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应具生活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issa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離不开生活,作文教学重在从平时生活,从平常小事,从细微处获得写作素材。作文是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过程不应该是搜肠翻肚绞尽脑汁的苦差事。在写作训练中,注重让学生写出自己想要说的话,必须激发学生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并培养其具有准确的表达情意的写作技能。而这些都必须来自于学生对生活的细心观察。
  生活化的命题。教师对作文命题的选择确定常倾向于自己的情感、喜好、认知范围,时常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要求学生按统一的题目或规定的范围写作,忽视学生的生活经历或体验,造成很多学生纵然搜肠刮肚,也挤不出多少“牙膏”,要么胡编乱造,要么一大堆的空话、套话,没有真情实感。更别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了,那是纸上谈兵。要想改变现状,命题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这样,学生才有话可写,才能在交流中碰撞出情感的火花。
  比如,一年夏季的一天,学生们正在教室上课,天气异常闷热,学生们热得无心上课。一会儿,天空像被一块巨大的黑布遮住,天色越来越暗,窗外风伴着雨,雨借着风正肆虐地拍打着世界万物……学生们的注意力开始转移了,他们的心被窗外的风雨带走了,原本正在分析课文的我也有些焦虑,突然灵光一闪,停下原本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看着窗外的景物,聆听风雨的交响乐,回忆下雨前天气闷热的情况,让学生们口头描述当时的所见所感。有学生说:“它让我见识了大自然的威力。”还有的说:“看着窗外摇摇欲坠的小树,肆虐的风雨,我突然觉得自己好渺小,突然觉得我的苦恼根本不算什么。”“看着这窗外受苦的树,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虽像小树,却不似小树,因为我还有家人的关爱,还有家这个避风港”,孩子们精彩纷呈的表达出乎我的意料,于是我以《风暴》为题让学生完成一次随堂习作,学生创作热情很高,不少学生写出了前所未有的好文章。
  生活化的指导。作文中应重点解决写作内容生活化问题,使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实用性更强一点,还要激发学生写作的“活力“,即用其最”鲜活“的、最贴近其生活实际的形式,扫清文字表达障碍。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加强生与生间的交流体验,并通过最擅长的语言表达方式切磋砥砺,闪出思想的火花,从而感悟到写作的真谛,促使学生 “我口说我心”,让学生将作文当做倾吐心声的载体。偶尔不经意的生活寻常事都会成为绝妙的写作素材。在六年级上册其中有一个单元是要求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我摈弃了教参中的教学内容,先在教室播放了家乡的美丽风光以及被污染的河流,再带着学生们到校园外感受家乡环境,引导他们把看到的画面,闻到的气味说出来,并让他们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学生们对这一生活现象十分熟悉,纷纷畅所欲言,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课下,我无意中听到有两位学生在私下聊着:“这些都是大人的事,我们根本管不了-------”。那段时间我正好在读曹雪芹的《聊斋》,知道其中很多的故事就得益于“聊”。受其启发,我和同学们开始在课下聊起了环保的话题,孩子们都觉得的自己的力量太过于薄弱,无法改变现实。于是我让学生课后收集本地环境污染的资料,利用社会实践活动时间向家长,向社会发起倡议,要求学生从身边做起,从捡起一片纸做起。这一倡议在社会、学校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那两个私下议论的同学在自己的作文上说:“没想到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竟然能通过作文改变我们周边的环境,我爱上了写作文。”是的,只要我们在写作时注意“生活化”,相信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将会被成就感所代替。
  生活化的写作。成年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越是紧张,所做的事儿多半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越放松,事情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创设一个轻松的愉快的氛围,不要求学生作文字数一定要达到多少,否则就会有什么样的惩罚在等待他们。允许能力稍差的学生晚交,这样做目的无非是希望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能轻松的完成作文。确实,刚开始实行这个措施的时候,的确有学生想浑水摸鱼,要么写不到一页就交上来,要么字迹潦草,对于前者我会把学生单独叫出,把这次作文的要求写作目的重新再说一遍给该生,对于后者我会采用放学后留下他,陪在他身边一起把作文重新抄工整,再送他回家。同时在送学生回家的路上往往成了我和学生谈心交流的好时刻。
  生活化的修改。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求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还需要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最终它还要通过语句的修改和润色,使文章语句达到文从字顺的艺术效果。因此,可让学生反复阅读自己的初稿,在原作的基础上对文字加以修改润色,删除那些与文章情感、主旨等不大符合的枝蔓,并在必要的地方添加一些照应、过渡的语句或关联词,使文章思路清晰、语脉畅通,最终能达到文质兼美的效果。语文教师对作文的批改大都采取在办公室、在家中独自一人批改学生交上来的作文。认真批改,详细分析,仔细评分的结果往往是学生拿到发下的作文本就“啪”的一声扔进抽屉或是塞进书包,这样的结果真的不知道老师看后感受如何?因此,曾经采用很多种批改的方法,有小组互批,让成绩优异的两个人互评后,评议中等的学生,中等的评议较弱的,而这个较弱的同学欣赏成绩优异同学的作文。但采用这种方法在短时间内是可行的,从长远方向看不适合,不利于教师的讲评,也不利于提高较弱生的写作。后来采用了本校教师语文教研时提出的方法——面批,每天利用10分钟的时间和5、6个学生面对面,对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并给他们时间修改,向他们提出希望下次力求比这次更好。这样,教师批改量化整为零,学生又可以了解到自己习作中有何不妥之处,二者皆乐,何乐而不为?
  生活化的讲评。作为讲评课,还是应以学生为主体,不管学生的作文写得如何,都是他倾注自己的心血,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尊重,在讲评课上教师难免带上自己的喜怒讲评,学生呢?头低的都快塞进课桌了,这样的场景倒像在开批斗会,而且把师生关系搞得不愉快。因此,在讲评时可以让学生针对作文的修改,谈谈自己的所得,并朗读自己的文章,其他的同学边听边做记录,提出修改后的作文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这样,讲评不再是教师一个人唱主角,学生的写作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总之,教师应以生活化来教授学生的作文,让教师寓教于乐,也让学生乐于学习,让学生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实感情,让他们在作文天地中自由自在的呼吸!
其他文献
就像美术有“美感”,音乐有“乐感”,语文、英语有“语感”一样,数学有“数感”。新版课标”的表述是:“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数感是数的抽象意义与数的具体意义的统一,是一种自觉地联系量,主动地基于数学的或现实的问题情境解释数和应用数的意识与能力。”  一、在生活中体验数感,培养对数的良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教材指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那么,应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培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以人为本”,创造性地开发数学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要学数学、会学数学、学会数学、学好数学、会用数学”。初中数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直以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为主,这种教学是用一种模式面对所有学生,不容易照顾到每个学生
【摘要】構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构建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良好的情境中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  【关键词】数学问题教学过程情境  创设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要求学校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而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起着特殊的作用。马
目的:探讨海口地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为防治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海口地区3 230名妇女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人乳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