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格化社会治理的实践逻辑及法理反思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he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当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高度复杂性、不确定性的治理环境,网格化社会治理是我国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网格化社会治理是依靠新兴科技手段进行的资源下沉式社会治理,网格化、大数据和铁脚板是其中的3个关键要素.“条块”分割的体制、数据的不足和财政经费的限制,影响了网格化社会治理功能的发挥.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有必要从他治与自治、秩序与权利及效益与成本的关系性视角出发,对网格化社会治理的实践逻辑及存在问题进行法理审视.要真正实现网格化社会治理目的,需强化网格化社会治理的法治化、厘定网格化社会治理的边界、慎用形式化考评机制和节制网格化社会治理推进速度.
其他文献
美国以香港存在民主问题为由,对华实施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缺乏实在国际法依据的单边制裁,这是美国对中国香港内政的不合理干涉.我国《反外国制裁法》旨在用国内法律调整与外国制裁相关的国际法问题,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权益提供立法保障.我国《反外国制裁法》所实施的单边制裁与美国依据其国内法而实施的涉港单边制裁有本质区别,前者有维护自身主权及友好国际关系的正当立场,符合国际法要求,后者不仅没有任何正当立场,还违反了国际法规则.我国可以依据《反外国制裁法》确立反制权利,制定反制清单及反制措施,设置法律保护屏障.
在贸易逆全球化发展和新冠疫情蔓延的双重作用下,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为了在新一轮世界经济增长格局中掌握发展的主动权,2020年5月,中国政府首次正式提出“充分发挥我国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方针.高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终端,在普及化发展的进程中被“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赋予了新的使命.因此,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在赋能内循环发展的同时,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基于Leslie模型,通过对2020年以后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中的师资和校舍等教育资源需求进行靶向性预测与配置路径探讨,以期从
目的 探讨来源于肝癌细胞的外泌体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揭示肝癌形成新机制.方法 通过超速离心法分离肝癌细胞来源外泌体,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蛋白免疫印迹法对外泌体表征进行鉴定;诱导巨噬细胞极化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验证其极化状态.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透谢电子显微镜显示肝癌细胞来源外泌体为圆形或椭圆形囊泡结构,外泌体粒径大小为(172.65±2.34)nm,蛋白免疫印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