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444例CDH先证者及其对照的家系资料进行遗传流行病学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Falconer多基因阈值模型进行遗传度估算.结果:先证者一级、二级亲属CDH患病率(2.68%,0.45%)显著高于对照组亲属(0.11%,0.13%),其OR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25.441(3.440~188.150)、3.453(1.135~10.502),患病率先证者一级亲属>二级亲属>三级亲属>对照组亲属.先证者一级、二级、三级亲属的遗传度分别为(67.88±5.12)%、(48.53±11.06)%、(31.82±42±.89)%,三者加权平均遗传度为(41.74±4.62)%.臀位妊娠和双下肢捆绑的OR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3.492(2.116~5.556)、4.877(3.623~6.566).结论:CDH具有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遗传因素在决定CDH的易患性上起重要作用,臀位妊娠和双下肢捆绑是CDH的重要环境危险因素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 5%自体微粒皮混合不同量异体微粒皮移植于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观察创面愈合和收缩情况,优化异体微粒皮加入量以达到较好的促创面愈合效果.方法实验以雌性SD大鼠为受体,在其背部建立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供体为雄性Wistar大鼠.实验分3组,每组10只,其中对照组仅植入移植面积扩张比为20:1的自体微粒皮;实验1组和实验2组自体微粒皮的移植面积扩张比均为20:1,加入的异体微粒皮的移植面积扩
目的 分析医院获得性肺炎致病菌的分期特点,探讨各期护理干预的重点.方法选择46例住院日数超过30d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分析其病程的初、中、后期,各期所检出的致病菌的特点,总结各期相应的护理干预重点.结果初期护理干预应以降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为重点;中期加强护理干预以降低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危险因素并预防真菌感染;后期护理干预以减少或弱化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致病因素为重点.结论医院获得性肺炎各
目的观察体位和分侧肺通气对单侧急性肺损伤(ALI)犬的影响,探讨单侧ALI时合理的机械通气方式.方法健康杂种犬28只,建立盐酸所致单侧ALI,行容量控制通气(VCV),分为常规通气组(A组)、常规通气+健侧卧位组(B组)、不同步分侧肺通气组(C组)、同步分侧肺通气组(D组).通气240 min后,每组随机选取4只犬行核素显像.监测氧合、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和肺损伤指标.结果(1)通气30 min后
目的 探讨儿童鼻内型脑膜脑膨出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方法对1995年1月~2005年1月本科收治的9例鼻内型脑膜脑膨出患儿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颅硬膜外手术4例、硬膜内手术2例,眶上锁孔入路手术3例.9例患儿均1次手术治愈,1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经保守治疗治愈.随访时间6个月~9年4个月,无复发及脑脊液鼻漏、脑膜炎等并发症.结论鼻内型脑膜脑膨出手术的关键是严密的硬脑膜缝合,避免术后脑脊液漏;确
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是内眼手术中较为少见、但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它可导致患者视功能丧失和眼球萎缩[1].玻璃体切割手术是近年来眼科发展最迅速的内眼手术之一,手术中发生脉络膜上腔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老年人、全身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近视眼、青光眼、眼内炎症等[2].我院近年实施的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中,5例眼外伤患者在手术中发生了脉络膜上腔出血,现将其临床特征报道如下。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在肝癌(HCC)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价值.方法对54例肝癌患者分别行MSCT和DSA检查,比较病灶、合并症的显示情况和肿瘤的供血来源,MSCT观察腹腔动脉的解剖和走行应用三维容积再现(VRT)、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或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其中,12例进行了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 54例肝癌患者MSCT发现病灶225个,门静脉瘤栓10例,动静脉瘘1
目的 了解非双盲临床试验中同一降压药物作为试验药物和对照药物时,被观察的疗效结果是否存在差别.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通过<中国医院知识仓库>收集降压药物的随机对照试验,寻找同一药物作为试验组的研究与作为对照组的研究进行配组,在配组的用药剂量、疗程和疗效标准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两组疗效的差别.结果寻找到11个配组,涉及18项试验药物研究和19项对照药物研究.①同一降压药物作为试验药物的各项研究与作为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