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建筑业作为一个危险性高的行业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文章就特殊建筑施工部位来谈谈建筑施工安全的问题,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特殊建筑施工部位;安全防护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21-0090-02
建筑业是一个危险性高、安全事故频发的行业,其施工过程也是一个危险性大、突发性强、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生产过程。近年来,国家虽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的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及安全技术标准,我国建筑业的安全管理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但是由于建筑业露天高空作业和交叉作业多、劳动力密集、生产生活条件艰苦、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使得建筑业安全事故发生率依然较高,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特殊建筑施工部位谈谈建筑施工安全的问题,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此处所说的特殊部位的安全防护,是指施工现场在建筑物的吊车一侧、屋面、“五口”门式架等的安全防护。这些部位是现场安全管理的关键部位,需要特别注意这些特殊的易出事故的部位的安全防护。)
1吊车一面的安全防护
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建筑施工普遍采用起重机进行吊装作业。由于起重机的起重小矩、塔身高度等性能的不同,所以现场的安全防护也要因地制宜。比如工程结构铺设吊车轨道一面就不能支设水平网,因为支设水平网会影响吊车的行走。这样就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吊车这侧的安全作业。
起重机种类繁多、型号不一、性能各异,施工中最常见的起重机大致有三种,即塔式起重机、履带式、汽车式起重机。1.1吊车一侧的防护种类
(1)能够自行顶升塔身起重机一面的安全防护。采用这种起重机对安全防护比较有利。其特点是:这种起重机的塔身可随工程结构的升高而自行顶升,旋转半径不受限制。安全防护采用外架子或立网防护均可,其防护高度的标准必须高出最高梁柱2 m以上,所谓最高梁柱是指在楼板上继续接高的高度,这个高度与作业面高度要区别开。作业面的高度是指在楼板面或有一定面积供操作者立足的作业面。
如果把最高防护高度理解成作业面的防护高度,那么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比如在楼板上继续接6 m高的柱子,操作人员在柱子之间浇筑梁时,按作业面防护高度,只能防护楼板面上的操作人员,那么就不能防护高出作业面而从事柱、梁操作人员的安全。因为他们的工作高度大幅度地超过了作业面的防护高度。所以说防护高度必须计算最高工作点的防护高度值。
(2)塔身不能自行顶升的起重机一侧的安全防护。这种吊车在安全防护上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吊车需要行走,所以不能支设水平网。在塔身高度一定时其吊车与墙体之间采取斜张网防护是比较适宜的,这种防护即简便,又安全可靠。
1.2具体防护方法
第一步:使用钢管或木杆绑扎四方框,对角设斜拉杆,尺寸为5 m×6 m。将同样规格的大网拴结在框内,可根据防护需要做成若干个。
第二步:将固定斜张网底框的脚手眼由墙内向外插入6 cm×6 cm×70 cm木方,露出墙外20 cm,墙内一端用6 cm×6 cm×20 cm小方固结,木方应每隔一个脚手眼插一根。
第三步:用吊车将框网吊起,吊点的选择,要吊在5 m宽框边的两端(这样网的实际高度为6 m),放在露出墙外的木方上,这时吊钩应下降,使框网向外倾斜(角度张好后用双股铁线将斜张网框与墙体拉结),底框与木方处也应绑扎,框网之间要对接严密,不能留缝隙,并用铁线连在一起,操作时要注意,斜张网防护高度是6 m,适用于一般民用建筑的二层作业防护结构,每升高二层,应提升一次斜张网。框架结构层次标高为4 m以上时,结构每升高一层,提升一次斜张网。结构层次标高为4 m以上时,结构每升高一层,提升一次斜张网。而且斜张网随楼层提升后,下部如有阳台应采取封闭措施。框架结构应在柱间绑上栏杆,挂上围网。如果斜张网在工程两端或转角处使用时,要向外挑出1 m以上,与下方水平网或其他防护设施形成严密的立体交叉防护。最后为保证支网作业人员的安全,可设双层斜网,交替使用。
