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雏鹰农牧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有着多年发展历史的大型农牧企业,已经建立了包括饲料生产、种猪繁育、生猪养殖、种蛋生产、鸡苗孵化、技术研发、疫病防治等在内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公司注册资本1.335亿元,截止9月底,总资产20亿元,主营生猪、家禽的养殖与销售。销售市场遍布包括港澳在内的全国20多个省市,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赞誉,并与双汇发展、河南众品、上海五丰等业内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雏鹰农牧先后被国家和省市相关部门授予多项殊荣,系“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畜牧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央储备肉活畜储备基地”“国家重点家禽养殖企业”“河南省无公害畜禽产品产地”等。在第二届中国畜牧业品牌发展大会上,公司董事长侯建芳荣获中国畜牧业领军人物称号,“雏鹰农牧”被授予畜牧业最具影响力品牌。
近几年,雏鹰农牧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生猪产品销售收入占比77%。凭借生猪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雏鹰农牧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7年到200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亿元、3.6亿元、5.4亿元,年均增长62%;直接带动农户数量分别为514户、1065户、1579户,年均增长78%;生猪出栏量分别为13万头、24万头、48万头,年均增长90%;净利润分别为2200万元、6200万元、8800万元,年均增长115%。
2010年9月15日,雏鹰农牧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成功上市,股票简称:雏鹰农牧,股票代码:002477。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股票3,350 万股,此次上市共计募集资金人民币11亿元(其中超募近6亿元)。
质量保障体系打造优良产品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雏鹰农牧深知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视食品质量为企业生命,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成就了深受社会各界喜爱的绿色食品。雏鹰产品2008年供应北京奥运会上海分赛区;2009年9月,在河南省种猪展销暨养猪技术研讨会上,雏鹰农牧选送的大约克公猪以26800元成交,被评为“天价猪王”;2010年,顺利获得上海世博会猪肉原料供应资格。雏鹰农牧之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源于雏鹰人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凭借一流的内部管理和科学的配套措施,雏鹰农牧各活体产品的饲养生产过程,在国内率先通过了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该体系是对可能发生在饲养环节的危害进行评估,进而采取控制的一种预防性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这一举措使雏鹰农牧的食品安全控制能力达到了欧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
他们的做法:一是在饲养管理方面,严格生产操作规程,对各生产场实施统一封闭式管理、统一供苗、统一供料、统一供药、统一防疫,有效杜绝各活体产品使用外来涉嫌危害食品安全的饲料、药品、疫苗等。二是拥有自己的研发质检中心,对公司产品生产各环节用料、用药、用水及各类物质使用进行危害检测分析,实施关键点控制,从源头杜绝食品安全隐患。三是生猪生产各阶段采用生物发酵床零排放技术,并对病死猪进行严格集中无害化处理,坚决杜绝病死猪流入社会。四是建立追溯系统档案,所有活体产品都建立了完整流程化作业饲养档案,保证了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通过追溯系统可以查出父母代、祖代猪谁负责过饲养,打过什么针用过什么药,在各个环节上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要求,有效杜绝了瘦肉精、抗生素、注水肉等不法行为。
雏鹰产品的优良品质得益于雏鹰人创新发展、科学养殖的管理思想。雏鹰农牧从建立和完善培训中心、育种中心、畜禽疫病控制中心到畜禽场标准规划设计中心、动物营养研究中心,从配备先进技术设备,到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都为雏鹰农牧的快速成长、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目前,雏鹰农牧与中国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拥有一支由行业资深技术专家、高级职业经理人组成的管理团队, 其中有2人取得博士学位,8人取得硕士学位,大学本科30余人,以及各生产、管理岗位上500余位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的强大的生力军。他们在培训学习中提升,在生产实践中进步,为雏鹰农牧的发展壮大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也铸就了雏鹰农牧的核心竞争力。
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雏鹰农牧积极扩大生产规模,逐步形成了拥有良种繁育、畜禽养殖、疫病防治、饲料生产、屠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的产业化龙头企业。
创新工厂化养殖模式
雏鹰农牧所取得的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得益于具有丰富内涵和特色的“雏鹰模式”。
