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社会,住宅对于人们越来越重要。人们在选择住房时,不仅看楼房本身的质量,还要看楼房的外部环境。由此可见,景观环境在住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质量成为了居民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衡量小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它对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因此,如何做好现代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工作,提升居住生态环境的质量,实现小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问题;建议
引言
住宅区是城市中在空间上相对对立的各种类型和各种规模的生活用地统称。它是人们日常居住的环境,在对其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遵循人本理念,围绕住户的需求,科学设计景观,在彰显景观美化环境作用的同时,突出其功能性,特别是在景观植物的配置上,要因地制宜,通过植物的合理搭配,为小区居民营造出一个生态化的居住环境。
1、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问题
从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现状来看,其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园林景观设计的模式化较严重,同质化高,缺乏个性及特色。首先,在植物配置方面比较单调化,设计者多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观赏特性,但是对时间空间植物的变化影响欠缺思考。其次,现在大部分小区常常设有围墙,与周围环境有所割裂,设计者往往对忽视大环境与设计区域的关系,真正做到“嘉则收之,俗则避之”。再次,在实际设计中,只注重追求档次和景观效果,没有结合实际,使得没有充分体现整体设计韵味,很难实现设计目标。一些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过度追求水景,使得一些大面积以及多形态的人工水体在冬季的景观方面比较尴尬,水资源的浪费问题比较突出,还有是对水景的维护费用比较高等。需要充分重视这些层面的问题,保障景观设计的科学化。最后,小区景观不是元素符号形式上的堆砌,不是铺装、树木等等物质上的组合,而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家园,精神上的归属,是“景”与“境”的完美融合。
2、现代住宅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建议
2.1善于利用光、影及四季变化营造植物景观
大自然的光影、声音等变化多端,都可以将其设置在园林植物绿化中,实现自然和植物生长的结合,展示出各种奇幻的光影美。同时还要将色彩搭配运用到住宅园林景观中,让人们产生丰富的想象力,营造出一派气氛活跃、清新或富丽堂皇的壮观画面。植物在四季的交替中,会发生不同的色彩、形态变化,叶、花和果的形状也会发生变化。开花和结果等均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所以不同季节变换也是展示园林景观的主要因素。春季可以配有凤仙、杜鹃、海棠等营造出繁花似锦的场面;夏季可以用紫荆、秋枫,细叶榕等营造出浓荫覆盖的夏季景色;秋季可以配红枫加灯光形成绚烂的植物夜景;冬季配有梅花形成梅花飘香的景观。
2.2因势借景在住宅景观中的应用
某小区坐落在海滨,背靠群山,周围的环境非常优美,地理环境非常优越,小区本身的位置在山坡上,土地面积较为优先,因此大面积的土地利用起来进行景观布设是不可能的。这种情况下,利用小区本身的特点将景观设计布设好,就采用了借景的方法,首先将周围的自然环境引入到小区中,然后在小区的规划和设计上,对小区的地块从生态学的角度上进行设计和规划。设计的思路始终与周边的环境相契合和呼应。然后以生态的理念来提升楼盘的品位,形成小区的整体的环境氛围。包括借景、融景在内,院落中绿阴掩映,亲近的设计使得自然的理念与人相协调,达到了环境、人、自然的协调统一。
在外景的取景上,将小区中看得到的美景收入到了景观中,如布置小区内的每座楼体的景观,将小区的外景纳入到小区内部来,种树以得到遮阴、美化的效果,让业主能够在室内也享受到公园的感觉,坐在家里也能看到山景和海景。
借助内景来塑造园林的氛围,设置围墙上开窗借景的方法,采用镂空处理后,将空间进行实体分隔,形成首层架空的方法。让小区内景观通透、流动,丰富视觉。然后利用首层架空的方法,在下部存车,上部作休闲区域。小区大部分的住户都拥有私家庭院,庭院的围墙淡化了内部的景观与外部景观的冲突,使得整个小区的景色呈现融合的氛围。
2.3完善园林景观的功能性
