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球盖菇种植特点及其在广西省的推广前景展望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wang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简述了大球盖菇的种植现状、生长条件、种植方式、种植效益和种植特点,综合大球盖菇种植优势及广西农业种植特点,对大球盖菇在广西推广前景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宣传、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种植试验示范、深入研究、开发大球盖菇营养药用价值,积极探索其副产品加工技术以及形成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组织等措施,以期为大球盖菇的推广种植奠定基础。
  关键词 大球盖菇;种植现状;推广前景;展望;广西
  中图分类号 S646.1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111-02
  大球盖菇又称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球盖菇,属于好气性真菌,为草腐类食用菌之一,其子实体单生、丛生或群生,菌盖近圆形,直径5~45 cm,子实体初为白色,随着子实体逐渐长大,菌盖渐变成红褐色至酒红褐色或暗褐色,老熟后褪为褐色至灰褐色,菌柄近圆柱形,柄长5~20 cm,柄粗0.5~4.0 cm,基上部稍膨大,菌柄早期中实有髓,成熟后逐渐中空。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纤维、多种矿物质、维生素类和球盖菇多糖,是一种营养丰富并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优质珍稀食用菌[1]。
  1 国内外种植现状
  大球盖菇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蕈菌之一,也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早在20世纪初期,野生大球盖菇就在国外被相继发现,1969年德国科学家进行人工驯化,将其试种成功,之后多个国家也相继引种试种成功,并已成为俄罗斯、美国及西欧各国的人工栽培食用菌之一[2]。国外主要在菇房内进行地床种植、箱式种植和床架种植,德国、波兰、美国主要在室外(如花园、果园)采用阳畦进行粗放式裸地或保护地栽培。
  1980年,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派科研人员许秀莲等到波兰引进大球盖菇,试种成功之后很多单位和个体进行了关于大球盖菇制种技术、种植技术、种植方式、加工技术等的研究和实践,如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开展了关于在桔园、田间栽培大球盖菇的研究,获得了良好效益,广西玉林市微生物研究所对大球盖菇的母种培养基进行筛选试验,得出大球盖菇菌丝在稻草玉米粉综合培养基和PSA玉米粉加富培养基生长最佳[3]。经过国内多家单位研究多年来的试验表明,采用以稻草为生料进行园林立体栽培,已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近几年,在河北、大连等地有过种植的相关报道,广西南宁、柳州、河池等地也试种成功,但仍未有大范围推广种植的先例。
  2 大球盖菇的生长条件
  大球盖菇菌丝能在65%~80%的湿度、4~36 ℃的温度下正常生长,菌丝生长适宜pH值为5.5~6.5[4],最适生长湿度、温度范围分别为70%~75%、24~28 ℃。水分过高,会致菌丝生长不良、发菌不好、产量不高;温度过高,会致菌丝死亡;温度过低,会致菌丝生长缓慢。子实体原基分化温度范围为4~30 ℃,最适温度为10~16 ℃,相对湿度为95%~98%;子实体生长发育温度范围为4~30 ℃,最适温度为16~21 ℃,相对湿度为85%~95%。温度升高,子实体的生长速度增快,朵形较小,易开伞;温度较低,子实体发育缓慢,朵形较大,柄粗壮,不易开伞,质优。有一定散射光,通风透气,菌会生长得更好。
  3 大球盖菇的种植方式
  我国多以室外生料栽培为主,主要利用冬闲田或林地、果园、葡萄园种植。利用冬闲田或落叶林地种植时可根据气候状况搭简易棚以遮荫或保温,利用果园、葡萄园种植无需搭棚,温度高时,树荫可起到天然屏障作用,具有降温保湿、省工、省力的优点。此外,还可利用盆或竹筐种植,此种模式种植便于管理,有利于病虫害防治,适合于多类人群进行自给自种或商业种植。种植户可因地、因时选择种植时间,如夏季可安排在果园等树荫下种植,秋、冬季可安排在冬闲田、林地种植。刘跃钧等进行的种植方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地坑式种植优于层架式种植和畦式种植[5]。种植户适地、适时以相应的栽培模式调节种植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4 大球盖菇的种植效益
