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资网上登记作为信息化条件下的新型行政许可实施方式,是转变登记方式、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战略性举措。广州市工商局通过整合网上网下、工商部门、企业和社会等资源,以企业需求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以全程公开透明为基础,以在线业务办理、在线咨询服务、在线交流互助为主要内容,历经窗口面对面、到网上键对键、再到目前网上面对面的发展阶段,建立了优质、稳定、健康发展的网上办事环境,完成了从内容导向型到服务导向型电子政务建设的重大转变。
一、广州当前外资网上登记工作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稳定,现已进入以“网上面对面”为突出特征的第三发展阶段
广州市局外资网上登记自2008年底启动以来,历经窗口面对面、网上键对键以及网上面对面的三个发展阶段。网上申报量逐步上升(见图1),网上登记已经取代窗口登记,成为广州市局外资登记的主要方式。2010年10月8日,外资处受理登记人员全部从窗口撤回本局,集中人力、物力进行网上登记;少数申请人如到市政务服务中心递交申请,则由内资登记部门代为收取书面申请材料并转交外资登记部门。
截至2010年11月25日:网上共接到申请1.54万宗,已完成审批1.33万宗,每日网上审批量为110~170宗,网上受理量已占总受理量的八成多,且呈稳定上升趋势:共接到网上咨询1.3万多条,回复率达100%;21个网上互助社区内,企业交流互助所解决的问题数已超15万条,网上互助社区已经成企业解决疑问的主渠道;在册的外资网上志愿者人数为107人,外资网上志愿者为维护网上互助社区的正常秩序和“友好、互助”的良好氛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周密部署,扎实推进,不断构建完善、优质的网上办事环境
在统筹和规划层面,网上登记作为工商部门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公众为中心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电子政务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融合发展”的电子政务理论同样是网上登记工作的核心要义。落实到实施层面,能否为申请人提供配套完善、服务周到的网上办事环境,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让申请人在网上办事比窗口办事更加方便快捷,成为网上登记工作成败的关键。自启动外资网上登记工作以来,广州市工商局紧紧围绕这一核心理念,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网上服务,受到企业的广泛好评:
1.不断修改完善外资网上登记软件,使其操作更加简单、功能更加强大。传统理念认为网上登记软件等同于网上登记工作。但是,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我们愈发认识到,网上登记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操作层面上,网上登记要构建一个配套完善、优质服务的网上环境,而不仅仅是开发一套网上登记软件,网上登记软件只是网上登记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广州市局外资网上登记软件现已达到:对外,关注申请人的体验和感受;对内,努力达到与日常的外资登记管理工作融为一体。软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引导功能强大,申请人可利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或手机将申请材料扫描或拍照,然后进行上传;工商部门可以进行网上预审。
2.与中国邮政合作,工商、邮政并网服务。在全国率先建立双向速递服务,使申请人全程足不出户在公司里就能完成申请、领到执照。即申请网上预审通过后,企业联系信息进入邮政网络,邮政部门上门收取书式申请材料并递交工商部门;工商部门内部审批完成后,发照信息进入邮政网络;邮政部门领取证照后,送达企业手中。

3.开通网上咨询服务,每日派员值班,申请人可在线随办随问、随问即答。
4.开创性地建立了“网上互助社区”,引导企业办事人员在网上相互交流办事经验。网上互助气氛热烈,几乎能解决申请人的所有疑问,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工商部门的咨询压力。
5.培养发展了一支优秀的网上志愿者队伍,成员全部来自广州市的各外商投资企业。他们在工作之余负责义务维护网上互助社区的正常秩序,为网上登记的顺利开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6.建立“网上登记专办员制度”和“网上登记协调员制度”。专人全程跟踪服务,解除了企业的后顾之忧:收集整理企业的建议和意见,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保证了网上登记工作的快速推进。
7.充分利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丰富服务手段,让申请人在申报过程中感觉沟通更便利、服务更贴心。