现代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往往存在误区,即过于追求小区环境表面形式上的光鲜亮丽,而忽略了园林景观设计核心:小区景观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小区景观曾以“软性”景观成为主流,大面积草坪,人工河道蔚然成风。过分强调软景的结果是集中的绿地降低了公共空间的使用面积;当硬性景观流行时,各式各样的大广场亦然成为各个小区的典型标志。而这些片面追求硬景的结果是气派震撼的广场缺少基本的休息休闲设备,导致人们无法使用。这些看上去很美的景观,并不完全适合居家生活环境的要求。所以住宅小区的景观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感,更重要的是为居民提供交流、娱乐、健康服务,为营造整个小区的生活氛围服务。
2.4注重非自然造景要素
非自然造景要素,如人文景观小品、建筑、灯光、道路等景观以及人类思维行为等诸方面规划住宅绿地生态系统,使居住区绿地空间不仅有绿化的数量,更要考虑绿地的质量和功能,即创造回归自然、融于自然的詩意景观天地,使居住区景观生态建设不仅仅停留在生存、生理需求的生物层次,而是迈向心理和精神上的愉悦的高尚层次,是对美和情的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居住区环境的社会活力,才能同人与自然相协调的规划设计理念相对应,使居住区内外的绿地景观系统连接成网络即绿脉。居住区外设置区域过渡性或广场性绿地,成为居住区内外绿地的过渡和延续,作为居民放松游憩的场所。形成绿色屏障,美化、净化居住区环境,使人文景观和户外活动空间掩映其间,使生态环境、视觉景观形象、人文大众行为等诸方面相得益彰。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现代住宅的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要充分注重设计多样化措施的科学应用,能从多方面加强设计的方法优化。在当前的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环境下,要充分注重方法的应用得当,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实际设计效果的良好呈现。此次主要从理论层面对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进行了探究,在这些策略的应用下,对实际的发展就有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艳珍.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规划问题及对策[J].吉林蔬菜,2016(3)
[2]安然.基于生态园林思想的海岸带景观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16.
关键词: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问题;建议
引言
住宅区是城市中在空间上相对对立的各种类型和各种规模的生活用地统称。它是人们日常居住的环境,在对其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遵循人本理念,围绕住户的需求,科学设计景观,在彰显景观美化环境作用的同时,突出其功能性,特别是在景观植物的配置上,要因地制宜,通过植物的合理搭配,为小区居民营造出一个生态化的居住环境。
1、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问题
从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现状来看,其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园林景观设计的模式化较严重,同质化高,缺乏个性及特色。首先,在植物配置方面比较单调化,设计者多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观赏特性,但是对时间空间植物的变化影响欠缺思考。其次,现在大部分小区常常设有围墙,与周围环境有所割裂,设计者往往对忽视大环境与设计区域的关系,真正做到“嘉则收之,俗则避之”。再次,在实际设计中,只注重追求档次和景观效果,没有结合实际,使得没有充分体现整体设计韵味,很难实现设计目标。一些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过度追求水景,使得一些大面积以及多形态的人工水体在冬季的景观方面比较尴尬,水资源的浪费问题比较突出,还有是对水景的维护费用比较高等。需要充分重视这些层面的问题,保障景观设计的科学化。最后,小区景观不是元素符号形式上的堆砌,不是铺装、树木等等物质上的组合,而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家园,精神上的归属,是“景”与“境”的完美融合。