2汽车吊(履带吊)一面的安全防护
由于某种条件的限制,施工现场不能设置塔式起重机时,就得使用汽车吊(履带吊)进行屋面按板作业。这时汽车吊(履带吊)在作业时所固定的位置,正好是在该侧水平网的下方,那么只有把水平网放倒后才能进行吊装,但靠吊车一侧就没有防护了,因此不能保证吊装作业人员的安全,线环露出墙外;其次再将木杆由上向下插入铁线环内绑牢,立杆间距为2 m~3 m。最后是在立杆高出作业面的1.2 m处,上、下二处绑上二道水平栏杆,挂上围网。
3屋面作业的安全防护
屋面作业系指工程最高的作业面,如果不加以防护或防护不当,将会严重危及操作人员的安全。现将屋面作业的安全防护作介绍:首先是外架子、三角架等防护,使用这两种架子防护,必须高出屋面0.8 m~1.2 m,架子上的跳板要铺满,围网封严;其次是挑杆防护。挑杆方法是用支杆从窗1∶1向上排出,靠紧檐板,并高出屋面1.2 m(坡顶屋面高出1.5 m),挑杆间距不大于3 m,在挑杆的上端绑二道水平杆,挂围网;最后是屋面防护卡具这种防护卡具,卡在屋面板前缘,卡具间距为1 m~1.5 m,安全网挂在卡具的立杆上。
4“五口”的安全防护
所谓的“五口”是指建筑施工的楼梯口、电梯口、预留口、通道口、上料口。“五口”是建筑工人在施工作业中经常接触的区域,也是容易发生事故的要害部位,因此,做好“五口”的安全防护,是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下面就“五口”的安全防护一一加以介绍:
4.1楼梯口的安全防护
焊接简易楼梯栏杆,可用尺寸合适的钢筋,垂直焊接在楼梯踏步的预埋件上,上端焊接在与楼梯坡度平行的水平钢筋上,也可安装预制楼梯扶手代替临时防护。绑扎栏杆,在两段楼梯的缝中,两端各立一根站杆(接在楼梯顶部),延楼梯坡度绑扎高1.2 m的水平杆,最顶部的梯头横头也应绑上栏杆。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楼梯没跟上施工的高度,这个部位就会形成一个大空洞。这时就应在每层铺一片大网,将空洞封严。
4.2电梯口的安全防护
电梯口的安全防护分两个方面,一是电梯门口的防护,二是电梯井内(也就是垂直方向)的防护。电梯门口的防护可用12寸的钢筋,根据电梯门口的尺寸焊接单扇门或双扇门,高度为1.2 m。再将门焊接在墙板的钢筋上。一般采用一次性焊电梯门防护固定为好,不宜做活门。其目的是防止门被打开后,无人及时关闭,这样实际上还起不到防护作用。电梯口上方在作业时应满铺大网,防止掉人。
4.3预留口的安全防护
预留口的尺寸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防护办法有三种:一般1 m见方以下的预留口,可用合适尺寸的钢筋焊接钢筋网,固定在预留口上面,网孔的直径约8 cm左右,以防止掉物,钢筋网上面铺木方或者是安全网都可以;如果是较大的预留口则要按尺寸做成防护围拦,高度1.2 m,防护围拦的四脚应留出10 mm长,以便延伸到预留口的四角内,做固定围拦用;围拦周围有登高作业的可设大网将预留口封严,而如果是特殊型预留口则要采用脚手杆及跳板将预留口封严。
4.4通道口的安全防护
如果是主要通道口,则搭设防护棚,根据通道口的宽度、长度,绑扎简易架子,上面满铺厚木板;如果是一般通道口的防护,上方可支设大网,大网上面铺盖席子;对于那些不经常使用的通道口,可以用木杆进行封闭,避免人员随意进出。
4.5上料口的安全防护
上料口可以采用安全防护门,用合适尺寸的钢筋,按照平台的宽度做二扇门,高为1.2 m,每扇门的上下两钢筋套上二寸管,长约20 mm~30 mm,固定安全门时应在平台两侧主管与安全门上下的钢管十字交叉用夹扣方法连接,这样安全门就不至于在套管内随意拉动,上料口安全门也可以设置在预留墙口与平台架子交接的部位,方法同上。当上料口采用脚手架的时候,只需在上料口两侧的横杆之间绑扎一根竖钢管就可以了,固定的方法如同上面所说的一样。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小的方面抓起,不忽视任何一项施工部位安全管理,才能更好的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Discusses the Special Construction Spot the Safety Protection
Lei Chunyan
Abstract:Now the architecture industry took a risky high profession already to receive the widespread attention, the article different construction spot chats the construction security especially on the the question, reduced safety incident’s occurrence, promotes constructed to build industry healthy development.