8.推行网格化注册登记制度。正式递交申请前的“备件”过程,往往是申请人最需要行政指导的阶段。广州市局想申请人之所想,在网上登记的基础上。推行以服务前移为基本内容的网格化注册登记制度。网格化注册登记制度拓宽了网格化监管服务制度的内涵,充实了外资登记服务体系,是外资网上登记T作的重要配套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强化责任和服务前移,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充分利用网上登记是外资登记主要方式的优势,把资源向申请人“备件”期间分配。
9.开通登记业务“字典式”微博,每日更新业务办理知识与网上办事技巧。政府门户网站之外的网络社区在公民参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009年5月1日,美国白宫全面进驻MySpace、Facebook等商业化社交网站,甚至奥巴马竞选成功,这些网站都功不可没。网络社区被视为公众话语平台,通过开通微博,广州市工商局外资登记管理部门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社情民意,由此改进工作,改善与申请人的互动,形成良治格局。
10.将网络可视电话与网上登记软件相结合,推出网上“面对面”的网络受理方式。申请人、工商专办员可就登记申请材料在网上进行可视交流。进一步丰富网上受理模式。
11.实行网上“开小会”的专题式、针对性互助。由信息系统主动将办理相同或相近业务的企业办事人员聚拢在网上互助社区特定版块内,业务相同、问题相似、资源共享、互通有无、针对性强。这一措施将推动网上互助社区进入更高发展阶段,大幅提升网上互助效率。
12.建立网上资源库共享,配套激励机制,鼓励资源共享,从根本上解决业务指导信息来源渠道单一、文字过于严谨难懂、信息资源复用率不高等问题。
13.联合作业审批平台。与市外经贸局探索建立联合审批平台,企业一次提交材料,并行审批,大大缩短审批时限、简化企业申报成本,为全市外资审批登记工作提速,进一步改善广州市的外商投资环境。
(三)网上登记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1.政府、社会公众对网上登记工作的认识还不到位,从而导致公共服务原动力不足。网上登记不仅仅是登记方式在信息化应用方面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它的实施和推进,对转变政府职能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性制度建设、依法行政、打造“阳光政府”、推动公共行政转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推动和示范效应。然而,由于目前整体上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电子政务公共服务还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各级政府并未充分认识到在线行政许可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性意义,工作着力点和重点仍然放在传统
一、广州当前外资网上登记工作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稳定,现已进入以“网上面对面”为突出特征的第三发展阶段
广州市局外资网上登记自2008年底启动以来,历经窗口面对面、网上键对键以及网上面对面的三个发展阶段。网上申报量逐步上升(见图1),网上登记已经取代窗口登记,成为广州市局外资登记的主要方式。2010年10月8日,外资处受理登记人员全部从窗口撤回本局,集中人力、物力进行网上登记;少数申请人如到市政务服务中心递交申请,则由内资登记部门代为收取书面申请材料并转交外资登记部门。
截至2010年11月25日:网上共接到申请1.54万宗,已完成审批1.33万宗,每日网上审批量为110~170宗,网上受理量已占总受理量的八成多,且呈稳定上升趋势:共接到网上咨询1.3万多条,回复率达100%;21个网上互助社区内,企业交流互助所解决的问题数已超15万条,网上互助社区已经成企业解决疑问的主渠道;在册的外资网上志愿者人数为107人,外资网上志愿者为维护网上互助社区的正常秩序和“友好、互助”的良好氛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周密部署,扎实推进,不断构建完善、优质的网上办事环境
在统筹和规划层面,网上登记作为工商部门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公众为中心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电子政务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融合发展”的电子政务理论同样是网上登记工作的核心要义。落实到实施层面,能否为申请人提供配套完善、服务周到的网上办事环境,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让申请人在网上办事比窗口办事更加方便快捷,成为网上登记工作成败的关键。自启动外资网上登记工作以来,广州市工商局紧紧围绕这一核心理念,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网上服务,受到企业的广泛好评:
