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泻的研究现状

来源 :传染病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sun0702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腹泻是患者消化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积聚和排出,临床表现为便次增多及粪便稀释度降低,排便超过每天3次或排便量>200~300g/d。当腹泻被怀疑或证实继发于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时,称为感染性腹泻(infectious diarrhea)。感染性腹泻是一个古老而常见
其他文献
人工肝的作用原理基于肝脏损伤的可逆性及肝细胞的强大再生能力,即通过人工肝辅助治疗,期望在内环境改善的情况下肝脏能够自发恢复,或为肝脏移植和其它治疗进行准备.具备良好的解毒功能是人工肝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作用.具有肝脏一种或几种功能的肝脏支持系统,从理论上讲都应称为人工肝脏.现从细胞水平、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三个方面来概述人工肝技术的最新进展。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引起人类丙型肝炎的病原体。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约1.7亿人感染HCV。HCV感染易慢性化,其慢性化率可高达85%,部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最终可发展
千百年来,传染病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严重疾病。但随着近年来全球化的不断进展,传染病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公共卫生问题。而成为一个与政治、经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我国约有3000万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患者,如未经积极、正确治疗,每年有2.1%的慢乙肝患者发展为肝硬化,约4.4%的患者经9年发展为肝细胞癌(HCC);而经垂直传播而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