  河池市农科所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需生料90 t/hm2左右,不需添加辅料,一般可出3~4潮菇,产鲜菇45~60 t/hm2,产值达18万~24万元/hm2,扣除菌种和生料成本1.8万元/hm2左右,纯收入逾15万元/hm2。其种植效益是其他农作物的10倍,种植户能就地取材的,收益更可观。采收结束后,其废料又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可直接还田以改良土壤,增强土壤肥力。
  5 种植特点
  5.1 优点
  首先大球盖菇可直接利用生料直铺覆土方式种植,无需混拌如米糠、麦麸、肥料等任何其他辅料,也无需相关配套工艺、设施,种植方式简便,管理粗放;其次,其生料资源丰富,大球盖菇可以多种作物秸秆作为培养料,如稻草、谷壳、玉米秆、玉米芯等;再次,大球盖菇抗杂能力强,生长适应范围广,无需培养料消毒技术、设备,同时可在4~30 ℃的温度下生长,能在广西大部分地区自然越冬,适种季节长;最后,大球盖菇产量高、成本低、效益高,农民除投入用于购买菌种外,培养料可就地取材。
  5.2 缺点
  一是大球盖菇鲜菇不易储存,存储保质时间短,一般为3 d左右。时间长,鲜菇品质下降,口味变异,不宜食用;二是大球盖菇颜色艳丽,目前种植少,市场少见,消费者对其不了解而怯于买卖;三是鲜菇不经处理时,烹饪后颜色暗沉,卖相差,餐馆、酒店不易接受,食客不解其因从而不接受。
  6 大球盖菇在广西省的推广
  6.1 推广前景
  广西气候条件适宜,冬天霜期短,夏季高温炎热天不多,同时因地方农业种植特点使得种植大球盖菇生料资源(如稻草、谷壳、玉米秆等)丰富,农作物秋收之后农田基本轮为冬闲田直至次年3月。另外,广西有柑橘、荔枝、龙眼、蕉园、葡萄等壮大的果园面积和丰富的林地资源。同时,近几年冬闲田的开发利用和林下经济开发极其受到广西各级政府的重视,先后编制和出台《广西林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大力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加快林下经济发展优惠政策的若干意见》和《自治区林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广西发展林下经济“千万林农千元增收”工程实施方案》等;各级地方政府、农业部门也都致力于探索林下经济模式和冬闲田的开发应用,如2012年2月河池市政府制定《河池市发展林下经济“百万林农千元增收”工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指出各地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实现兴林富民。相比林下养殖、秋冬蔬菜种植等模式,种植大球盖菇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操作简便、效益高、适应范围广等诸多优点。因此,综合大球盖菇的种植特点及其作为新兴食用菌品种所具有的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和广西的环境条件及农业种植特点,进行大球盖菇的种植示范和推广将是开发立体空间应用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不错选择。
  6.2 发展对策
  尽管大球盖菇在广西很多地区试种成功,并获得良好的结果,然而大球盖菇的种植并没得到大面积推广,除了文中提到的大球盖菇自身缺点外,其推广滞后、难的问题主要是民众对该菌认识不够和缺乏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当然,大球盖菇的推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主要措施如下:一是加强宣传,提高民众对大球盖菇的认识,营造民敢吃、农可种的社会氛围;二是深入研究、开发大球盖菇所具有的丰富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积极探索大球盖菇的副产品加工技术;三是加强种植试验、示范,为农民提供现场学习和展示平台;四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带动大球盖菇规模种植,通过政府投入的带动,积极探索鲜菇的加工、保鲜和烹饪技术,解决其不耐储存和卖相差等问题;五是政府指导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形成和完善,从根本上解决大球盖菇的产、销之路;从而为大球盖菇的推广种植创造现实环境,为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开辟更广阔路子,最终提高农民收入。
  7 参考文献
  [1] 萨仁图雅,图力古尔.大球盖菇研究进展[J].食用菌学报,2005,12(4):57-64.