1.不断修改完善外资网上登记软件,使其操作更加简单、功能更加强大。传统理念认为网上登记软件等同于网上登记工作。但是,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我们愈发认识到,网上登记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操作层面上,网上登记要构建一个配套完善、优质服务的网上环境,而不仅仅是开发一套网上登记软件,网上登记软件只是网上登记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广州市局外资网上登记软件现已达到:对外,关注申请人的体验和感受;对内,努力达到与日常的外资登记管理工作融为一体。软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引导功能强大,申请人可利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或手机将申请材料扫描或拍照,然后进行上传;工商部门可以进行网上预审。
2.与中国邮政合作,工商、邮政并网服务。在全国率先建立双向速递服务,使申请人全程足不出户在公司里就能完成申请、领到执照。即申请网上预审通过后,企业联系信息进入邮政网络,邮政部门上门收取书式申请材料并递交工商部门;工商部门内部审批完成后,发照信息进入邮政网络;邮政部门领取证照后,送达企业手中。

3.开通网上咨询服务,每日派员值班,申请人可在线随办随问、随问即答。
4.开创性地建立了“网上互助社区”,引导企业办事人员在网上相互交流办事经验。网上互助气氛热烈,几乎能解决申请人的所有疑问,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工商部门的咨询压力。
5.培养发展了一支优秀的网上志愿者队伍,成员全部来自广州市的各外商投资企业。他们在工作之余负责义务维护网上互助社区的正常秩序,为网上登记的顺利开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6.建立“网上登记专办员制度”和“网上登记协调员制度”。专人全程跟踪服务,解除了企业的后顾之忧:收集整理企业的建议和意见,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保证了网上登记工作的快速推进。
7.充分利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丰富服务手段,让申请人在申报过程中感觉沟通更便利、服务更贴心。
8.推行网格化注册登记制度。正式递交申请前的“备件”过程,往往是申请人最需要行政指导的阶段。广州市局想申请人之所想,在网上登记的基础上。推行以服务前移为基本内容的网格化注册登记制度。网格化注册登记制度拓宽了网格化监管服务制度的内涵,充实了外资登记服务体系,是外资网上登记T作的重要配套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强化责任和服务前移,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充分利用网上登记是外资登记主要方式的优势,把资源向申请人“备件”期间分配。
9.开通登记业务“字典式”微博,每日更新业务办理知识与网上办事技巧。政府门户网站之外的网络社区在公民参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009年5月1日,美国白宫全面进驻MySpace、Facebook等商业化社交网站,甚至奥巴马竞选成功,这些网站都功不可没。网络社区被视为公众话语平台,通过开通微博,广州市工商局外资登记管理部门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社情民意,由此改进工作,改善与申请人的互动,形成良治格局。
10.将网络可视电话与网上登记软件相结合,推出网上“面对面”的网络受理方式。申请人、工商专办员可就登记申请材料在网上进行可视交流。进一步丰富网上受理模式。
11.实行网上“开小会”的专题式、针对性互助。由信息系统主动将办理相同或相近业务的企业办事人员聚拢在网上互助社区特定版块内,业务相同、问题相似、资源共享、互通有无、针对性强。这一措施将推动网上互助社区进入更高发展阶段,大幅提升网上互助效率。
12.建立网上资源库共享,配套激励机制,鼓励资源共享,从根本上解决业务指导信息来源渠道单一、文字过于严谨难懂、信息资源复用率不高等问题。
13.联合作业审批平台。与市外经贸局探索建立联合审批平台,企业一次提交材料,并行审批,大大缩短审批时限、简化企业申报成本,为全市外资审批登记工作提速,进一步改善广州市的外商投资环境。
(三)网上登记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1.政府、社会公众对网上登记工作的认识还不到位,从而导致公共服务原动力不足。网上登记不仅仅是登记方式在信息化应用方面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它的实施和推进,对转变政府职能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性制度建设、依法行政、打造“阳光政府”、推动公共行政转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推动和示范效应。然而,由于目前整体上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电子政务公共服务还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各级政府并未充分认识到在线行政许可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性意义,工作着力点和重点仍然放在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