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子公文的归档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和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电子公文归档系统作为一个连接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的桥梁,在文档一体化管理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建设电子公文归档系统首先要从需求分析做起,确定系统“做什么”的问题。将UML(统一建模语言)的用例模型应用到电子公文归档系统的需求分析中可以更有效的获取系统需求,并清晰描绘出系统需求。 
关键词:电子公文归档系统 ;用例图 ;活动图;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6-2658-04
Design Usecase Moodeling of E-document Transfer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Requirement Analysing
JING Ji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Abstract: The E-document transfer system is a important matter of the archive manage job and E-government constrcuting. It’s a bridge which link the OA system and the Digital Archival Management System. The basic of building E-document transfer system is requirement analysis, making sure the problem of "what to do". With the Usecase, we can capture the system requirements in E-government constrcuting, and describe system requirement definitly.
Key words: e-document transfer system; usecase diagram; activity diagram; requirement analysis
1 UML中的Use Case及在需求分析中的应用
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是一个通用的可视化建模语言,用于对软件进行描述、可视化处理、构造和建立软件系统制品的文档。使用UML建立模型的重要内容就是利用用例图、静态图、行为图、交互图、实现图来定义模型。建立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则是开发软件工程的第一步,以后的各项工作都是围绕着如何实现这个Use Case模型展开。
需求分析是软件工程开发中最为关键的一个过程,需求分析的质量决定着用户的满意程度、产品质量高低、系统开发的工期、功能的完整程度等。对系统需求进行建模时,要将需求分析首先转化为用例,即用用例图清楚、准确地表达系统功能需求,使系统投资者、项目开发人员和系统用户达成一致的理解,并且用来指导项目开发人员的后续工作,以后的各项工作都以Use Case图为中心去开展。可以说,用例图驱动着其他模型的开发,是整个系统需求的核心。
所以,通过使用UML的Use Case用例模型從系统的功能结构和行为出发对将要开展的系统进行建模,能够更好的了解到用户需求,帮助系统开发人员了解到“谁来做”、“做什么”,同时也能够避免因需求分析不清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更彻底的了解用户对整个系统需求。
2 电子公文与电子公文归档移交系统
电子公文归档系统所作用的对象是电子公文,电子公文是公共机构产生的、专用于处理公务活动、具有法律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本型电子文件。电子公文归档移交工作的流程是从电子公文的收集和积累开始,再对电子公文进行整理编目,交付档案室进行归档,然后整理、登记、分类,之后存入档案室库房。档案室保管以归档的电子档案,并对本机构提供利用服务。档案室中的档案在本单位保存一定期限后,定期向档案馆移交有价值的档案。根据电子公文的归档管理流程,可以看出,电子公文归档系统是一个能够支持电子文件归档业务流全过程的自动化信息系统,它将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档案馆的管理信息系统连成一体,是介于办公自动化系统与数字档案馆系统之间的自动化中间系统。
电子公文归档移交系统的核心功能是实现电子公文的顺利归档和移交。归档是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公文交换,而移交则是与数字档案馆系统的公文交换,电子公文从办公自动化系统中接收过来,经过电子公文归档移交系统的整理、验收,在完成待定期限的保管后实施相应的处置措施,并将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电子公文向数字档案馆移交。
3 使用用例图描述需求
建立用例模型(Usecase diagram)首先需要进行角色(Actors)确定,Actors代表一个系统的使用者或外部通信的目标。用例是系统中的一个功能单元,可以被描述为参与者与系统之间的一次交互作用。用例模型的用途是列出系统中的用例和参与者,并显示哪个是用例的执行。
3.1 确定参与者
参与者是系统的主体,表示提供或接收系统信息的人或系统,他们是与系统有交互作用的人或事物,通常代表了一个系统的使用者或外部通信目标。本系统的参与者有公文归档移交系统、文件负责人、档案室、档案馆。
公文归档移交系统,是生成、存储、传递文件的信息系统,也是为参与者提供辅助技术支持的辅助系统,由于它帮助参与了归档移交业务,其本身就可以看成归档移交业务的一个参与者。
文件负责人是在电子文公归档前,完成公文的收集、分类、整理、统计、数据修改维护的操作。在电子公文归档之后文件形成机构还能对电子公文进行查询、检索及目录与数据信息打印。
档案室完成在线接收各部门的电子文件(含文本文件、图像文件和多媒体文件等)和电子档案的业务。并与机关各部门实现网上信息交互传递,实现各部门电子档案的规范管理,定期将电子档案导入数字档案馆管理系统,通过数字档案馆政务网站和互联网站为各级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提供及时的档案信息服务。
档案馆通过政务网,完成对档案中心目录与原文数据的接收业务。远程对机关档案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帮助机关档案工作人员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做到业务监督指导的“零距离”、“零延误”。
   
