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长怎样与子女贴心交流、平等沟通,如何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如何学会倾听与尊重等等,这些比生硬的集体跪父母要来得更有效、更务实、更受欢迎。
5月5日《新快报》报道,广东实验中学初中部,一场特别的青年礼在操场上举行。初二全体同学跪在操场上,从父母手里接过了父母写给自己的家书。不少同学坦言,这是自己第一次跪父母。
集体跪父母是一种最隆重、最传统的礼节,活动创意的初衷无疑是美好,试图通过跪父母,接家书的形式让学生去感恩父母、尊敬父母、孝顺父母,在他们成长的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迹。实事求是地说,活动还是取得一定成效,譬如家长们大多很感动,一些孩子也很感动。
也有人谈到,学校组织学生集体行孝的初衷不应被苛求。尽孝是维护以家庭为纽带的东方社会的文化基点之一。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爱,很难设想他还能爱他人。校方有感于传统文明缺失,青少年有不知感恩、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搞这类活动也有针对性。
然而有一个细节值得叩问,真正到了跪父母时候,操场上大部分学生还在互相观望、等待,特别是男同学,有些面面相觑。直到主持人鼓励的话语再度响起:同学们不要再犹豫了……这时,才有更多的同学单膝跪了下来。这里透露几点信息:一是绝大数学生不习惯、不情愿在大庭广众下跪;二是主持人鼓动跪父母让原本春风化雨式的感恩教育多少带有生硬牵强的色彩、做秀的猜疑;三是活动重在形式上下跪,疏于对孩子情感上尊重。
以我之见,跪父母表感恩并非不可行,但先需要厘定三个问题,一是跪父母应该是发乎情的自觉行为,贵于自愿、自然;二是跪父母是私域之事,不宜搞集体跪拜;三是感恩途径很多,未必非要跪父母,如果跪父母不是发自肺腑的行为,而只是为了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那么这样感恩教育只会适得其反。这几个问题不解决,跪父母就不自然,即便感动也是矫情的。
从深层上分析集体跪父母之所以不靠谱,是因为跪父母折射出封建家长制色彩。“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慈姑妇听,礼也。”这几句话说的是礼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控制人们的思想,规定了伦理道德,以及礼是顺应天意的。古人在升官发财或是居住远方之时常接父母到自己居住的地方。“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它的意思是父母老了没人照顾,子女远游时必须有个安顿的方法,这才是孝道。”父母为主体,子女从属父母,奴性的感恩教育无益于公民意识的培养,臣服家长权威的礼仪教育无益于平等、自由的社会人格培植。
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感恩父母的素质教育没有错,不过集体跪父母方式值得商榷。作为学校不在乎搞多少五花八门的感恩仪式,而在于为子女感恩父母做好做实铺垫,譬如切实引导家长怎样与子女贴心交流、平等沟通,如何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如何学会倾听与尊重等等,这些比生硬的集体跪父母要来得更有效、更务实、更受欢迎。一旦子女真正体味到父母的温情,自然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不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突兀强求学生集体“跪父母”显然是不靠谱的。
5月5日《新快报》报道,广东实验中学初中部,一场特别的青年礼在操场上举行。初二全体同学跪在操场上,从父母手里接过了父母写给自己的家书。不少同学坦言,这是自己第一次跪父母。
集体跪父母是一种最隆重、最传统的礼节,活动创意的初衷无疑是美好,试图通过跪父母,接家书的形式让学生去感恩父母、尊敬父母、孝顺父母,在他们成长的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迹。实事求是地说,活动还是取得一定成效,譬如家长们大多很感动,一些孩子也很感动。
也有人谈到,学校组织学生集体行孝的初衷不应被苛求。尽孝是维护以家庭为纽带的东方社会的文化基点之一。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爱,很难设想他还能爱他人。校方有感于传统文明缺失,青少年有不知感恩、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搞这类活动也有针对性。
然而有一个细节值得叩问,真正到了跪父母时候,操场上大部分学生还在互相观望、等待,特别是男同学,有些面面相觑。直到主持人鼓励的话语再度响起:同学们不要再犹豫了……这时,才有更多的同学单膝跪了下来。这里透露几点信息:一是绝大数学生不习惯、不情愿在大庭广众下跪;二是主持人鼓动跪父母让原本春风化雨式的感恩教育多少带有生硬牵强的色彩、做秀的猜疑;三是活动重在形式上下跪,疏于对孩子情感上尊重。
以我之见,跪父母表感恩并非不可行,但先需要厘定三个问题,一是跪父母应该是发乎情的自觉行为,贵于自愿、自然;二是跪父母是私域之事,不宜搞集体跪拜;三是感恩途径很多,未必非要跪父母,如果跪父母不是发自肺腑的行为,而只是为了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那么这样感恩教育只会适得其反。这几个问题不解决,跪父母就不自然,即便感动也是矫情的。
从深层上分析集体跪父母之所以不靠谱,是因为跪父母折射出封建家长制色彩。“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慈姑妇听,礼也。”这几句话说的是礼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控制人们的思想,规定了伦理道德,以及礼是顺应天意的。古人在升官发财或是居住远方之时常接父母到自己居住的地方。“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它的意思是父母老了没人照顾,子女远游时必须有个安顿的方法,这才是孝道。”父母为主体,子女从属父母,奴性的感恩教育无益于公民意识的培养,臣服家长权威的礼仪教育无益于平等、自由的社会人格培植。
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感恩父母的素质教育没有错,不过集体跪父母方式值得商榷。作为学校不在乎搞多少五花八门的感恩仪式,而在于为子女感恩父母做好做实铺垫,譬如切实引导家长怎样与子女贴心交流、平等沟通,如何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如何学会倾听与尊重等等,这些比生硬的集体跪父母要来得更有效、更务实、更受欢迎。一旦子女真正体味到父母的温情,自然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不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突兀强求学生集体“跪父母”显然是不靠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