Key words:special construction spot; safety protection
关键词:特殊建筑施工部位;安全防护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21-0090-02
建筑业是一个危险性高、安全事故频发的行业,其施工过程也是一个危险性大、突发性强、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生产过程。近年来,国家虽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的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及安全技术标准,我国建筑业的安全管理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但是由于建筑业露天高空作业和交叉作业多、劳动力密集、生产生活条件艰苦、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使得建筑业安全事故发生率依然较高,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特殊建筑施工部位谈谈建筑施工安全的问题,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此处所说的特殊部位的安全防护,是指施工现场在建筑物的吊车一侧、屋面、“五口”门式架等的安全防护。这些部位是现场安全管理的关键部位,需要特别注意这些特殊的易出事故的部位的安全防护。)
1吊车一面的安全防护
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建筑施工普遍采用起重机进行吊装作业。由于起重机的起重小矩、塔身高度等性能的不同,所以现场的安全防护也要因地制宜。比如工程结构铺设吊车轨道一面就不能支设水平网,因为支设水平网会影响吊车的行走。这样就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吊车这侧的安全作业。
起重机种类繁多、型号不一、性能各异,施工中最常见的起重机大致有三种,即塔式起重机、履带式、汽车式起重机。1.1吊车一侧的防护种类
(1)能够自行顶升塔身起重机一面的安全防护。采用这种起重机对安全防护比较有利。其特点是:这种起重机的塔身可随工程结构的升高而自行顶升,旋转半径不受限制。安全防护采用外架子或立网防护均可,其防护高度的标准必须高出最高梁柱2 m以上,所谓最高梁柱是指在楼板上继续接高的高度,这个高度与作业面高度要区别开。作业面的高度是指在楼板面或有一定面积供操作者立足的作业面。
如果把最高防护高度理解成作业面的防护高度,那么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比如在楼板上继续接6 m高的柱子,操作人员在柱子之间浇筑梁时,按作业面防护高度,只能防护楼板面上的操作人员,那么就不能防护高出作业面而从事柱、梁操作人员的安全。因为他们的工作高度大幅度地超过了作业面的防护高度。所以说防护高度必须计算最高工作点的防护高度值。
(2)塔身不能自行顶升的起重机一侧的安全防护。这种吊车在安全防护上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吊车需要行走,所以不能支设水平网。在塔身高度一定时其吊车与墙体之间采取斜张网防护是比较适宜的,这种防护即简便,又安全可靠。
1.2具体防护方法
第一步:使用钢管或木杆绑扎四方框,对角设斜拉杆,尺寸为5 m×6 m。将同样规格的大网拴结在框内,可根据防护需要做成若干个。
第二步:将固定斜张网底框的脚手眼由墙内向外插入6 cm×6 cm×70 cm木方,露出墙外20 cm,墙内一端用6 cm×6 cm×20 cm小方固结,木方应每隔一个脚手眼插一根。
第三步:用吊车将框网吊起,吊点的选择,要吊在5 m宽框边的两端(这样网的实际高度为6 m),放在露出墙外的木方上,这时吊钩应下降,使框网向外倾斜(角度张好后用双股铁线将斜张网框与墙体拉结),底框与木方处也应绑扎,框网之间要对接严密,不能留缝隙,并用铁线连在一起,操作时要注意,斜张网防护高度是6 m,适用于一般民用建筑的二层作业防护结构,每升高二层,应提升一次斜张网。框架结构层次标高为4 m以上时,结构每升高一层,提升一次斜张网。结构层次标高为4 m以上时,结构每升高一层,提升一次斜张网。而且斜张网随楼层提升后,下部如有阳台应采取封闭措施。框架结构应在柱间绑上栏杆,挂上围网。如果斜张网在工程两端或转角处使用时,要向外挑出1 m以上,与下方水平网或其他防护设施形成严密的立体交叉防护。最后为保证支网作业人员的安全,可设双层斜网,交替使用。
2汽车吊(履带吊)一面的安全防护