图2 鉴定业务用例图
3.2 使用用例图描述需求
3.2.1 公文分类业务用例图
电子环境中,系统首先判断公文的类别,给公文以分类标记。此分类标记由系统提供选择,可以与公文的登记号合一,也可不同。当不存在公文的类别时,需要创建公文集合,再将公文归类到相应的公文集合类别中。档案室的工作人员对文件集合的创建与文件归类情况通过电子公文归档系统进行核查。(图1所示)
1) 公文分类标记用例的需求说明:
在系统下拉菜单中选择文件类别,选定后系统赋予文件以分类标记。
这个过程中要需要的需求有:①系统能支持类目两种以上的命名方法,并保证可以同时在某一特定层级上使用。命名方法包括依据分类方案中的分类名进行命名和依据分类方案中的分类编号进行命名; ②保证分类标记在同一类目下的唯一性,允许在不同文件集合下文件分类标记有重复; ③自动赋予该公文的上位类标记信息。
2) 创建文件集合用例的需求说明:
①系统提供分类方案的查询,机关公文负责人选定分类方案。
②系统将分类方案予以集成,建立文件集合,自动生成集合创建时间,授权用户自定义文件集合名称。
③当分类方案的设计和配置需要修改时,修改文件集合,并可将集合内公文重新分类。
④在创建文件集合过程中,禁止用户在已存在的文件集合中创建子类,避免文件集合与文件在同一层级出现。
⑤创建同时给文件集合自动编号,自动生成创建时间。
⑥创建新文件集合的同时在新的文件集合中标识其上位类的信息。
   
