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在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IL–17A基因敲除(IL–17A–deficient,IL–17A-/-)小鼠和野生型(wild–type,WT)BALB/c小鼠分别腹腔注射柯萨奇病毒B3(CVB3)建立小鼠VMC模型,于注射病毒后第7天,苏木素伊红染色(HE)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心肌组织中IL–27 mRNA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心肌组织IL–27蛋白的表达水平。此外,WT小鼠感染病毒1周后分离提取脾脏淋巴细胞及腹腔巨噬细胞,用0和25 ng/ml重组IL–17(rIL–17)培养淋巴细胞24 h,用0和10 ng/ml rIL–17培养巨噬细胞48 h,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培养的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中IL–27 mRNA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7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IL–17A-/-小鼠感染病毒后心肌炎症程度轻于WT小鼠(病理积分为0.9±0.3比1.9±0.5,P<0.05),且IL–27蛋白的表达水平及IL–27亚基p28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WT小鼠[(72±18)pg/ml比(95±25)pg/ml和1.11±0.24比3.10±0.80,P均<0.05]。25 ng/ml rIL–17培养的淋巴细胞中IL–27 p28 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含量与0 ng/ml rIL–17培养的淋巴细胞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32±0.21比1.02±0.13和(52±11)pg/ml比(49±9)pg/ml,P均>0.05]。10 ng/ml rIL–17培养的巨噬细胞中IL–27 p28 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0 ng/ml rIL–17培养的巨噬细胞[分别为8.5±3.1比2.2±0.7和(368±95)pg/ml比(150±38)pg/ml,P均<0.05]。
结论在VMC小鼠中,IL–17促进了IL–27的表达,巨噬细胞可能是IL–17调节IL–27产量的重要靶细胞之一,而淋巴细胞可能与此无关。促炎因子IL–17与抑炎因子IL–27可能参与了VMC的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