由于某种条件的限制,施工现场不能设置塔式起重机时,就得使用汽车吊(履带吊)进行屋面按板作业。这时汽车吊(履带吊)在作业时所固定的位置,正好是在该侧水平网的下方,那么只有把水平网放倒后才能进行吊装,但靠吊车一侧就没有防护了,因此不能保证吊装作业人员的安全,线环露出墙外;其次再将木杆由上向下插入铁线环内绑牢,立杆间距为2 m~3 m。最后是在立杆高出作业面的1.2 m处,上、下二处绑上二道水平栏杆,挂上围网。
3屋面作业的安全防护
屋面作业系指工程最高的作业面,如果不加以防护或防护不当,将会严重危及操作人员的安全。现将屋面作业的安全防护作介绍:首先是外架子、三角架等防护,使用这两种架子防护,必须高出屋面0.8 m~1.2 m,架子上的跳板要铺满,围网封严;其次是挑杆防护。挑杆方法是用支杆从窗1∶1向上排出,靠紧檐板,并高出屋面1.2 m(坡顶屋面高出1.5 m),挑杆间距不大于3 m,在挑杆的上端绑二道水平杆,挂围网;最后是屋面防护卡具这种防护卡具,卡在屋面板前缘,卡具间距为1 m~1.5 m,安全网挂在卡具的立杆上。
4“五口”的安全防护
所谓的“五口”是指建筑施工的楼梯口、电梯口、预留口、通道口、上料口。“五口”是建筑工人在施工作业中经常接触的区域,也是容易发生事故的要害部位,因此,做好“五口”的安全防护,是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下面就“五口”的安全防护一一加以介绍:
4.1楼梯口的安全防护
焊接简易楼梯栏杆,可用尺寸合适的钢筋,垂直焊接在楼梯踏步的预埋件上,上端焊接在与楼梯坡度平行的水平钢筋上,也可安装预制楼梯扶手代替临时防护。绑扎栏杆,在两段楼梯的缝中,两端各立一根站杆(接在楼梯顶部),延楼梯坡度绑扎高1.2 m的水平杆,最顶部的梯头横头也应绑上栏杆。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楼梯没跟上施工的高度,这个部位就会形成一个大空洞。这时就应在每层铺一片大网,将空洞封严。
4.2电梯口的安全防护
电梯口的安全防护分两个方面,一是电梯门口的防护,二是电梯井内(也就是垂直方向)的防护。电梯门口的防护可用12寸的钢筋,根据电梯门口的尺寸焊接单扇门或双扇门,高度为1.2 m。再将门焊接在墙板的钢筋上。一般采用一次性焊电梯门防护固定为好,不宜做活门。其目的是防止门被打开后,无人及时关闭,这样实际上还起不到防护作用。电梯口上方在作业时应满铺大网,防止掉人。
4.3预留口的安全防护
预留口的尺寸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防护办法有三种:一般1 m见方以下的预留口,可用合适尺寸的钢筋焊接钢筋网,固定在预留口上面,网孔的直径约8 cm左右,以防止掉物,钢筋网上面铺木方或者是安全网都可以;如果是较大的预留口则要按尺寸做成防护围拦,高度1.2 m,防护围拦的四脚应留出10 mm长,以便延伸到预留口的四角内,做固定围拦用;围拦周围有登高作业的可设大网将预留口封严,而如果是特殊型预留口则要采用脚手杆及跳板将预留口封严。
4.4通道口的安全防护
如果是主要通道口,则搭设防护棚,根据通道口的宽度、长度,绑扎简易架子,上面满铺厚木板;如果是一般通道口的防护,上方可支设大网,大网上面铺盖席子;对于那些不经常使用的通道口,可以用木杆进行封闭,避免人员随意进出。
4.5上料口的安全防护
上料口可以采用安全防护门,用合适尺寸的钢筋,按照平台的宽度做二扇门,高为1.2 m,每扇门的上下两钢筋套上二寸管,长约20 mm~30 mm,固定安全门时应在平台两侧主管与安全门上下的钢管十字交叉用夹扣方法连接,这样安全门就不至于在套管内随意拉动,上料口安全门也可以设置在预留墙口与平台架子交接的部位,方法同上。当上料口采用脚手架的时候,只需在上料口两侧的横杆之间绑扎一根竖钢管就可以了,固定的方法如同上面所说的一样。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小的方面抓起,不忽视任何一项施工部位安全管理,才能更好的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Discusses the Special Construction Spot the Safety Protection
Lei Chunyan
Abstract:Now the architecture industry took a risky high profession already to receive the widespread attention, the article different construction spot chats the construction security especially on the the question, reduced safety incident’s occurrence, promotes constructed to build industry healthy development.
Key words:special construction spot; safety prot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