2、现代住宅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建议
2.1善于利用光、影及四季变化营造植物景观
大自然的光影、声音等变化多端,都可以将其设置在园林植物绿化中,实现自然和植物生长的结合,展示出各种奇幻的光影美。同时还要将色彩搭配运用到住宅园林景观中,让人们产生丰富的想象力,营造出一派气氛活跃、清新或富丽堂皇的壮观画面。植物在四季的交替中,会发生不同的色彩、形态变化,叶、花和果的形状也会发生变化。开花和结果等均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所以不同季节变换也是展示园林景观的主要因素。春季可以配有凤仙、杜鹃、海棠等营造出繁花似锦的场面;夏季可以用紫荆、秋枫,细叶榕等营造出浓荫覆盖的夏季景色;秋季可以配红枫加灯光形成绚烂的植物夜景;冬季配有梅花形成梅花飘香的景观。
2.2因势借景在住宅景观中的应用
某小区坐落在海滨,背靠群山,周围的环境非常优美,地理环境非常优越,小区本身的位置在山坡上,土地面积较为优先,因此大面积的土地利用起来进行景观布设是不可能的。这种情况下,利用小区本身的特点将景观设计布设好,就采用了借景的方法,首先将周围的自然环境引入到小区中,然后在小区的规划和设计上,对小区的地块从生态学的角度上进行设计和规划。设计的思路始终与周边的环境相契合和呼应。然后以生态的理念来提升楼盘的品位,形成小区的整体的环境氛围。包括借景、融景在内,院落中绿阴掩映,亲近的设计使得自然的理念与人相协调,达到了环境、人、自然的协调统一。
在外景的取景上,将小区中看得到的美景收入到了景观中,如布置小区内的每座楼体的景观,将小区的外景纳入到小区内部来,种树以得到遮阴、美化的效果,让业主能够在室内也享受到公园的感觉,坐在家里也能看到山景和海景。
借助内景来塑造园林的氛围,设置围墙上开窗借景的方法,采用镂空处理后,将空间进行实体分隔,形成首层架空的方法。让小区内景观通透、流动,丰富视觉。然后利用首层架空的方法,在下部存车,上部作休闲区域。小区大部分的住户都拥有私家庭院,庭院的围墙淡化了内部的景观与外部景观的冲突,使得整个小区的景色呈现融合的氛围。
2.3完善园林景观的功能性
现代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往往存在误区,即过于追求小区环境表面形式上的光鲜亮丽,而忽略了园林景观设计核心:小区景观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小区景观曾以“软性”景观成为主流,大面积草坪,人工河道蔚然成风。过分强调软景的结果是集中的绿地降低了公共空间的使用面积;当硬性景观流行时,各式各样的大广场亦然成为各个小区的典型标志。而这些片面追求硬景的结果是气派震撼的广场缺少基本的休息休闲设备,导致人们无法使用。这些看上去很美的景观,并不完全适合居家生活环境的要求。所以住宅小区的景观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感,更重要的是为居民提供交流、娱乐、健康服务,为营造整个小区的生活氛围服务。
2.4注重非自然造景要素
非自然造景要素,如人文景观小品、建筑、灯光、道路等景观以及人类思维行为等诸方面规划住宅绿地生态系统,使居住区绿地空间不仅有绿化的数量,更要考虑绿地的质量和功能,即创造回归自然、融于自然的詩意景观天地,使居住区景观生态建设不仅仅停留在生存、生理需求的生物层次,而是迈向心理和精神上的愉悦的高尚层次,是对美和情的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居住区环境的社会活力,才能同人与自然相协调的规划设计理念相对应,使居住区内外的绿地景观系统连接成网络即绿脉。居住区外设置区域过渡性或广场性绿地,成为居住区内外绿地的过渡和延续,作为居民放松游憩的场所。形成绿色屏障,美化、净化居住区环境,使人文景观和户外活动空间掩映其间,使生态环境、视觉景观形象、人文大众行为等诸方面相得益彰。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现代住宅的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要充分注重设计多样化措施的科学应用,能从多方面加强设计的方法优化。在当前的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环境下,要充分注重方法的应用得当,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实际设计效果的良好呈现。此次主要从理论层面对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进行了探究,在这些策略的应用下,对实际的发展就有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艳珍.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规划问题及对策[J].吉林蔬菜,2016(3)
[2]安然.基于生态园林思想的海岸带景观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