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绘本在幼儿情绪教育中的作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aocang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及其成长环境的日益优越,家长多半溺爱孩子,导致幼儿无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识别他人的情绪。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更要加强对幼儿的情绪教育,使幼儿在成长中调节、控制和适当表达。本文主要以《妈妈的红沙发》为例进行教学分析,以更好地推动幼儿的情绪教育。
  关键词: 幼儿情绪教育 绘本 《妈妈的红沙发》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指建立维持和改变个体与外界关系中个人的调节方式。情绪教育就是个体通过学习掌握情绪技能及将此种技能运用到具体情景中。绘本阅读对幼儿的情绪教育天然契合,儿童的语言不一定成熟,但是通过视觉、内心感受和变化能够调动起来,不需要晦涩的语言、复杂的分析,非常契合儿童的心理。所以教师应该把孩子的情绪教育和绘本结合起来。我们主要以《妈妈的红沙发》为例进行教学分析,试图更好地引导儿童心理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幼儿成长。
  一、绘本《妈妈的红沙发》简介
  《妈妈的红沙发》是美国乌伊拉·毕·威廉斯创作的,荣获美国凯迪克童书奖。故事主要讲述了一家人为了买一个红沙发而奋斗的故事,涉及三维主角:一是外婆,二是妈妈,三是作为叙事者的“我”。刚开始的时候是讲“我”在蓝车餐馆打工,为了装满那个瓶子而辛辛苦苦地和妈妈工作,工作的目的是买一个漂亮舒服的红沙发。接着继续讲述为什么要买这个红沙发,通过倒叙的手法,说明一场大火使得全家财产荡然无存。但是全家人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在邻居们的帮助下重建家园,最后她们攒够了钱买到了红沙发。整个故事非常简单,只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努力奋斗的故事,但是因为这个故事有一种儿童的视角,更能有一种单纯地说的味道,表现出一股昂扬向上的精神感召力,以及全家人其乐融融的家庭关系。这个简单却丰富的故事对我们的启发是非常多的,不仅仅适合幼儿园的小朋友阅读,同样适合小学低年级的幼儿。通过绘本教学品读文字,感受主人公面对困境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幼儿的情绪教育的意义非常大。
  二、《妈妈的红沙发》中导入情绪教育的策略
  (一)反思幼兒自身情绪
  第一部分主要讲“我”是如何到餐厅工作的,餐厅工作主要配合妈妈的工作,帮助干一些杂活,顺便积攒零花钱。在第一段的讲述中,注意将幼儿引导到两个点上,第一个是故事中的小主人公会帮助妈妈清洗带盐和胡椒的瓶子,这涉及帮家长做力所能及的活的问题,可以依据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让幼儿初步地了解情绪。比如可以问幼儿,平时你们都会不会向这个小朋友一样帮妈妈干活呢?如果你们不想干活,但是妈妈很累,你们会不会收起自己的懒惰干活呢?情绪的识别最主要的内容是对自己情绪的识别,通过这个引导幼儿回想自己生活中出现种种情绪矛盾的时刻。其次是小主人公将收集的硬币存到瓶子里。可以继续引导幼儿,你们平时有没有储蓄硬币的习惯呢?如果有的话,遇到一个非常想买的东西,你们到底存钱呢还是买东西呢?你们会不会像图画上的小朋友一样坚持把硬币投到瓶子里呢?看看放到大瓶子里的钱都是哪些钱?妈妈在蓝车餐厅工作赚来的小费,奶奶讨价还价省下来的钱,你有什么感想吗?这再次呼应了上面的主题,让幼儿回想起自己先前的生活情境。对自己情绪的识别是指个体了解、辨识自己现在的情绪状态,这些都是为后文打下基础。
  (二)学会察觉他人情绪
  在接下来的故事中,小主人公讲到,她妈妈在餐厅打工,有时很累,这点可以和幼儿情绪识别的另一个方面产生联系,情绪的识别既包括对自己情绪的识别,又包括对他人情绪的识别。可以引导幼儿回想,你们有没有发现爸爸妈妈很累的时候?你们都是怎么观察到的?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买玩具的钱都是爸爸妈妈怎么得来的?这些反问和引导的目的是觉察他人的情绪。在询问的同时可以联系现实,为幼儿布置相应的任务,如观察爸爸和妈妈的情绪变化,以及对自己的态度的变化,体会爸爸妈妈都在想什么?在与周围小朋友玩的时候,多想想别人在干什么,要和小伙伴合理地相处,在爸爸妈妈和小伙伴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安慰他们的情绪,同时在自己以后的生活中不随便对别人发火,自己不想干的事不让别人做,多尊重其他人。
  (三)控制自己情绪
  小主人公回忆起火灾之后,他们全家面对烧黑了的房子开始新的生活,这部分能够联系到很多情绪管理的问题。如小主人公提到家中房子着火的时候,她最关心的是外婆有没有被火烧着,以及家中猫的安全。其次是全家的东西被烧光以后,全家人能够在周围人的关怀下,懂得感恩,乐观向上的精神。在这两个方面,提醒幼儿注意体会人物的性格。还可以通过一些问题引导让幼儿了解情绪管理的问题。情绪管理是了对自己情绪反应的处理与对他人情绪反应的处理。绘本中的那些图片不一定能够召唤起幼儿的想象,不一定能够让他们有换位思考的可能。教师可以加强引导帮助幼儿进行情绪管理。比如让我们跟随小女孩一起回到火灾现场,看一看当时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小朋友们,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火灾或者其他灾难的场景呢?如果你们的亲人在里面,你最希望的是什么?故事中全家人的东西都被烧,但是得到邻居们的帮助,你们有没有那种雪里送炭的感激之情呢?能不能表达一下你们的感受呢?