图4 移交业务用例图
   
图6 电子公文归档用例活动图
   
图7 电子公文移交用例活动图
③系统根据电子公文的元数据,进行一些项目的自动登记。
④根据电子公文的元数据,系统向用户提供一些与项目所对应的公文元数据的可视化选择,同时也可人工录入登记项目。
⑤登记完成后,提交给系统。
⑦系统将登记的时间和日期作为元数据进行保存。
2) 归档用例的需求说明:
①将公文划归为一个或多个案卷。
②系统根据公文的元数据列出相关类目和案卷目录。
③当同一份公文在同一个案卷中进行的登记时,系统给予提醒和阻止。
④接收公文,确定接收公文的所有内容,包括定义文件类型、文件格式、文件结构的相关信息,对公文的完整性、真实性、可读性是否具备加以提示。
⑤接收公文的相关元数据,并保证与电子公文的关联性。
⑥选择归档方式,即时归档或定期归档,选择即时归档则将选中公文状态即时变更为“已归档”,若选择定期归档则等到期时系统向用户发出通知提醒,再对公文状态进行更改。另外还可以选择网络归档和介质归档,选择介质归档,系统直接链接输出设备,将公文脱机保存于介质上。
⑦给公文赋予档号,成为电子公文的唯一标识。
⑧归档后系统将公文生成一份以系统默认格式存在的原电子公文文件转换本。
3.2.4 移交业务用例图
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将有社会文化价值的电子文件移交给档案馆。现阶段移交的情况有两种:一是信息系统根据文件的保存期限自动判断文件是否应该移交,并对应移交的文件通过安全网络传送到指导位置;二是档案人员根据系统的判断结果,将移交文件脱机保存在一定的介质上,将介质移交至档案馆。
公文移交资格判断用例的需求说明。在系统的决策支持下人工判断待移交的电子公文是否符合移交条件,移交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电子档案是否是最后核定的定稿;
②电子档案是否具有永久保存价值;
③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可读性;
④电子档案包括的公文原件、相关元数据、归档时的日志文件、内容留痕和留真信息以及电子公文在本系统中的管理和使用日志。
⑤移交电子公文格式是否符合规定格式要求,专用软件产生的格式需要转换,无法转换的随文件一同进馆。
⑥电子公文与元数据关联完好,元数据格式符合要求。
3.2.5 电子公文系统用例图
在电子环境的公文归档移交业务与传统公文管理的区别就是著录需要贯穿于文件的整个生命周期之中,它需要记录文件形成、管理、利用的全过程。这样著录业务在内容和时间上都与传统公文管理活动有所区别。为了保证著录信息的准确性,在电子环境下著录被提前到了公文形成之前,由电子公文著录管理系统来完成对电子公文在整个生命周期活动的著录。在公文的不同阶段,所捕获的元数据不同,元数据在系统中不断被积累。跟踪是电子公文系统根据事先的定义自动记录电子文件生成、处理和保管过程。统计是根据预先定义自动生成有关的临时性报表。公文每个不同的阶段都在发生改变,在电子环境下文件系统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应对公文进行实时备份。权限控制用于控制各类用户的访问权限。
4 使用活动图描述关键用例
在需求分析中,需要用活动图对复杂用例加以描述。活动图实质上也是一种流程图,表现的是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的控制流。其基本图形元素有动作状态、动作流、泳道、对象等。
4.1 电子公文归档用例
如图6归档公文验收与公文整理过程之间是靠“归档申请单”和“验收通知书”进行联系的。档案室首先接到来自机关公文责任人提交的“归档申请单”,根据申请单中所列目录调阅对应的公文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完成后,赋予公文以档案身份。这个活动在系统中表现的结果为系统将公文的状态变为已归档,自动生成电子档案帐目,显示档案存放的逻辑地址。同时,系统向机关公文负责人发送验收通过通知。如果验收没有通过,系统则向机关公文负责人发送返回修改通知,机关公文负责人可根据情况选择重新申请或者退出归档。归档结束后公文传送到机关档案室,等待登记、整理、入库。系统在此活动中著录元数据。
4.2 电子公文移交用例
如图7,电子公文的移交用例由档案室和档案馆负责,其最终结果是将电子公文、公文目录、元数据及其关联信息由电子公文归档移交系统进入数字档案馆系统中。根据实际移交工作流程,可以看出系统至少要满足两种移交方式的需求。一是在线移交,档案室向档案馆提交移交档案目录,档案馆调阅文样进行验收,符合移交条件的由档案馆负责选择公文存放的逻辑地址,通过安全网络进行在线移交,判断公文、目录信息元数据及其关联信息在移交过程是否受到破坏,数据完好则著录此过程产生的元数据,然后将公文、目录信息、关联信息及元数据一并进入数字档案馆管理系统中。二是脱机介质移交,移交公文符合移交条件,验收合格之后,档案室根据移交档案目录中的相关公文数据导出,一部分纸质档案通过打印输出,还有一部分文本文件、图像文件和多媒体文件等数据脱机保存于一定介质中,一并移交到档案馆。
5 结束语
电子公文归档移交系统是建立在电子政务网和数字档案馆基础之上的“虚拟”文件中心,为保证各部门形成的电子公文、电子档案其信息的齐全、安全、有效和长期可读,加强进馆档案的监控与移交,保证进馆档案质量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但是电子公文归档移交活动具有复杂性,系统参与的对象众多,对电子公文归档移交建设前的系统需求获取比较困难。运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特别引入对用例图建模的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困难。通过对电子公文归档移交系统用例的建模与对用例的分析,软件开发者可以准确的了解用户需求与系统功能,档案工作人员也可对系统功能有更直观的印象,从而参与软件开发的专业指导之中。
当然,需求分析阶段是一个迭代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调查、分析和总结,只有不断的实践才可使获取的系统需求更加完善合理。
  
参考文献:
[1]Jacobson I.Object-Oriented Software Engineering:A UseCase Driven Approach[M].NewYork:Addison-WesleyPublishing Company,1992:16.
[2] 薛四新.檔案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10-120.
[3] 国刚,周峰,孙更新.UML与Rational Rose 2003软件工程统一建模原理与实践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版社,2007:96-111.
[4] 吴建,郑潮,汪杰.UML基础与Rose建模案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56-65.
[5] 谢海新.电子公文归档移交系统功能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6.
[6] 刘丽, 夏友斌.Use Case建模在数字图书馆系统中的应用[J].图书与情报.2002(2):58-61.
[7] 沈晓近.基于UML建模的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现代计算机,2007(26):108-110.
[8] 刘越男.建立新秩序——电子文件管理流程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85-273.
[9] 李力钢.建立“电子文件归档系统”探析[J].兰台世界,2007(3):25.
                        
