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三政治复习提纲的设计与运用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oliang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多年的高三政治教学,历观多年高考,不难发现:高中政治课对文科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科目,对其学习的兴趣、掌握的难易度、考试得分率、对高考的贡献,绝不亚于其他科目,这给了政治老师极大的信心。但师生对政治课的期望值很高,仅用高三一年的时间,必须让同学充分掌握并灵活运用五本教材,这无疑也是非常困难的事,在此我建议设计并采用政治复习提纲。复习提纲知识全面、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要求明确,可让同学们从繁多的课本、繁杂的学习中适当解放而相对轻松地学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几年我在高三教学中一直使用,效果还不错。在设计复习提纲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体现整个高中政治的大体框架
  复习提纲可分为三部分:政治、经济、哲学。写提纲不是简单将课本知识点抄一遍,而是要形成知识点完整而简洁、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体系,让同学们看到提纲后能在大脑中形成高中政治的知识树。提纲可分为常规的专题、也可按课本顺序进行编写,但不能零乱、烦琐,不能重复。(哲学最好按专题进行)
  二、 详简适度
  根据历届高考的经验和当年考纲、考向、热点,老师要明确大致重难点,从而确定提纲各部分的详略度。
  (1)详。①知识点要完整,与考纲一致,不要随意删减。②对特别重要的知识要参照课本写上简洁的答案并适当补充。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课本上的内容较烦琐、不易记,从现实来看不够全面,于是我总结了五个具体的要点,让同学既明了又轻松。③结合热点适当补充、添加。根据每年的重要时事可具体设置一些问题,比如,结合今年国家对民族问题的重视,我在提纲中补充了搞好民族团结的理由及如何做、各少数民族地区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等问题。添加的问题一定要结合课本知识,答案基本要出自教材,对同学来说,难度不是很大,以新问题的方式出现会引起同学们的加倍关注。若脱离教材从纯时事的角度添加,则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④总结常考法、常用知识。如,对有关共产党的知识我在提纲中总结为:“为什么”和“怎么办”,而“为什么”常可答党的性质、地位与作用;“怎么办”常可答党的建设、党的领导方式、党的执政方式。又如,凡涉及有关经济与科技的政治学试题,可考虑从综合国力入手(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综合国力的重要性与决定因素)。类似于此,在重要知识点后面我都尽量给同学总结(政治学和哲学的总结较多),这是我的提纲最经典的部分,最受同学们喜欢。相对于每个具体的知识点,同学们掌握这些具有普遍性、共性的知识更容易也很有实效,分析热点材料题效果很好。⑤补充错误说法。在提纲上除了写正确的知识点,我还加入了习惯性的错误。如,民主是多数人的、政协履行国家职能。这些是同学们易错而又易考的,通过对这些错误观点的补充可让同学们加深对正确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了解其考法。高考常常是判断正确与错误,如果两方面我们都掌握了,那么成功将属于我们。⑥标注对各知识点的要求。我在提纲中每个知识点后面都用括号注明了要求,包括了解、识记、识别、理解、运用、材料分析等。如,国家职能(识记并区分),家庭消费含义(了解)。这样让同学们能分清主次,较清楚地掌握每个知识点。
  (2)略。①结合当年高考考向,不太重要的知识点要求有标题即可,大致了解,不用别的标注,减轻同学们的负担。②处于中等地位的知识点,写上标题、注明课本的页码则可,不用将其答案写出来,否则产生视觉疲劳。③形式上的略。有的知识点较重要,但答案简单明确,则可留上空白让同学们自己完成(这只是形式上的略,而实际不略)。否则,老师在提纲上什么都写好了,则会减弱其学习的主动性,降低效果。因此,这样的略,在提纲中比较多。
  三、 注意运用各种符号
  我在提纲中用括号标明对知识点的要求;用下划线标明重点知识;用黑体字并加下划线标明重中之重,并且相应知识点后面会预留较多空白以备添加;用※号标明常规知识及考法的总结;用双横线标明个别词语的重要。通过各种符号的运用,让同学们再次明确各知识点的地位,提高学习的实效性。提纲在高三的复习中固然重要,但也要注意:提纲不能完全代替教材;提纲的详略度一定要认真把握;每年的提纲要根据当年的考纲、热点、教材而具体调整。
  附:有关“国际竞争”知识点的提纲设计。①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了解)。原因:教材P158,两点;多极格局尚未形成,现在只是有多个政治中心,多极化还只是一个趋势;意义:教材P159,两点。②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全面掌握:识记、分析材料)。综合国力的含义(了解);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综合国力的重要性:有利于提高国际地位,更好地维护本国利益。※凡涉及科技与经济的政治学题,几乎全从综合国力入手:国际竞争的实质、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综合国力的重要性。
   (拉萨市第二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教育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从1978年到2016年底,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458.66万人,其中仅2016年一年,自费出国留学人数就达到了49.82万人。随着出国“大军”不断壮大,留学生年龄不断降低,随之而来的是留学生在海外“遇险”的比例也不断攀升: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到2017年初,经公开报道的留学生海外遇难事件有31起,从事故原因上看,被抢劫、故意杀害、性侵等恶性事件偏多;从年龄上看,近
