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视重型颅脑创伤救治中的神经外科重症理念
【机 构】
:
510515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ICU,510515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ICU,
【出 处】
:
中华创伤杂志
【发表日期】
:
2018年34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围绝经期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07年1月— 2014年3月收治的围绝经期椎体压缩骨折患者53例(70个椎体),其中单椎体压缩骨折36例,双椎体压缩骨折17例。伤椎分布:T11 5个、T12 14个,L1 30个,L2 12个,L3 9个。骨折压缩程度10%~30%。根据治疗方法分为PKP组和非手术组。PKP组30例,年龄44
目的探讨甲状腺素治疗对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0年7月1日— 2014年4月30日收治的105例特重型TBI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9例,女26例;平均年龄32.9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35例)、常规治疗+甲状腺素治疗组(B组,35例)和甲状腺素水平低时甲状腺素治疗组(C组,35例)。对比分析各组入院后低甲状腺素水平、低血压
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术后早期的处理主要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一系列代谢紊乱的治疗,包括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横纹肌溶解及肌红蛋白尿等。由于存在出血风险,无证据支持切开术后需常规抗凝治疗。持续负压引流有助于减轻缺血再灌注导致的组织损伤,并改善组织血供。高压氧也有助于预防损伤后组织缺血及坏死。近年来,以"系鞋带技术"为代表的关闭切口的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并衍生出相关的商业制品,有效地降低了切口并发症
目的探讨异种骨复合壳聚糖/去甲万古霉素缓释材料治疗家兔感染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得异种骨/壳聚糖/去甲万古霉素复合材料。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制造感染性骨缺损家兔模型,根据感染程度Norden评分>3分为建模成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8只。对照组:仅在病灶处行单纯清创处理;实验组:病灶处彻底清创后植入复合壳聚糖/去甲万古霉素的异种骨骨粒。术后观察家兔一般情况
目的评价山羊创伤模型培训对提高基层军医战场关键急救技术的价值。方法选择45只健康成年山羊采用氯胺酮麻醉。填塞山羊口腔和鼻腔制作山羊窒息模型,刺破山羊胸腔制作气胸模型,剪开山羊肢体大动脉制作大出血模型,培训83名基层军医气管切开、胸腔闭式引流和大动脉缝合三项技术。比较培训前、培训后(培训刚结束时)和培训1年后基层军医完成上述三项技术水平的差异;比较培训前后基层军医军龄、文化程度对考核成绩的影响;调查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在中、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2013年6月— 2015年12月收治的35例中、重型DAI患者(研究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55.1±11.6)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8.2±2.9)分。中型DAI 20例,重型DAI 15例。另外选取1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利用DTI技术检测患者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