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来源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ayy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上而下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改革发生的过程来看,语文首当其冲。尽管语文教育改革一刻也没有停止,但从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角度,有利于满足现代社会人才需求的高度看,语文教育远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所有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过去语文教育功利性太强,严重忽视了对人的终极关怀和培养。具体说来有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从语文教育理念上看,把语文仅仅看作一种工具,片面强调实用功能,严重忽视或者曲解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我们已有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偏重智力教育,推崇能力主义,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而忽视了意志、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却忽视了沟通不同学科的知识,以及建立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伦理的联系;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较忽视个性的发展,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还没有进入语文教育的话语系统。
  
  第二,基于工具性课程理念,语文学科过于看重课程的实用功能和显性、刚性、近期的目标,忽视语文课程文化熏陶感染作用和隐性长远的综合目标。我们回顾一下20世纪90年代初的教学大纲就十分清楚。那时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把语文教学目标分解为48个能力点,19个知识点。目标内容,大体包括在语言学、文艺学、文章学的基本常识之中。这些目标内容看得见,摸得着,可量化,可操作。加上考试评价的客观性价值追求,语文教学中的技术理性主义和工具理性主义表现突出。语法、修辞等知识的教学内容加重,文本阅读停留在文体辨认、结构分析、内容判断、写法认定层面,丰富多彩的阅读文本,变成语文知识的注脚和能力训练的材料。作文教学则进行起承转合、前后呼应等写作“技术”的练习。语文教学流于肤浅和平庸。
  在这种工具性的教学训练中,学生学到了些什么呢?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编制前,课程专家有一个基本评估:受语文高考模式的影响,学生该学的东西没有学好或者根本没有学,不一定要学的东西,反倒可能掌握得十分娴熟。掌握了一时(应考)有用的东西,却失去了一辈子有用的东西。
  
  第三,在对语文教育“科学化”追求中,简单地把自然科学的法则移植到语文学科中来,忽视了语文教育的特点。我们知道,自然科学旨在寻求普遍性,愈是撇开特殊性、个别性,就愈有理论高度,而语文属于人文社会学科,以其丰富独特的形式承载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特殊性、个别性是其基本特征,它的价值隐含在个体本身。从教学层面看,语文教育要认真研究每一个“个别”。语文教育的真正价值决定于对无数个个别问题的把握水平。可是过去的语文教育,为了眼前的效益,追求客观性和唯一性,热心于寻找带规律性的东西,教给学生以不变应万变办法。这种教学思想严重忽视了汉语文教育的特点,与汉语母语教学的科学性南辕北辙。
  
  第四,语文教育忽视主体的需求和特点,用单一的目标来衡量具有千差万别的学生。这种做法,抑制了多向度的思考和个性化的体验、理解与表达。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和期待更是多元的,个性化的。可是过去的语文教学,从内容到方式,都倾向定型化,用同一的目标衡量千差万别的学习对象,语文课堂上,话语霸权严重,而这种话语又缺乏权威性。它付出的代价是无数青少年的生机、灵气和个性,也容易让学生视语文学习为畏途,丧失学好母语的信心。
  
  第五,语文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有效的发挥。以教材使用为例,或者对教材的依赖性太强,不能批判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或者因为考试评价与教材的远距离联系,便醉心于模拟式的教学和训练,不能在踏踏实实的利用好教材方面花费更多的功夫。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使教师丧失教学主动权,并抑制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消减甚至泯灭了教师执教语文课的兴趣和激情。
  当前,语文教育中上述诸问题依然存在。由于社会体制和社会歧视而导致的升学压力和就业压力日趋严重,不断给教育以急于事功的强烈信号,在这样的外部条件下,语文教育改革更显得迫在眉睫和任重道远。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体现。与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比较起来,在课程理念、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评价和课程实施等方面,都有革命意义的变化。认真学习和执行新课程标准,有利于逐步克服语文教育的痼疾,提高语文教学品味和效益,全面达成语文课程目标。
  
  (张一村 董明武,河南焦作师专中文系)
其他文献
通过童话教学,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达欲望、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这四个方面来提升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
摘 要:科技服务业具有高产业附加值、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辐射作用广泛等特性,是构成现代服务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河南省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竞争动力相对不足,竞争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着手于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现状,从发展规模、区域发展、人才行业分布以及科技服务业环境方面,指出了河南省现代科技服务业存在的发展瓶颈,针对河南省科技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竞争力水平的对策及建
2004年化工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化工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副主任刘乃兰取得此成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5点.
期刊
2010年3月4日,澄海区组织部分区渔业科技人户工程专家、技术指导员、示范户,赴福建省漳州地区龙海市考察对虾温棚养殖模式。龙海市水产养殖面积约13.9万亩,其中南美白对虾养殖面
一份对梅州市平远县300名小学生心理韧性现状和孤独感情况的调查表明:小学生孤独感与心理韧性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家庭氛围对小学生的孤独感和心理韧性有显著的影响,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