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些年以来,学校教师和家长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缺乏,部分青少年劳动价值观“异化”,好逸恶劳、嫌贫爱富,追求“一夜成名”“暴富”等,不尊重普通劳动者的现象频出.更有青年不愿意劳动,坐享其成,等等问题在9+3中职学生中也同样存在.另外,9+3中职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地区.“农村孩子能吃苦”“农村孩子不怕苦”“农村的孩子爱劳动”等观念和假象蒙蔽了老师和家长.他们认为对9+3学生的劳动教育可有可无.那么9+3中职学生到底需不需要劳动教育?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本文对劳动教育的现状展开了调查.通过本文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以来,学校教师和家长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缺乏,部分青少年劳动价值观“异化”,好逸恶劳、嫌贫爱富,追求“一夜成名”“暴富”等,不尊重普通劳动者的现象频出.更有青年不愿意劳动,坐享其成,等等问题在9+3中职学生中也同样存在.另外,9+3中职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地区.“农村孩子能吃苦”“农村孩子不怕苦”“农村的孩子爱劳动”等观念和假象蒙蔽了老师和家长.他们认为对9+3学生的劳动教育可有可无.那么9+3中职学生到底需不需要劳动教育?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本文对劳动教育的现状展开了调查.通过本文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村9+3中职学生的劳动教育非常缺乏,仅仅停留在父母和师长的言传身教,9+3中职学生缺乏对劳动教育的系统认知和了解,缺乏系统的劳动教育实施和学习.加强9+3中职学生劳动教育对于其家庭致富、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对9+3中职学生职业教育建设的意义重大,同时对9+3地区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重要.
其他文献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是一个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而高校思政课又是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根本课程.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切实提高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线上教学是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产物,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应以网络信息配合课堂教学形成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新形式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中,高校要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实践探索,并协助教师把具体工作做细做实,思政课教师也应
高中思政课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对养成学生健全人格、培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中国梦颇具意义.但高中思政课在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中,对课程资源的挖掘、教学方法的运用、实践活动的开展等还有所欠缺.基于此,本文从进一步挖掘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课程资源、优化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教学方法、深入开展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践活动这几点来探讨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