                    
                            
                        关键词:电子公文归档系统 ;用例图 ;活动图;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6-2658-04
Design Usecase Moodeling of E-document Transfer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Requirement Analysing
JING Ji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Abstract: The E-document transfer system is a important matter of the archive manage job and E-government constrcuting. It’s a bridge which link the OA system and the Digital Archival Management System. The basic of building E-document transfer system is requirement analysis, making sure the problem of "what to do". With the Usecase, we can capture the system requirements in E-government constrcuting, and describe system requirement definitly.
Key words: e-document transfer system; usecase diagram; activity diagram; requirement analysis
1 UML中的Use Case及在需求分析中的应用
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是一个通用的可视化建模语言,用于对软件进行描述、可视化处理、构造和建立软件系统制品的文档。使用UML建立模型的重要内容就是利用用例图、静态图、行为图、交互图、实现图来定义模型。建立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则是开发软件工程的第一步,以后的各项工作都是围绕着如何实现这个Use Case模型展开。
需求分析是软件工程开发中最为关键的一个过程,需求分析的质量决定着用户的满意程度、产品质量高低、系统开发的工期、功能的完整程度等。对系统需求进行建模时,要将需求分析首先转化为用例,即用用例图清楚、准确地表达系统功能需求,使系统投资者、项目开发人员和系统用户达成一致的理解,并且用来指导项目开发人员的后续工作,以后的各项工作都以Use Case图为中心去开展。可以说,用例图驱动着其他模型的开发,是整个系统需求的核心。
所以,通过使用UML的Use Case用例模型從系统的功能结构和行为出发对将要开展的系统进行建模,能够更好的了解到用户需求,帮助系统开发人员了解到“谁来做”、“做什么”,同时也能够避免因需求分析不清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更彻底的了解用户对整个系统需求。
2 电子公文与电子公文归档移交系统
电子公文归档系统所作用的对象是电子公文,电子公文是公共机构产生的、专用于处理公务活动、具有法律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本型电子文件。电子公文归档移交工作的流程是从电子公文的收集和积累开始,再对电子公文进行整理编目,交付档案室进行归档,然后整理、登记、分类,之后存入档案室库房。档案室保管以归档的电子档案,并对本机构提供利用服务。档案室中的档案在本单位保存一定期限后,定期向档案馆移交有价值的档案。根据电子公文的归档管理流程,可以看出,电子公文归档系统是一个能够支持电子文件归档业务流全过程的自动化信息系统,它将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档案馆的管理信息系统连成一体,是介于办公自动化系统与数字档案馆系统之间的自动化中间系统。
电子公文归档移交系统的核心功能是实现电子公文的顺利归档和移交。归档是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公文交换,而移交则是与数字档案馆系统的公文交换,电子公文从办公自动化系统中接收过来,经过电子公文归档移交系统的整理、验收,在完成待定期限的保管后实施相应的处置措施,并将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电子公文向数字档案馆移交。
3 使用用例图描述需求
建立用例模型(Usecase diagram)首先需要进行角色(Actors)确定,Actors代表一个系统的使用者或外部通信的目标。用例是系统中的一个功能单元,可以被描述为参与者与系统之间的一次交互作用。用例模型的用途是列出系统中的用例和参与者,并显示哪个是用例的执行。
3.1 确定参与者
参与者是系统的主体,表示提供或接收系统信息的人或系统,他们是与系统有交互作用的人或事物,通常代表了一个系统的使用者或外部通信目标。本系统的参与者有公文归档移交系统、文件负责人、档案室、档案馆。
公文归档移交系统,是生成、存储、传递文件的信息系统,也是为参与者提供辅助技术支持的辅助系统,由于它帮助参与了归档移交业务,其本身就可以看成归档移交业务的一个参与者。
文件负责人是在电子文公归档前,完成公文的收集、分类、整理、统计、数据修改维护的操作。在电子公文归档之后文件形成机构还能对电子公文进行查询、检索及目录与数据信息打印。
档案室完成在线接收各部门的电子文件(含文本文件、图像文件和多媒体文件等)和电子档案的业务。并与机关各部门实现网上信息交互传递,实现各部门电子档案的规范管理,定期将电子档案导入数字档案馆管理系统,通过数字档案馆政务网站和互联网站为各级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提供及时的档案信息服务。
档案馆通过政务网,完成对档案中心目录与原文数据的接收业务。远程对机关档案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帮助机关档案工作人员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做到业务监督指导的“零距离”、“零延误”。
 
