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教育阶段,“管育并重”德育模式对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策略提出更高的要求,管理和教育两手抓,双管齐下,对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道德理念和形成健全人格具有重要意义。中职班主任“管育并重”的德育模式当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落实和深化“管育并重”的德育模式,探究中职班主任管理教育的艺术和策略。
关键词:中职教育;班主任管理;德育模式;管育并重
一、“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内涵
“管育并重”在新时期中职院校教育中就是将“管”和“育”有机结合,两者并重,班主任通过“德育”渗透,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认清自身能力和社会价值,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形成正确“三观”。
管理与德育科学化、有机化的深度结合,既包括引导辅助、道德教化,又保障约束力规范性,不是形式主义的强制管理下的灌输,而是在管制的良好秩序和氛围中,发挥德育的价值,班主任积极了解学生生活学习、设身处地帮助学生解决难题,以德育人,以理服人。管理和教育都是不可缺失的环节,班主任需要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教化学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加深师生情谊。“管”和“育”是相辅相成的教学手段,刚柔并济、因材施教的管理和教育才能保证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性化、科学化、高效化。
二、“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现存的问题
(一)“管育”难以兼顾,德育模式执行度低
中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不仅包含学生在校学业还涵盖了规范约束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氛围,制定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是必要的,如,要求学生在校认真完成学习任务,保证校园安全环境,但过于重视“管”,长期的管制和惩戒却不能兼顾德育、循序善诱,学生容易产生反叛心理和极端情绪,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道德渗透,在日常事务中容易被忽视、难以摆脱形式主义,班主任疲于日常工作,強压式的管理理念转变不及时,难以设身处地、 推心置腹,对学生实行人道关怀和精神教育。不注重对学生的不良心理变化加以深层次分析,治标不治本的管制手段不能满足当前德育的发展目标。
(二)德育教学认识不足,缺乏对学生的心理疏导
“管育并重”的德育模式是在德育的教学模式下,既采用规章制度管理约束,又采取逐步渗透的方式影响和引导。中职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在校表现,还要管制课外生活的不当行为,在职业教育发展新时期,班主任须加强对德育的重视和认识,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对学生不定期心理疏导。中职院校制定的严格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动辄批评惩戒的管制教育难以考虑学生的自尊心,班主任忽视学生自主选择和意愿的现象仍然存在,及时的心理辅导和纠正工作不到位,道德引导浮于表面,难以让学生产生归属感和信服感,学生在心理压力下,可能产生更叛逆的行为。
三、“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中职班主任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思想熏陶和心理辅导工作积极开展。
中职学生大多处于情绪敏感、价值观初形成的年龄段,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三观尚未根深蒂固,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仍然很大,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在他们的人生轨道中仍发挥重要作用。“压迫化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德育的要求,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要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朋友”式的交流沟通,“启发式”的心理疏导,细心观察学生的课外生活,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生活需求,有的放矢的展开德育,并真心为学生排解困难,给予帮助,将心比心,发挥“育”的作用,发挥教化的作用。
(二)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学生主体地位,考虑到个体差异性和发展不同步性,在德育教育中不能“一刀切”,忽视学生的独立性,要摒弃思想灌输和枯燥说教,基于对学生日常生活的观察,发现并制定符合每个学生发展轨迹、自身基础和兴趣爱好的培育方案,有针对性的实施奖惩、开展管理工作,发现每个学生的进步和困难,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内化的道德素养和自律自觉,帮助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制力。
(三)完善和创新管理制度
想要实现德育效果,中职班主任还要从实际工作出发,不断完善和创新管理制度,改革管理办法,奖惩分明,既有强制力的约束,又有人性化的理解疏导。
1.激励制度
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及时鼓励和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提高学生积极性,营造温馨友善的班级环境,提高学生参与度,激励有度,保持公正公平,一视同仁。
2.惩戒制度
制定合理科学的规章制度保障有序教育教学环境,但单纯意义上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机制的建立不能有效协助中职学生清楚认识到自身问题和问题的根源,机械化服从各类规定,而没有思想认同以及个人自觉自发,等到进入社会,教育成果化为乌有。因此,要注重以“管”的主体形式渗透各种德育,帮助学生对“管”进行全面客观的理解和认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解释各项制度,让管理制度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可和支持,并且要避免过度惩戒、偏罚的现象,激发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监督的自觉性,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结语
“管育并重”的教育模式,既要通过管理保障教学秩序,也要不断引进人本化的教育理念,使管理和教育深度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以“管”为基础和保障,严格规范学生行为、学业,以“育”为升华和拓展,弥补心理建设、身心发展,提升学生道德认知。刚柔并济、因材施教、“管育并重”的德育模式下,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中职班主任积累工作经验,完善教育方法,提高自身道德素养,保证“管育并重”的德育模式管理艺术取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葛维.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过程中管育并重的有效应用[J].知识文库,2021,(03):175-176.