雏鹰农牧所从事的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程度比较低,2008年,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殖户出栏量占全国总量的51%,年出栏5万头以上的养殖企业出栏量仅占全国总量的1%。目前,我国居民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这就与规模化程度低产生了矛盾,同时又和下游肉制品加工企业的快速扩张产生了一定矛盾。
我国生猪养殖企业无法实现快速扩张的主要原因在于,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也带来了防疫风险及成本压力。
“雏鹰模式”是工厂化养殖模式的创新,同时又与一般的“公司+农户”模式及“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雏鹰模式是其他养殖模式的组合和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了规模养殖企业的防疫瓶颈,同时又从各个层面降低了养殖成本。
基于以上这些因素,“雏鹰模式”得到了行业的普遍认可,畜牧业协会及农业主管部门从各个方面对该模式进行了推广,前来观摩的企业和各级政府比较多,在行业内形成了一定影响。
“雏鹰模式”包括两个方面、四项内容:一个是生产安排方面,一个是生产实施方面。
第一,生产安排方面主要包括分阶段、流程化养殖及分散养殖、统一管理。分阶段、流程化养殖是指公司把整个养殖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分别在不同的畜禽舍与不同的农户进行合作,培养专业合作农户。分散养殖有两层含义,一是单个养殖场保持合理距离,二是大型养殖场通过绿色隔离带的方式分为若干个小的养殖场;每个养殖场封闭管理,场内技术员和合作农户与养殖畜禽同进同出,直至转栏移交才可以离开养殖场。分散养殖从根本上解决了养殖企业防疫难的问题,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防疫风险。统一管理包括统一采购、统一供料、统一供种、统一防疫、统一流程、统一销售。统一管理在分散养殖的基础上,还可以发挥规模企业的管理优势,整个养殖过程在公司养殖场内完成, 所有原材料供应及产品销售没有中间环节,极大地降低了养殖成本,保证了产品质量,杜绝了抗生素、瘦肉精等违禁药品。
第二,生产实施方面包括合作养殖及合作建场两个内容。雏鹰农牧与农户各担其责、优势互补、共享成果,充分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合作养殖方面,公司在不同阶段通过不同的核算方式与农户合作,农户在养殖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与其收入挂钩,提高了养殖效率。“雏鹰模式”从头至尾建立了一套让农户为自己干的制度,同时,这种模式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合作建场方面,雏鹰农牧有部分养殖场由农户承建、公司租赁,农户负责建设、维修、协调周边关系,公司负责内部管理,充分发挥了“能人效应”,对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降低了公司扩张规模的资金压力,同时也降低了外部管理成本。
大力推进规模扩张
猪肉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居民的猪肉消费量一直占肉类消费量的60%以上,生猪市场容量巨大。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比较低,雏鹰农牧未来实现规模扩张的主要竞争对手还是中小养殖企业,雏鹰农牧的规模优势比较明显。基于以上认识,雏鹰农牧制定了销售量年均增长50%的战略目标,力争2015年生猪销售量500万头,带动合作农户超过1万户,直接参与农民约2万人。
                            
                            
                            
                        
                            
                        雏鹰农牧先后被国家和省市相关部门授予多项殊荣,系“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畜牧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央储备肉活畜储备基地”“国家重点家禽养殖企业”“河南省无公害畜禽产品产地”等。在第二届中国畜牧业品牌发展大会上,公司董事长侯建芳荣获中国畜牧业领军人物称号,“雏鹰农牧”被授予畜牧业最具影响力品牌。
近几年,雏鹰农牧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生猪产品销售收入占比77%。凭借生猪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雏鹰农牧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7年到200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亿元、3.6亿元、5.4亿元,年均增长62%;直接带动农户数量分别为514户、1065户、1579户,年均增长78%;生猪出栏量分别为13万头、24万头、48万头,年均增长90%;净利润分别为2200万元、6200万元、8800万元,年均增长115%。
2010年9月15日,雏鹰农牧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成功上市,股票简称:雏鹰农牧,股票代码:002477。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股票3,350 万股,此次上市共计募集资金人民币11亿元(其中超募近6亿元)。
质量保障体系打造优良产品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雏鹰农牧深知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视食品质量为企业生命,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成就了深受社会各界喜爱的绿色食品。雏鹰产品2008年供应北京奥运会上海分赛区;2009年9月,在河南省种猪展销暨养猪技术研讨会上,雏鹰农牧选送的大约克公猪以26800元成交,被评为“天价猪王”;2010年,顺利获得上海世博会猪肉原料供应资格。雏鹰农牧之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源于雏鹰人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凭借一流的内部管理和科学的配套措施,雏鹰农牧各活体产品的饲养生产过程,在国内率先通过了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该体系是对可能发生在饲养环节的危害进行评估,进而采取控制的一种预防性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这一举措使雏鹰农牧的食品安全控制能力达到了欧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