图2 鉴定业务用例图
3.2 使用用例图描述需求
3.2.1 公文分类业务用例图
电子环境中,系统首先判断公文的类别,给公文以分类标记。此分类标记由系统提供选择,可以与公文的登记号合一,也可不同。当不存在公文的类别时,需要创建公文集合,再将公文归类到相应的公文集合类别中。档案室的工作人员对文件集合的创建与文件归类情况通过电子公文归档系统进行核查。(图1所示)
1) 公文分类标记用例的需求说明:
在系统下拉菜单中选择文件类别,选定后系统赋予文件以分类标记。
这个过程中要需要的需求有:①系统能支持类目两种以上的命名方法,并保证可以同时在某一特定层级上使用。命名方法包括依据分类方案中的分类名进行命名和依据分类方案中的分类编号进行命名; ②保证分类标记在同一类目下的唯一性,允许在不同文件集合下文件分类标记有重复; ③自动赋予该公文的上位类标记信息。
2) 创建文件集合用例的需求说明:
①系统提供分类方案的查询,机关公文负责人选定分类方案。
②系统将分类方案予以集成,建立文件集合,自动生成集合创建时间,授权用户自定义文件集合名称。
③当分类方案的设计和配置需要修改时,修改文件集合,并可将集合内公文重新分类。
④在创建文件集合过程中,禁止用户在已存在的文件集合中创建子类,避免文件集合与文件在同一层级出现。
⑤创建同时给文件集合自动编号,自动生成创建时间。
⑥创建新文件集合的同时在新的文件集合中标识其上位类的信息。
 
