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学教学中问题探究策略的研究

来源 :读与写·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化学作为高中的主要学科之一,在学生们的高考中占了很大一部分的分数,学科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成绩。高中化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们用一部分的抽象性思维去思考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化学问题,去深度探究,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提出和回答也尤为重要。教师需要在过程中,进行科学有效的提问,学会合理的设计问题,从问题回答中了解学生们知识掌握程度的不足点,进行及时调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关键词:化学教学;问题探究;探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9-0270-01
  前言:学生们通常只是把化学看成一门学习性科目,而并不知道其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我们单纯的听一些化学物质,或许会认为它很遥远,其实我们生活中的一切有形物质或少量无形物质皆由化学组成。所以学好化学,是十分有必要的。而在教学过程中学会提出有效性的问题,学会更好的挖掘问题方式的策略,能够用此种最简易的方式去测试学生们的掌握程度。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需要通过问题去检验学生们对于化学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会有效的进行高中化学问题探究,有如下诸多优势。
  1.有效的进行高中化学问题探究的优势在哪里?
  1.1 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凝聚力,共同解决问题
  其实,老师提問学生回答是一个很好的与学生间的互动模式。但是一对一的提问或者自主选择是否作答,是相当容易引起学生们的恐慌,从而影响答题的兴趣度。一人之力不如团队之力,在进行答题前进行人员分组模式答题,有助于一起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后进行团队作答[1]。可以派一人为代表进行作答,团队其他成员也可以补充,培养学生们的团队配合精神,共同解决问题,增加凝聚力。
  1.2 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为升学高考做准备
  合理、有效、有依据的设计问题,在学生进行作答的过程中,能够第一时间自省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巩固难点知识。也让老师同步了解学生们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改进日常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对于大家已经掌握的知识点问题,可以适当弱化再次提问,将教学时间着重放在大家没有掌握的地方。
  2.如何能科学且合理的进行问题挖掘
  2.1 从日常生活入手,进行问题挖掘
  化学围绕在我们身边,看着是一门抽象性的课程,其实又是可以被世间万物所解释的。我们用的杯子、手机屏、穿的衣服等,都离不开化学物质的合成。化学问题的挖掘可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入手,从日常生活中的物质或现象进行举例,作为问题挖掘的方式之一。
  2.2 从课堂实验入手,进行问题挖掘
  化学学科的学习中,我们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助力,单纯老师做实验,学生们照葫芦画瓢的模式需要改进。且化学实验环节,可以作为问题挖掘和提出环节。在进行化学实验的每一步,都有相当的建设性意义,可以对实验的目的、实验步骤的用意等角度进行提问,挖掘问题[2]。
  2.3 从新人教版教学材料入手,进行问题挖掘
  在进行正式授课前,老师们通常需要进行备课、研究教学材料的知识点。对书本教材上的教程进行研究,同时契合教学目标去进行问题挖掘,也使得问题挖掘更有方向性、目标性。
  3.哪些设计策略可应用于化学问题探究
  3.1 难易程度要合理,不能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如果将问题设置的过于没有挑战性,会给学生们产生知识点己经完全掌握的误导;而设置的过于有难度,会让学生们有很强的压力感、对于学习产生抗拒、退却的心理。因此在进行问题设计时需要难易有度,考虑学生们的心理感受。
  3.2 问题注意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引导
  对于化学中较难的问题,如果单纯只是提出一个最终问题,缺乏循序渐进的提问引导过程,这样的提问不够合理和科学。对于比较难的化学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引导思路去设置成一个个小问题,循序渐进的引入最终问题。为学生们减少答题难度,同时注意层层递进、引导的过程,也是一种答题思路的学习。
  3.3 可增加部分开放性问题,开阔思路
  学生们的思维是开阔的,是活跃的,一般的问题大多采用封闭式的方式提问,且答案通常只有一个。而增设开放性问题的提问,有助于学生们扩散性思维的触发,也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们在较为开放的环境下进行答题,各抒己见。也可以让学生们对于学习更有兴趣。开放性问题的回答,可以让学生们更为深度的去思考并回答问题,进行知识的巩固和进一步理解。
  4.结语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擅于在生活中、在实验中、在教材中挖掘问题,同时要学会利用问题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他们更热爱化学这门学科。好的问题提出,是有效性测试学生们对于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问题的难易度把控,不让学生产生过大的压力感;要注重难点问题提出时,采用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提问方式进行答题思路的引导,减少学生们对于问题的抽象性思维难度;日常问题中,需要增设开放性的化学问题提出,有助于学生们进行开放性问题回答,营造良好的、积极的氛围环境。
  参考文献:[1]陈橙.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78(10):139-140.
  [2]傅海清.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探究策略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7,87(32):45-46.
其他文献
以2-乙基-1,3-己二醇和异丁醇按照一定体积比组成混合萃取剂、航空煤油为稀释剂,萃取某硫酸盐型盐湖浓缩卤水中的硼。对萃取剂浓度、浓缩卤水pH、萃取相比、萃取温度、萃取时
在保障重大公共资源配置行政决策的正当性上,公众参与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非常有限。为弥补公众参与的局限性,应当在法律上明确重大公共资源配置行政决策的作出应当
探讨如何使学生离开了英语课堂,在假期里也能不间断地学习英语,而且做到乐学、愿学,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语言实践,笔者设计并尝试布置了几种趣味性较强的实践作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传统的翻译观点认为翻译是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简单转换,但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发展,其中心逐步转移到文化层面,即翻译应该完成从源文化到目标文化的转变并使之符合目标文化以及
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日益严峻,很多企业却又面临无人可用的困境,本文针对这种“悖论”,提出了职业能力训练模式,并对这种这种实践教学方法的基本思路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搭建一个在
幼儿对语言的敏感度不亚于对图形和色彩,但与后者不同的是,在幼儿幼儿教育中,语言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始终无法跳出反复阅读和机械模仿的窠臼,使得幼儿对语言的主动性大打折扣。
"物物者非物"语出《庄子》,既是庄子哲学的基本命题,也体现了庄子与老子哲学的差异:第一,在道之别名上,庄子之道的别名是"物物者",老子之道的别名则是"无"。第二,在人与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