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爱情”中的心理密码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rymatt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爱情心理密码”公开课的基础上,总结了通识教育如何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当代大学生感受革命前辈的人格魅力,寻找爱情真谛和幸福秘密。并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婚恋观,培养获得人生幸福的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红色 爱情 心理 婚恋观
  中图分类号:B8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4-0187-02
  党的十九大在北京顺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中,提出了青年婚恋发展目标:青年婚恋观念更加文明、健康、理性;青年婚姻家庭和生殖健康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青年的相关法定权利得到更好保障。指出应该将婚恋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强化青年对情感生活的尊重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青年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发挥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力,广泛传播正面的婚恋观念,鲜明抵制不正确的婚恋观念,形成积极健康的舆论导向。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为了让广大青年养成高尚品格,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大教师要利用好课堂讲堂,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而青年的婚恋观教育也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重要部分。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因情感失意而发生悲剧的负面报道层出不穷,各种对于爱情和婚恋的讨论也十分广泛,大学生在接受各种观念的同时也持有自己的看法。当代大学生对于爱情的观念更加自由,但是同时也常常会感到迷茫,遇到各种各样的情感问题不知如何解决。加强大学生婚恋爱情观的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在时代发展的历程中,有很多伟人為时代和我们的国家贡献了力量,同时他们的爱情婚姻又是美满幸福的,留下一段段佳话,让后人津津乐道。
  为了让当代大学生的婚恋爱情观念更加文明更加健康,加强青年婚恋观、家庭观的教育和引导,我决定在教授爱情心理的过程中加入“红色爱情”的主题部分,以革命领导人的爱情佳话结合爱情心理学,从心理学层面分析伟人爱情,帮助当代大学生感受革命伟人的人格魅力,理解爱情的真谛,正确地对待爱情。
  一、主题
  对革命领导人的爱情婚恋进行心理学分析,从革命领导人的爱情中感受伟人的人格魅力,寻找爱情的真谛和幸福的秘密,从而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婚恋观,培养获得人生幸福的能力,成为身心健康的新一代大学生,同时也为我国的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课堂情境
  课堂由小组展示开启,一组学生的平时作业完成得比较好,在我的帮助下也在理论方面完善了心理学方面的分析。这次,他们在课堂上展示周恩来与邓颖超的红色爱情。
  在配乐中,学生们都认真倾听周邓二人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沉浸在周邓二人甜蜜的爱情旅程里。小组同学不仅介绍了这段红色爱情的相知相恋相守,还通过朗诵二人的书信让大家感受到其中的幸福。
  之前和学生讨论过的问题现在向大家展示出来,询问同学们的看法。在当今社会,到底有没有不看脸的人?异地恋到底能不能长久?婚姻到底是不是爱情的坟墓?男人会娶没有生育能力的女人吗?这些问题在当下十分受关注,引起很多讨论,大学生在媒体发达的当代,接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观点和想法,对于这些问题有自己的思考,也可能存在一些疑问。
  在提问之后,学生们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同的回答反映出学生们的思考有相似和不同之处。我希望通过周邓的爱情的探讨,使学生们能从中汲取一些思想的养分,从这对革命伟人的爱情故事中找到答案。
  问题讨论之后,展示小组从周恩来的童年经历和他人的评价分析周恩来的人格特点,通过荣格的人格理论和爱的五种语言分析周邓二人的甜蜜爱情。最后,他们展示了二人的红色爱情对当代大学生爱情观念和婚恋观念的启示,整场展示结束,学生们为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爱情故事所打动,也学到了很多。
  展示结束,我带领学生继续从心理学层面探索红色爱情。通过介绍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的理论,让学生了解不同年龄层面人格发展的特点。之后,我通过邓小平、瞿秋白、方志敏、孙中山等革命伟人的爱情故事解读不同的爱情状态,带领学生们在这些事迹中探索,找到他们爱情的密码,从心理学层面让学生意识到爱情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期间,对于他们爱情的成功,结合当下很多年轻人对爱情的疑惑,我也向学生们提了一些问题,学生们对此非常有兴趣,也都踊跃回答,一些回答让我看到了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对于这些问题我给出了一些客观的看法,引导学生们以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生命中的爱情。