图4 移交业务用例图
 
图6 电子公文归档用例活动图
 
图7 电子公文移交用例活动图
③系统根据电子公文的元数据,进行一些项目的自动登记。
④根据电子公文的元数据,系统向用户提供一些与项目所对应的公文元数据的可视化选择,同时也可人工录入登记项目。
⑤登记完成后,提交给系统。
⑦系统将登记的时间和日期作为元数据进行保存。
2) 归档用例的需求说明:
①将公文划归为一个或多个案卷。
②系统根据公文的元数据列出相关类目和案卷目录。
③当同一份公文在同一个案卷中进行的登记时,系统给予提醒和阻止。
④接收公文,确定接收公文的所有内容,包括定义文件类型、文件格式、文件结构的相关信息,对公文的完整性、真实性、可读性是否具备加以提示。
⑤接收公文的相关元数据,并保证与电子公文的关联性。
⑥选择归档方式,即时归档或定期归档,选择即时归档则将选中公文状态即时变更为“已归档”,若选择定期归档则等到期时系统向用户发出通知提醒,再对公文状态进行更改。另外还可以选择网络归档和介质归档,选择介质归档,系统直接链接输出设备,将公文脱机保存于介质上。
⑦给公文赋予档号,成为电子公文的唯一标识。
⑧归档后系统将公文生成一份以系统默认格式存在的原电子公文文件转换本。
3.2.4 移交业务用例图
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将有社会文化价值的电子文件移交给档案馆。现阶段移交的情况有两种:一是信息系统根据文件的保存期限自动判断文件是否应该移交,并对应移交的文件通过安全网络传送到指导位置;二是档案人员根据系统的判断结果,将移交文件脱机保存在一定的介质上,将介质移交至档案馆。
公文移交资格判断用例的需求说明。在系统的决策支持下人工判断待移交的电子公文是否符合移交条件,移交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电子档案是否是最后核定的定稿;
②电子档案是否具有永久保存价值;
③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可读性;
④电子档案包括的公文原件、相关元数据、归档时的日志文件、内容留痕和留真信息以及电子公文在本系统中的管理和使用日志。
⑤移交电子公文格式是否符合规定格式要求,专用软件产生的格式需要转换,无法转换的随文件一同进馆。
⑥电子公文与元数据关联完好,元数据格式符合要求。
3.2.5 电子公文系统用例图
在电子环境的公文归档移交业务与传统公文管理的区别就是著录需要贯穿于文件的整个生命周期之中,它需要记录文件形成、管理、利用的全过程。这样著录业务在内容和时间上都与传统公文管理活动有所区别。为了保证著录信息的准确性,在电子环境下著录被提前到了公文形成之前,由电子公文著录管理系统来完成对电子公文在整个生命周期活动的著录。在公文的不同阶段,所捕获的元数据不同,元数据在系统中不断被积累。跟踪是电子公文系统根据事先的定义自动记录电子文件生成、处理和保管过程。统计是根据预先定义自动生成有关的临时性报表。公文每个不同的阶段都在发生改变,在电子环境下文件系统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应对公文进行实时备份。权限控制用于控制各类用户的访问权限。
4 使用活动图描述关键用例
在需求分析中,需要用活动图对复杂用例加以描述。活动图实质上也是一种流程图,表现的是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的控制流。其基本图形元素有动作状态、动作流、泳道、对象等。
4.1 电子公文归档用例
如图6归档公文验收与公文整理过程之间是靠“归档申请单”和“验收通知书”进行联系的。档案室首先接到来自机关公文责任人提交的“归档申请单”,根据申请单中所列目录调阅对应的公文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完成后,赋予公文以档案身份。这个活动在系统中表现的结果为系统将公文的状态变为已归档,自动生成电子档案帐目,显示档案存放的逻辑地址。同时,系统向机关公文负责人发送验收通过通知。如果验收没有通过,系统则向机关公文负责人发送返回修改通知,机关公文负责人可根据情况选择重新申请或者退出归档。归档结束后公文传送到机关档案室,等待登记、整理、入库。系统在此活动中著录元数据。
4.2 电子公文移交用例
如图7,电子公文的移交用例由档案室和档案馆负责,其最终结果是将电子公文、公文目录、元数据及其关联信息由电子公文归档移交系统进入数字档案馆系统中。根据实际移交工作流程,可以看出系统至少要满足两种移交方式的需求。一是在线移交,档案室向档案馆提交移交档案目录,档案馆调阅文样进行验收,符合移交条件的由档案馆负责选择公文存放的逻辑地址,通过安全网络进行在线移交,判断公文、目录信息元数据及其关联信息在移交过程是否受到破坏,数据完好则著录此过程产生的元数据,然后将公文、目录信息、关联信息及元数据一并进入数字档案馆管理系统中。二是脱机介质移交,移交公文符合移交条件,验收合格之后,档案室根据移交档案目录中的相关公文数据导出,一部分纸质档案通过打印输出,还有一部分文本文件、图像文件和多媒体文件等数据脱机保存于一定介质中,一并移交到档案馆。
5 结束语
电子公文归档移交系统是建立在电子政务网和数字档案馆基础之上的“虚拟”文件中心,为保证各部门形成的电子公文、电子档案其信息的齐全、安全、有效和长期可读,加强进馆档案的监控与移交,保证进馆档案质量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但是电子公文归档移交活动具有复杂性,系统参与的对象众多,对电子公文归档移交建设前的系统需求获取比较困难。运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特别引入对用例图建模的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困难。通过对电子公文归档移交系统用例的建模与对用例的分析,软件开发者可以准确的了解用户需求与系统功能,档案工作人员也可对系统功能有更直观的印象,从而参与软件开发的专业指导之中。
当然,需求分析阶段是一个迭代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调查、分析和总结,只有不断的实践才可使获取的系统需求更加完善合理。
参考文献:
[1]Jacobson I.Object-Oriented Software Engineering:A UseCase Driven Approach[M].NewYork:Addison-WesleyPublishing Company,1992:16.
[2] 薛四新.檔案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10-120.
[3] 国刚,周峰,孙更新.UML与Rational Rose 2003软件工程统一建模原理与实践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版社,2007:96-111.
[4] 吴建,郑潮,汪杰.UML基础与Rose建模案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56-65.
[5] 谢海新.电子公文归档移交系统功能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6.
[6] 刘丽, 夏友斌.Use Case建模在数字图书馆系统中的应用[J].图书与情报.2002(2):58-61.
[7] 沈晓近.基于UML建模的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现代计算机,2007(26):108-110.
[8] 刘越男.建立新秩序——电子文件管理流程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85-273.
[9] 李力钢.建立“电子文件归档系统”探析[J].兰台世界,2007(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