  总之,在儿童情绪教学设计中,绘本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充分地挖掘绘本的可利用性,真正发挥其作用,服务儿童这个主体,帮助幼儿实现情绪管理,提升探究热情,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以兴趣有效地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丽云,方少萌.人本主义心理学视角下的幼儿情绪管理研究[J].儿童发展研究,2012,01:4-6 18.
  [2]种聪.绘本阅读辅导课程对幼儿情绪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03:123-124 126.
其他文献
摘 要: “过程→生成”教学理念认为:教学要向学生展现“有价值有思想有活力的、顺应学生思维与教育规律的、具有整体性连续性生成性的知识生成过程”,基于“过程→生成”教学理念,给出了垂径定理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 “过程→生成”教学理念 垂径定理 教学设计  教学改革最根本的问题是观念问题,如果传统的注入式观念不能根除,那么改革就只能是娓娓动听的空谈阔论,所以我国的教育改革的根本点是教学观念上的破旧
摘 要: 德育是当前素质教育践行中的重要一环,与塑造和培养学生的品行密切相关。而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德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指引他们朝正确方向前行。因此如何在中学开展德育工作是一个极具探讨价值的话题。本文力求通过初中老师的切身体会,分析当前初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以人文关怀为核心,探讨如何真正做好德育工作。  关键词: 德育工作 初中生 人文关怀  自古以来,思想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桎梏,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崭新的学习平台,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而对于设计与制作微课的主体,同时使用微课授课的教师来说,其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微课质量,微课教学给我们带来新的震撼,也对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信息技术教师由于自身的专业特点比其他学科教师在技术方面更容易实现微课的制作,然而完成一段优秀的微课录制不仅要求我们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而且要
摘 要: 本文通过对201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Ⅰ、新课标Ⅱ和大纲试卷三套试卷中有关电磁学部分涉及感应电动势这一知识点的考题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意义。  关键词: 高考理综试卷 感应电动势 新课程改革  对于2013年高考理综试卷,新课改后第一年高考的贵州、甘肃等省份,采用了新课标Ⅱ试卷,将之与课改多年的黑龙江、云南等省采用的新课标Ⅰ试卷和广西采用的大纲试卷进行比较
地理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着独特而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地理属于非中考学科,在一些地方不受重视,部分老师陷入迷茫,认为反正不考试,教得好不好无所谓。教师不认真,导致学生更加不认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其实,我认为,地理不参加中考,既是坏事,又是好事。课堂教学可以跳出应试的藩篱,有了更多可以自由发挥的地方。什么样的地理知识是学生喜欢的?什么样的
摘 要: 为提高实验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本文鉴于《大学物理实验》在理工科院校基础课中的重要地位,本着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积极探索“问题—讨论”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施方法,并在南京邮电大学2013级随机选取自然教学班,科学有效地开展讨论教学模式的实践。  关键词: “问题—讨论”教学模式 《大学物理实验》 课程改革  《大学物理实验》是一门独立设置的公共基础课,是理工科学生接受科学
摘 要: 本文阐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思维导图与高中数学概述,在这一内容中,作者借鉴权威理论论述了思维导图的含义及绘制方法,分析了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中的可行性。在第二部分内容中,作者介绍了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最后阐释了自己的反思。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思维导图 应用分析  高中数学在高中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不管是文科生的学习还是理科生的学习,都有数学。地位虽然重要,但是在教学中,我们
摘 要: “日语能力测试(JLPT)”始于1984年,是检测母语为非日语学习者的日语能力的一项考试。参加该项考试的人年年增加,目前该考试已经成为大规模的外语考试之一。在2010年,实行了近20年的“日语能力测试”进行了改革,特别是在“听解”测试方面,新的“听解”考试不仅延长了考试时间,还对考试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整,难度随之增大,但某些学习者认为改革后的“听解”考试比较难,丢分比较多。作者在高校担
摘 要: “联想游戏”教学满足了学生爱玩好动的需求,大量实物造型各异,有效刺激了学生大脑最积极、最有创意性的区域。把美术活动与创新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促进学生不断学好新知识与新技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联想游戏 美术教学 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联想的方法。大胆使用材料,装饰联想到的事物。游戏激发兴趣,尝试联想。欣赏《猴妈妈和孩
摘 要: 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仅取决于各类人才数量和结构,更取决于人才质量。针对影响当代文科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制约因素,本文从高等学校教育目标出发,分析当前高校文科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具体原因,提出培养文科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關键词: 文科大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要素,为国家兴旺发达提供不竭动力。人力资源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建设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