  最后,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当代青年的要求,我也以红色爱情的成功经验向学生们提出建议和方法,教他们如何对待爱情中的各项影响因素,如何建立正确的爱情观婚恋观,如何追求一份幸福的爱情。
  三、教学成果
  此次“红色爱情”主题公开课,将革命元素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从心理学视角解读革命领导人的爱情故事,在带领学生们领略伟人风采的同时,也引领学生们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什么样的爱情观是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相信上了这门课之后,学生们的内心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同时,“红色爱情”主题公开课的成功展示,也为通识课的思政改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将专业知识与思政相结合,帮助当代大学生将个人幸福与国家的文化自信、政治自信结合起来,更健康、全面地成长。
  学生在课后以不同方式表达了他们对红色爱情的理解和喜爱:“陆老师的公开课让我对于红色爱情有了更深的理解。许多红色爱情生于特殊的时代和环境,即使条件艰苦,却彰显出闪耀的人性光芒。最让我受到启发的一点是,他们的红色爱情容易成功且美满是由于他们有相似的经历、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价值观、重视精神层面,我想这是需要现代社会里过于重视物质层面的人们去思考和学习的。生活中有许多都需要勇气和智慧去经营,包括爱情和婚姻。我愿今后的道路,也能够一直带着勇气和智慧,坚定地走下去。”   “红色爱情课程给我的感受十分深刻,我们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渴望一份完美的爱情,但是现实总是没有理想那么美好,但是难道因为这样我们就不敢迈出爱的脚步吗?纵观革命时期伟人们的红色爱情史诗,艰苦卓绝的条件让他们没有谈情说爱的心情,但是平平淡淡却能让他们陪伴彼此走过峥嵘岁月,我明白,是共同的理想信念让他们彼此吸引,是共同的革命目标让他们互相信任,是齐平的精神高度让他们能够不被日常琐事困扰。”
  “我和舍友都非常羡慕周总理和邓阿姨的爱情故事,我们达成一致的观点是,将来选择男朋友一定要选择志同道合、珍惜自己的,相貌倒是其次。张若明长得再漂亮,在思想高度上无法与周总理达成一致,还是没能留住他的心,倒是邓阿姨,虽然相貌平平,但却是周总理革命道路上的挚友,最终能让他们的爱情枝繁叶茂。”
  “最近党的十九大召开,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我也感觉,我们现在的青年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周恩来的形象在我心中一直是个很伟大的革命领导人,没想到爱情婚姻竟然也这么美满。我还应该多学习,希望能学到更多知识,感受更多,也希望能够拥有一份幸福的爱情和婚姻。”
  在课后的校刊报道中,有这样一段描写:“陆瑜芳老师是上海大学的明星教师,她开设的关于爱情心理的课程一直深受同学们欢迎,久居选课热门榜。课上以生动真实案例作为思考的引子,常常能引起台下同学的共鸣,课程内容与实时新闻相联系,时刻更新,让人百听不厌,教学方式多样化,男女配对游戏久负盛名。作为一名资深的心理咨询师,陆老师在课后也经常帮同学们解决情感的困扰,深受同学们的尊重和喜爱。此次,陆老师开设的红色爱情主题公开课为思政课程,为综合素养课探索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公开课课程取得圆满成功。”
  四、教学反思
  或许因为愛情对于学生来说还有些理解不透,在提问交流环节,虽然有不少同学勇敢地说出自己面临的困惑,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个别同学还是比较内向,不太敢就自己面临的困扰提问,而是将想法藏在心里。对这部分同学,我想作为老师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与支持,在课上课下都要多加以关心,进行正确的引导。
  五、经验交流
  就探索如何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我也思考了很多。我们可以考虑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教学形式上,传统的形式是老师讲述课堂内容,学生倾听。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经历我认为:在老师授课的同时,应该更多地让学生们亲身参与进来,对学习内容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同时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力量支持,鼓励学生进行探索。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快进步,也使授课效果大大提高。
  教学内容上,可以将课程内容与当下的时政热点相结合,也可以与纵向的革命领导人的事迹相结合。此外,学生们受中国文化熏陶成长,我们也可以从中国文化、历史传统入手。
  把握当下的思政教育十分重要,这不仅影响学生们在大学里的学习,更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党的十九大的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期望,十分具有指示意义。作为教师,我们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时事思政相结合,让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帮助学生全面健康快速地成长,同时也能够使自身不断进步和成长,不断实现自身的价值,提升自己的教学使命感和价值感,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晓农.红色爱情——中国革命前辈的婚恋故事[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5.