与课程标准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的评价。既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  笔者最近执教了浙江美术教科书《蔬果造型》一课,在课上孩子们通过教师的评价引导,找到了立足点,点亮了思维的火花,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激发了创造美、表现,用美点缀生活的兴趣和欲望。本课要求
摘要:鼓励课堂争鸣与激发学生主动求知、实现学生语文整体能力的提高及迁移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正确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指导下,语文教师大胆地将争鸣氛围引进课堂,就一定能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并不断优化语文学科的教法。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争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积极营造自由争鸣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锻炼和提高能力,这是任何尝试教学改革的教师们应
摘要:皂角具有较高的经济、生态价值,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是辽西北困难立地造林的先锋树种。文章针对辽西北特点,从种子采集与处理、整地与播种方面的详细介绍了皂角营养钵育苗技术,并与苗床育苗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皂角采用无纺布营养钵育苗出苗率达94.17%,较苗床育苗可提高30%以上,且整齐度较高;苗高达58.30厘米,地径达0.71厘米,均显著高于苗床育苗;发达的根系更是营养钵苗造林成活的关键。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坊问推荐政治学阅读书目。二十本名著间,国人作品唯有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以下简称《历代得失》)。余学也晚,最早是九十年代中期在南开大学读国史期间,闻导师推荐而知此书,同列者尚有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梁任公《中国历史研究法》。近年来,流连于先生著述,又以教研政治学之故,常常讲授此书。中年再读,时势转殊,视野心境大不同弱冠之期。庚子恰逢宾四先生逝世三十年,世运巨变,回首书中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和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青少年的很多心理问题,其根源在于家庭。随着三孩政策的开放及相应配套措施的逐步落实,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家庭心理健康更需得到重视。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专业心理教师是主力军,学科教师是重要的补充力量,本期的分享嘉宾姚文连老师就是其中一位。姚老师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他乐于反思、善于学习、勇于改变,通过这条“捷径”,思考和总结亲子交流的方法。姚老师通过《中
自己扶着走  大学最后一学期,跟班上一男同学在一个实验室同做毕业设计。该同学是典型的技术男,技术很强,人品超好,就是比较木讷,基本不跟女生说话。   一天,我写论文到夜里12点才想起来回宿舍。走到楼梯口,发现早已熄灯了,楼道里黑漆漆一片,静得要死。没法子,回实验室,见该男还在埋头论文中,遂叫他陪我下去,他很爽快地答应。   等走到伸手不见五指的楼梯口,他很仗义地对我说:“来,把手给我!”   当时
“我真不明白,中国真的缺少男子汉吗?我们的古代史、近代史、为新中国而奋斗的革命史上,出了多少铮铮铁骨的硬汉呀!”  1985年第2期的《中国青年》杂志上,刊发了一篇署名水竹的文章《到哪儿去寻找高仓健》,作者感慨“可为什么在今天就不容易碰到这种气质的人呢”,并大声疾呼:“中国的男子退化了!”  30多年过去了,对男性气质的探讨,对真正“男子汉”的追寻,从来不曾停止过。男性气质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之初
[摘要]小学一年级是学生从幼儿园教育步入小学教育的转折点,孩子需要在身体发育、学习环境、学习习惯、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新的适应。在此期间,一年级新生家长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尤其是焦虑情绪。通过调查一年级新生家长焦虑情绪的相关问题,可以针对问题从教师视角为家长提出解决的方法和心理辅导支持,从而提高新生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新生家长; 作业辅导; 焦虑情绪  [中图分类号]G44
提 要:本文从范式来源、政治背景、中西历史走向比较、被支离的多民族国家历史、国际宋史学界对唐宋史分期认识的变化以及国内唐宋史研究的实践等6个方面,对21世纪以来才成为热点问题的“宋代近世说(唐宋变革论)”,在国内唐宋史研究特别是宋史研究中的利弊得失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基本结论是,唐宋史研究应当翻过纠缠于宋代近世说(唐宋变革论)这一页。  关键词:宋代;中国;近世;唐宋;变革;文艺复兴;性别  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