他们的做法:一是在饲养管理方面,严格生产操作规程,对各生产场实施统一封闭式管理、统一供苗、统一供料、统一供药、统一防疫,有效杜绝各活体产品使用外来涉嫌危害食品安全的饲料、药品、疫苗等。二是拥有自己的研发质检中心,对公司产品生产各环节用料、用药、用水及各类物质使用进行危害检测分析,实施关键点控制,从源头杜绝食品安全隐患。三是生猪生产各阶段采用生物发酵床零排放技术,并对病死猪进行严格集中无害化处理,坚决杜绝病死猪流入社会。四是建立追溯系统档案,所有活体产品都建立了完整流程化作业饲养档案,保证了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通过追溯系统可以查出父母代、祖代猪谁负责过饲养,打过什么针用过什么药,在各个环节上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要求,有效杜绝了瘦肉精、抗生素、注水肉等不法行为。
雏鹰产品的优良品质得益于雏鹰人创新发展、科学养殖的管理思想。雏鹰农牧从建立和完善培训中心、育种中心、畜禽疫病控制中心到畜禽场标准规划设计中心、动物营养研究中心,从配备先进技术设备,到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都为雏鹰农牧的快速成长、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目前,雏鹰农牧与中国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拥有一支由行业资深技术专家、高级职业经理人组成的管理团队, 其中有2人取得博士学位,8人取得硕士学位,大学本科30余人,以及各生产、管理岗位上500余位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的强大的生力军。他们在培训学习中提升,在生产实践中进步,为雏鹰农牧的发展壮大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也铸就了雏鹰农牧的核心竞争力。
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雏鹰农牧积极扩大生产规模,逐步形成了拥有良种繁育、畜禽养殖、疫病防治、饲料生产、屠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的产业化龙头企业。
创新工厂化养殖模式
雏鹰农牧所取得的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得益于具有丰富内涵和特色的“雏鹰模式”。
雏鹰农牧所从事的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程度比较低,2008年,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殖户出栏量占全国总量的51%,年出栏5万头以上的养殖企业出栏量仅占全国总量的1%。目前,我国居民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这就与规模化程度低产生了矛盾,同时又和下游肉制品加工企业的快速扩张产生了一定矛盾。
我国生猪养殖企业无法实现快速扩张的主要原因在于,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也带来了防疫风险及成本压力。
“雏鹰模式”是工厂化养殖模式的创新,同时又与一般的“公司+农户”模式及“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雏鹰模式是其他养殖模式的组合和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了规模养殖企业的防疫瓶颈,同时又从各个层面降低了养殖成本。
基于以上这些因素,“雏鹰模式”得到了行业的普遍认可,畜牧业协会及农业主管部门从各个方面对该模式进行了推广,前来观摩的企业和各级政府比较多,在行业内形成了一定影响。
“雏鹰模式”包括两个方面、四项内容:一个是生产安排方面,一个是生产实施方面。
第一,生产安排方面主要包括分阶段、流程化养殖及分散养殖、统一管理。分阶段、流程化养殖是指公司把整个养殖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分别在不同的畜禽舍与不同的农户进行合作,培养专业合作农户。分散养殖有两层含义,一是单个养殖场保持合理距离,二是大型养殖场通过绿色隔离带的方式分为若干个小的养殖场;每个养殖场封闭管理,场内技术员和合作农户与养殖畜禽同进同出,直至转栏移交才可以离开养殖场。分散养殖从根本上解决了养殖企业防疫难的问题,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防疫风险。统一管理包括统一采购、统一供料、统一供种、统一防疫、统一流程、统一销售。统一管理在分散养殖的基础上,还可以发挥规模企业的管理优势,整个养殖过程在公司养殖场内完成, 所有原材料供应及产品销售没有中间环节,极大地降低了养殖成本,保证了产品质量,杜绝了抗生素、瘦肉精等违禁药品。
第二,生产实施方面包括合作养殖及合作建场两个内容。雏鹰农牧与农户各担其责、优势互补、共享成果,充分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合作养殖方面,公司在不同阶段通过不同的核算方式与农户合作,农户在养殖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与其收入挂钩,提高了养殖效率。“雏鹰模式”从头至尾建立了一套让农户为自己干的制度,同时,这种模式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合作建场方面,雏鹰农牧有部分养殖场由农户承建、公司租赁,农户负责建设、维修、协调周边关系,公司负责内部管理,充分发挥了“能人效应”,对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降低了公司扩张规模的资金压力,同时也降低了外部管理成本。
大力推进规模扩张
猪肉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居民的猪肉消费量一直占肉类消费量的60%以上,生猪市场容量巨大。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比较低,雏鹰农牧未来实现规模扩张的主要竞争对手还是中小养殖企业,雏鹰农牧的规模优势比较明显。基于以上认识,雏鹰农牧制定了销售量年均增长50%的战略目标,力争2015年生猪销售量500万头,带动合作农户超过1万户,直接参与农民约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