  [2]岳晓东.爱情的心理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1.
  [3](美)布雷姆·米勒.爱情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1.
  责任编辑:杨国栋
其他文献
摘要:医患纠纷与冲突的频发致使社会各界对医患关系愈发关心,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激化成为学界共识,医患信任呈现“断裂”状态。而医患双方的认知差异,决定了医患关系的互动状况,影响着医患信任关系。基于此,以内蒙古自治区R医院为例,在分析医患双方认知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通过减少医患双方的认知差异来提升医患信任。  关键词:认知差异 医患关系 医护人员 患者 医患信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
[摘要]普通高中学业考试是通过监考人员高度统一的规定动作完成测试考生学业水平的检测过程。检测过程中监考人员规定动作设定得越细,规定动作的统一度就越高,检测结果中受外部环境影响产生的差异性就越小,考试质量就越好。可见,规定动作的统一度决定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决定考试的成败。  [关键词]细化 监考人员 动作 有效 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
[摘要]根据Bourand的算法思想,改造Bresenham算法,以实现对于直线基元、三角基元的深度消隐,从而绘制有深度消隐功能的复杂图形。  [关键词]深度消隐 图形基元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025-02  消隐处理是计算机图形学设计的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一个没有消隐的图形看起来是杂乱无章的,只有消除了隐藏线和隐藏面的图形看
摘要:高校既拥有音乐教育资源的比较优势,又具有利用音乐教育资源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丰富经验,亦肩负服务社会文化建设的神圣职责,理应将音乐教育资源的效用由支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延伸于服务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因此,就高校音乐教育资源服务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机制构建予以探讨,并提出构建音乐文化信息传播机制、音乐文化活动联动机制的“双维”双赢架构。  关键词:音乐教育资源 校园文化建设 “双维”双赢机制  中
摘要:为适应我国人才市场的发展要求,需要从整体和全局角度思考高校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是符合各行各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本文在论述我国高校“订单 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必要性、具体做法,从而在新的视角提出对联合培养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 订单 联合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
摘要:语言是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演变、表达方式和使用就会因所处文化环境被制约影响。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角度看,翻译是通过语言在两种文化间的交际活动。格特使用这一理论对翻译进行研究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在翻译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的翻译过程必须涉及原作者、译者和译语读者三方的认知活动。文化缺省现象是指作者与其意向读者所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作者写文时为了让文章简单明了,一些语义空白
摘要:为了了解在低碳经济时代大学生对低碳的关注及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文章对目前太原理工大学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提出建议。  关键词:低碳 大学生 生态文明教育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9-0148-0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出的严峻挑战,200
摘要:以河北工程技术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其专业基础课《造型基础2》(模型制作)课程为例,全面剖析“工学结合、校企共培”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体系。河北工程技术学院风景园林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在园林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实现园林人才校企双方的共培共育、互利共赢。  关键词:应用型 本科 风景园林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0—0032—02
摘要: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观察研究两种语言的对比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民族文化、思维方式及地域气候等方面的差异,语言差异也随之产生,研究英汉语言对比对当代语言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中翻译的显化现象,着重从概念功能显化与语篇功能显化两个方面展开,对比翻译中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对新形势下的中央文献英译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英汉对比 显化 翻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摘要:“一带一路”促进了中缅两国的体育文化发展。2000年以来,中缅“胞波狂欢节”的举办,为两国的体育文化交流带来了机遇。以2018年参加中缅“胞波狂欢节”的傣族、景颇族、缅族同胞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等方法,对“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缅德宏“胞波狂欢节”开展研究。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政府鼓励开展边境民族体育,加强大众体育的开展与普及,促进边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商业结合的策略。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