[2]王丽.“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中职班主任管理初探[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课程教学与管理云论坛(重庆分会场)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5.
(浙江省绍兴技师学院(筹)绍兴市职教中心 浙江 绍兴 312000)
关键词:中职教育;班主任管理;德育模式;管育并重
一、“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内涵
“管育并重”在新时期中职院校教育中就是将“管”和“育”有机结合,两者并重,班主任通过“德育”渗透,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认清自身能力和社会价值,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形成正确“三观”。
管理与德育科学化、有机化的深度结合,既包括引导辅助、道德教化,又保障约束力规范性,不是形式主义的强制管理下的灌输,而是在管制的良好秩序和氛围中,发挥德育的价值,班主任积极了解学生生活学习、设身处地帮助学生解决难题,以德育人,以理服人。管理和教育都是不可缺失的环节,班主任需要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教化学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加深师生情谊。“管”和“育”是相辅相成的教学手段,刚柔并济、因材施教的管理和教育才能保证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性化、科学化、高效化。
二、“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现存的问题
(一)“管育”难以兼顾,德育模式执行度低
中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不仅包含学生在校学业还涵盖了规范约束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氛围,制定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是必要的,如,要求学生在校认真完成学习任务,保证校园安全环境,但过于重视“管”,长期的管制和惩戒却不能兼顾德育、循序善诱,学生容易产生反叛心理和极端情绪,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道德渗透,在日常事务中容易被忽视、难以摆脱形式主义,班主任疲于日常工作,強压式的管理理念转变不及时,难以设身处地、 推心置腹,对学生实行人道关怀和精神教育。不注重对学生的不良心理变化加以深层次分析,治标不治本的管制手段不能满足当前德育的发展目标。
(二)德育教学认识不足,缺乏对学生的心理疏导
“管育并重”的德育模式是在德育的教学模式下,既采用规章制度管理约束,又采取逐步渗透的方式影响和引导。中职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在校表现,还要管制课外生活的不当行为,在职业教育发展新时期,班主任须加强对德育的重视和认识,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对学生不定期心理疏导。中职院校制定的严格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动辄批评惩戒的管制教育难以考虑学生的自尊心,班主任忽视学生自主选择和意愿的现象仍然存在,及时的心理辅导和纠正工作不到位,道德引导浮于表面,难以让学生产生归属感和信服感,学生在心理压力下,可能产生更叛逆的行为。
三、“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中职班主任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思想熏陶和心理辅导工作积极开展。
中职学生大多处于情绪敏感、价值观初形成的年龄段,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三观尚未根深蒂固,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仍然很大,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在他们的人生轨道中仍发挥重要作用。“压迫化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德育的要求,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要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朋友”式的交流沟通,“启发式”的心理疏导,细心观察学生的课外生活,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生活需求,有的放矢的展开德育,并真心为学生排解困难,给予帮助,将心比心,发挥“育”的作用,发挥教化的作用。
(二)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学生主体地位,考虑到个体差异性和发展不同步性,在德育教育中不能“一刀切”,忽视学生的独立性,要摒弃思想灌输和枯燥说教,基于对学生日常生活的观察,发现并制定符合每个学生发展轨迹、自身基础和兴趣爱好的培育方案,有针对性的实施奖惩、开展管理工作,发现每个学生的进步和困难,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内化的道德素养和自律自觉,帮助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制力。
(三)完善和创新管理制度
想要实现德育效果,中职班主任还要从实际工作出发,不断完善和创新管理制度,改革管理办法,奖惩分明,既有强制力的约束,又有人性化的理解疏导。
1.激励制度
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及时鼓励和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提高学生积极性,营造温馨友善的班级环境,提高学生参与度,激励有度,保持公正公平,一视同仁。
2.惩戒制度
制定合理科学的规章制度保障有序教育教学环境,但单纯意义上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机制的建立不能有效协助中职学生清楚认识到自身问题和问题的根源,机械化服从各类规定,而没有思想认同以及个人自觉自发,等到进入社会,教育成果化为乌有。因此,要注重以“管”的主体形式渗透各种德育,帮助学生对“管”进行全面客观的理解和认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解释各项制度,让管理制度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可和支持,并且要避免过度惩戒、偏罚的现象,激发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监督的自觉性,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结语
“管育并重”的教育模式,既要通过管理保障教学秩序,也要不断引进人本化的教育理念,使管理和教育深度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以“管”为基础和保障,严格规范学生行为、学业,以“育”为升华和拓展,弥补心理建设、身心发展,提升学生道德认知。刚柔并济、因材施教、“管育并重”的德育模式下,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中职班主任积累工作经验,完善教育方法,提高自身道德素养,保证“管育并重”的德育模式管理艺术取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葛维.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过程中管育并重的有效应用[J].知识文库,2021,(03):175-176.
[2]王丽.“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中职班主任管理初探[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课程教学与管理云论坛(重庆分会场)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5.
(浙江省绍兴技师学院(筹)绍兴市职教中心 浙江 绍兴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