  [2] 袁书钦,武金钟,张建林.大球盖菇栽培技术图说[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 陈雪凤.大球盖菇母种培养基的筛选与液体制种研究[J].广西热带农业,2005(1):4-5.
  [4] 颜淑婉.大球盖菇的生物学特性[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1(3):401-403.
  [5] 刘跃钧,郑文彪.大球盖菇生料栽培模式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2004,18(4):37-38.
其他文献
摘要 分析石嘴山市惠农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的现状以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稳定和加强村级防疫员队伍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村级防疫员;问题;对策;宁夏石嘴山;惠农区  中图分类号 S851.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286-02  1 基本情况  1.1 惠农区畜牧业基本情况  石嘴山市惠农区位于宁夏最北端,辖3乡3镇6个街道办事处38个行政村,总人口20.
摘要 探索基层公共气象服务的基本理论,并对一些实践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加强基层公共气象服务应当注重把握普惠性、讲究实用性、突出可操作性和兼顾科普性的工作原则,分析基层公共气象服务面临的挑战,提出改进基层公共气象服务的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 公共服务;气象;管理;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P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
摘要 对2011年8月6—9日台风“梅花”引发的灾情及对辽宁省造成的影响进行阐述,分析了“梅花”台风的致灾因子,并介绍了相关部门对此次台风所做的预报预警、气象服务措施,以及社会对“梅花”台风的反馈。  关键词 台风;气象服务;预报预警;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 S4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235-02  受台风“梅花”的影响,8月7日20:00至9日12:
摘要 高温干旱是园林绿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子。通过2011年高温干旱对重庆文理学院红河校区校园绿地植物受害调查,综合分析了干旱灾害的成因,提出了抗旱减灾的对策措施,可为有效提高园林绿地整体抗旱能力,降低干旱灾害损失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温干旱;园林绿化;抗旱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162-03  2011年夏季,重庆出
摘要 阐述了河南省伊川县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提出抓好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发展节水灌溉和搞好水土保持是当前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安全;节水灌溉;水土保持;“三农”问题;河南伊川  中图分类号 S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200-02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突出了水利事业在“
摘要 介绍柏小爪螨的生物学特性,分析其发生程度与外界条件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为柏小爪螨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柏小爪螨;生物学特性;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76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137-01  柏小爪螨属于蛛形纲蜱螨亚纲真螨目辐螨亚目叶螨科小爪螨属。主要为害侧柏、圆柏、龙柏、沙地柏等柏树的叶和嫩枝,是重要的林业害螨之一,在华北
摘要 调查退耕地香椿混交造林不同保水措施对香椿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保水处理对香椿造林成活率影响不明显。在水热条件较好的黎平等南方地区,提高香椿造林成活率只需常规泥浆浆根并适时选择冬春雨季造林即可,为确保植苗均匀成活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大穴表面保湿处理。香椿阳坡生长量大于阴坡,实施退耕地混交造林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快速修复。  关键词 香椿;混交造林;成活率;生长量  中图分类号 S794
摘要 阐述了杂交玉米正大808引进示范种植的综合农艺性状表现,总结该品种在都阳镇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种子处理、播种、栽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鼠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正大808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杂交玉米;正大808品种;农艺性状;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2-0037-01  杂交玉米正大808在20
摘要 从育苗前准备、品种选择、育苗、嫁接前管理、嫁接、嫁接苗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苦瓜集约化嫁接育苗的技术规程,以为苦瓜嫁接育苗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苦瓜;集约化;嫁接;育苗  中图分类号 S64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090-02  蔬菜集约化育苗具有省工省力、节约种子、秧苗健壮、蔬菜成熟早、产量和效益增加[1]等优点。苦瓜集约化嫁接育苗采用穴盘育苗
摘要 采用民族志的方法,通过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对安徽省黟县碧山村乡村社区进行持续性的观察,结合乡村传播现状的资料,对碧山村村民的媒介接触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通过传播现象解读受众的媒介接触与传播特点。  关键词 乡村传播;媒介使用;传播现状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6-0349-02  采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