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需要创设阅读情境,并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阅读目的。一方面将多文本组合成有启发、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激发学生进行有目的地阅读实践,感受阅读实践的功能性和社会性,实现语文素养的发展。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群文阅读的议题所连接的文本是多元的、开放的,不仅限于课堂内已经结构化的多文本。为了对议题形成更加丰富的认知,学生在课堂外会寻找更多的文本进行阅读;对于某些议题的探究也会引出其他关联的议题,从而使学生阅读课内外结合,实现“展学”,这对学生发展自主阅读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 群文阅读对于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意义
  强调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其实质是对语文本体性回归的追求。整个语文学习,其根本宗旨就是要培养学生能够热爱并正確的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语文是靠“两条腿”走路的:一条腿是“读得懂”,就是用思维去释义,运用“言”理解“意”;另一条腿是“说得明”,就是用思维去表达,运用“意”表达“言”。可见阅读首要就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群文阅读发展学生的是一种高阶思维。如果不能从整体上对文本进行系统化思考,就是陷入理解的片面、零碎。群文阅读提供开放的、可供讨论的议题,而不是设置了方向的主题,学生敢于自由发问,思维活跃,各抒己见,每一个人都是信息的主人,从而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创设了提升的空间。
  审美首先在于发现,然后才能称得上是鉴赏。语文学科的审美主要体现在语言审美。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文本细读,品词析句。吕叔湘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文本细读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文章的语言,教师引领学生细读课文,就是“让学生在语言之河中愉快而幸福地畅游,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欣赏文本精湛的语言艺术,感受文本蕴含的人文关怀,揣摩作者的行文思路。”通过文本之间的比较发现文章的不同,通过文本的细读又进一步发现不同。所以,群文阅读需要在文本细读,品味作者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的独具匠心,人文情感。在教学实践中品词析句,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诵读、品味与感悟。
  四、 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生处于阅读习惯的养成期,这一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非常巧妙地契合了孩子们身心成长的特点,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要,提升了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蒋岚,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东升迎春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农村小学生也逐渐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群体。由于缺少教育引导,满足型消费、攀比型消费、模仿型消费、超前型消费等不良消费现象越来越严重,极大地影响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此,笔者借工作之便,对环县农村小学生消费情况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分析,以求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消费;调查  一、 环县农村小学生消费实况  (一) 月平均消费额  二、 消费分
摘要:从语言学习规律来看,小学阶段是语言学习的黄金阶段,因此这一时期的英语教学就十分重要。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陈旧落后,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发展,因此建立新的英语教学模式十分重要。情境教学模式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构建情境教学模式。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英语;生活;核心素养  
摘要:《小王子》是由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所创作的一部成人童话。在作品中,作者表达了自己所理解的“爱情”的真正含义——即“交给”行为产生的责任。《小王子》虽然以一个童话的形式展现给众人,但它却有别于普通的童话。《小王子》中饱含了人类对当前生活状况的反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哲理性童话。在童话中,作者描述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唯美画面。在这个画面中,有星星、沙漠与清泉,还有小王子天真的、如银铃般的笑声。他的笑
摘要:本文主要在探究小学中段学生的习作训练,笔者试着以直观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实物的形状、颜色、味道等角度去观察,并在第一时间写下感受,积极地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期待学生能养成细致观察的良好习惯,能从我厌恶写作过渡到我愿意写作,再到我想写作,但愿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关键词:黄角兰;观察;习惯  不知不觉中,我所教授的孩子们已步入三年级,通过这三年的语文学习,班上的学生对习作训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
摘 要:本文通过对南昌航空大学官微推文“点击量”的调查分析,归纳出官微“点击量”的影响因素,以供高校新媒体团队参考。  关键词:点击量;官方微信;影响因素  点击量是指某一段时间内某个或者某些关键词被点击的次数。“点击量”不仅可以深化品牌增加粉丝黏性,还可以赋予一定的价值。同时稳定的粉丝黏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哺“点击量”,高点击量能带给品牌更多的可能性。高校也希望将学校的宣传窗口——高校官微“品牌
摘 要:高考中的所有知识都是来源于教材当中,因此,想要在高考中获得优异的成绩,我们就必须在教学中重视教材的影响力,以教材为基础并向外适当延伸。同时,还要深入挖掘考题与教材的诸多联系。在此,笔者仅以文言文阅读为例,谈谈如何在语文知识复习中用教材迎战高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考;教材;文言文阅读  众所周知,文言文阅读题是历年来高考卷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它不仅对学生的古典文化常识等内容作出了较为详
摘要:新时代,大众创业成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重要引擎之一,大众创业浪潮正在形成。本文从政府、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探索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构建创业教育体系的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列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之一。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双创”再一次被写入。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构建创业教育体系是面向所有大学生开展的
摘要:让每个孩子爱上语文课、期盼语文课,进而喜欢上语文,喜欢语文老师,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职业追求及终极目标。怎样用现有的教辅资料,上好每一节语文课,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资源包;教辅资料;目标  然而,当前语文教学资料多如牛毛,实际上语文老师真正用起来的参考资料只有教参而已,教参能保证教学质量的底线,的确对我们的教学有重大的参考价值。但是,每个学期学生和老师人手一张的资源包,里面内容丰富,形
摘要: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中包括了生态观、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社会责任,其中生态观所反映的生命观念,它是指对所观察到的生命现象以及相互关系、特性的实证解释过程及结果。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面向学生渗透生态观中的结构功能价值内容、进化与适应价值内容、物质与能量价值内容等等,主要基于生态观角度认知整个生命世界,解析各种生命现象。本文中首先分析了生态观的基本内涵与不同层次,再结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谈谈
摘 要:幼儿园的孩子多数处于3~5岁,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爱玩、好动,对新奇的事物充满了兴趣和想象。在常规性的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要发挥一切有意的元素来烘托良好的学习气氛,唯有如此,才能让幼儿在环境的影响下而健康成长。传统的幼儿园一日生活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不够,实际上音乐教育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幼儿的心理上形成影响。因此,合理有效的使用音乐能够让幼儿的生活习惯得到转变,幼儿园也要在科学合理的设计中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