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某金矿矿石磁选所得磁精矿中金、银、铜等矿物工艺特性,进行了酸性还原预处理试验,考察了还原剂、硫酸用量等工艺参数对铜、锰浸出的影响,分析了金、银浸出率与锰浸出率
【机 构】
:
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矿产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广东省科学院高端领军人才培育培养资助专项项目(2017GDASCX-0301),云南省科技创新强省计划项目(2015IB0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某金矿矿石磁选所得磁精矿中金、银、铜等矿物工艺特性,进行了酸性还原预处理试验,考察了还原剂、硫酸用量等工艺参数对铜、锰浸出的影响,分析了金、银浸出率与锰浸出率的相应关系。结果表明:银与锰矿物关系密切,锰矿物包裹银是导致银直接氰化浸出率低的主要原因;在常温常压酸性溶液中,铁粉是较好的还原剂;银浸出率与锰浸出率呈正相关,锰浸出率为56.86%时,银浸出率可达86.02%,且酸性还原预处理对金浸出有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AMPS类聚合物降失水剂是目前现场固井作业应用较多的一类水泥浆降失水剂,它具有加量少,降滤失性能好,水泥浆配方简单易调节的优点。然而目前市场上的AMPS类聚合物降失水剂普
采用盐酸-硝酸-高氯酸混合酸消解样品,盐酸为介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金精矿中铜、铅、锌、镉。方法检出限分别为Cu0.0022μg/mL、Pb0.0140μg/mL、Zn0.0042μg/
在石油天然气开发中,储层油气、水判别属于典型的模式识别问题。为了克服传统的学习方法存在的过于简单、对经验较强的依赖、涉及人为因素多、易陷入局部最小值、存在过学习问
基于渗透率随压力呈指数变化规律.建立了任意形状应力敏感性双重介质油藏不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采用正则摄动法对控制方程进行处理.并利用边界元方法获得油藏内任意点的压力.进
通过油田后期钻井,对下二门油田局部地质构造进行了重新认识,完善了构造的分区,发现了新 的含油区块,实现了增储增产。
从油藏地球化学的角度,根据实际资料分析,探讨了水淹层的油藏地球化学录井参数特征,认为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降低.在热解地化参数上表现为地化含油饱和度降低,S4/S1值相对升高;在热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