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诱导后经鼻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眼科手术患儿苏醒期躁动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

来源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ysk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麻醉诱导后经鼻给予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手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方法

研究设计为随机对照试验。将2015年3至10月在我院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所有患儿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经鼻给药使用LMA MAD Nasal™,右美托咪定组喷入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1 μg /kg,对照组喷入0.9%氯化钠注射液0.01 ml/kg。术前用Ibrahim 4点评分法评价患儿与家长分离状况。记录患儿麻醉诱导前即刻、置入喉罩后2 min、给药后10 min、手术开始后10 min、术毕的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和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术后采用Sundaram 4点评分法评估患儿苏醒时状态。

结果 

共97例患儿纳入研究,右美托咪定组47例,对照组50例。2组患儿年龄、性别分布和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患儿出现与父母分离困难者分别为26例(55.3%)和18例(3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6)。2组患儿围术期不同时点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SpO2以及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儿术后苏醒时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4.9%(7/47)比40.0%(2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

结论

麻醉诱导后经鼻给予右美托咪定(1 μg/kg)可有效降低全身麻醉手术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有利于患儿的术后护理和恢复。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应用妥布霉素滴眼液及氧氟沙星眼膏对角膜异物剔除术后预防感染,促进角膜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角膜异物1 046例(1 046眼),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3例(523眼)。试验组术后应用妥布霉素滴眼液及氧氟沙星眼膏滴眼,对照组术后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有效率和痊愈时间。结果总满意度试验组为98.85%,对照组为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滴鼻镇静应用于婴幼儿泪道探通术的效果。方法泪道探通术患儿40例(47眼),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为A组,20例(23眼),对照组为B组,20例(24眼)。A组入手术室前30 min经鼻滴入右美托咪定2 μg/kg;B组患儿入手术室前不做处理。两组患儿入室后应用0.4%盐酸奥布卡因表面麻醉行泪道探通术。对患儿入室后进行评分。结果A组患儿在入手术室后镇静评分、情绪状态,与父母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