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长持证上岗只是必要条件

来源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pine15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发布指导性文件,要求幼儿园园长应持证上岗。市面上因此涌现出各色良莠不齐的幼儿园园长培训班。培训价格差异巨大,甚至有培训机构声称,所谓培训就是简单走过场,只要有身份证、花钱可以保过。
  的确,幼儿园园长上岗需要“园长证”,但这只是必要条件,除了“园长证”,更重要的是具不具备从事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太重视“园长证”,把“园长证”看作园长的唯一身份证明,势必造成媒体报道所揭露的大量机构为了办证而培训,有的人随便交个钱买个证,就能当上园长。由此,出现了诸如幼儿园对教师疏于管理,对卫生安全视而不见,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等问题。
  完全依靠一张“园长证”来判断园长是否合格,也是对《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断章取义。2016年3月1日开始施行的《幼兒园工作规程》第四十条明确规定,幼儿园园长应“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具有良好品德,热爱教育事业,尊重和爱护幼儿,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应的文化和专业素养,为人师表”,并具有《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教师资格、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有三年以上幼儿园工作经历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并取得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合格证书。也就是说,具备上述资质的人经过培训取得“园长证”,才是合格园长。
  目前市场上培训机构争抢颁发“园长证”,一是园长上岗需要“园长证”;二是对“园长证”谁来发并无明确规定;三是对“园长证”培训什么内容没有规定。“有市场无规定”自然造成“园长证”的发证乱象。需要“园长证”的,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符合《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四十条其他条件的,只差一张“园长证”,这样的人懂教育,在一线干过,通过专业园长任职资格培训,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园长。这类人其实特别需要得到专业的“园长证”培训。还有一种是什么也不懂,就想通过培训拿一张“园长证”获得开办幼儿园资格的。这样的人往往不在乎培训什么,只要花钱少点,培训快点,甚至不用培训交钱拿证就好。遇到这样的培训者,市场岂能不乱。
  从现实来看,不管哪一种人,不管目的是什么,能得到专业的、有效的培训,成为一名合格园长,都会对学前教育普及和质量提升做出贡献。因此,根源还在规范管理。由政府部门来培训或是政府规定部门来颁发,那是最好。如果目前尚无法做到,就一定要规范培训内容,并监督到位,对不能按规定内容进行培训的,可以打入黑名单,并定期公布合格的培训机构。
  那么,为了拿到“园长证”,到底需要培训什么内容呢?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园长要负责幼儿园全面工作,对于从事三年幼教工作的有能力的幼儿园教师,业务对其不成问题。要成为园长,还需要进行法规制度、人员调配和安全运营等相关管理知识的培训。明确了培训内容,对培训机构就有了约束,再加强监督,一定可以起到规范园长任职培训的问题。政府部门除了监督到位,还可以建立专家库,不但规范培训内容,还可增强培训效果。这样的培训一定可以让园长拿到货真价实的“园长证”,这样的持证园长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幼教管理人员。
  (《中国教育报》2017年9月27日 樊青芳/文)
其他文献
“跳”作为一种基本运动技能,常常被现代人忽略。相关研究显示,适当的跳跃运动不仅能激发身体各系统的活力(促进血液流动,加快新陈代谢,激发骨质生成,提升身体力量),还能使大脑思维和反应更加敏捷。专家也呼吁公众重视“跳跃”运动,健康锻炼可不能少了“弹跳力”。  在日常早操中,教师发现本班幼儿每次做到“前跳跳,后跳跳,用力跳”时,都会特别开心甚至大笑。这说明跳跃能让幼儿开心,也说明幼儿喜欢跳跃。在《3~6
小班孩子入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们要求孩子们在就餐时将菜渣、骨头等放到桌子中间的骨碟中。可每次就餐时总会有不和谐的声音传来,这个喊“老师,他的汤打翻了”,那个说“老师,他碰倒我的饭碗了”……   今天午餐时间,有一个孩子跑到我身边委屈地说:“老师,小朋友把骨头扔到我碗里了。”我走过去了解情况,只听见“当啷”一声,又有孩子喊:“老师,我的勺子掉地上了。”我便弯下腰帮他把勺子捡起来,正准备帮忙去洗勺子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在幼儿园实践中,如何有效地支持幼儿的游戏对一线教师来说是一个难题。我们曾组织全市骨干教师到各级幼儿园进行专题调研,发现教师对如何把握援助契机、如何运用援助策略、如何把握援助撤离时机等存在困惑。分析原因,主要是教师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教师认识到幼儿是游戏的主体,有充分的自主权,如果教师介入援助可能会阻碍幼儿的自主性;另一方面,教师又担心如果完全让
2020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指南》,提出“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是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和推动‘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全国各地都非常重视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实践探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刊本期特采编了3篇关于新教师入职培训的文章,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激发更多的读者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并
户外游戏时,有孩子想到斜坡上玩滑板车。对此,孩子们有不同意见。有的认为不能玩,有危险;有的说这样玩才刺激;有的则觉得只要玩的时候注意保护好自己就行。确实,这样的游戏存在安全隐患,是制止游戏,让孩子远离危险,还是借助这种“危险”了解孩子已有的安全保护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怎样的选择才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孩子的学习和游戏又将走向何处?带着这样的思考,教师和孩子们共同开启了一段从危险游戏
为了贯彻与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杭州市西湖区开展了首轮“基于‘儿童立场’的幼儿园课程培育行动”,力图研究、推动区域的课程改革。幼儿园通过专家会诊把脉、高校团队跟进、同伴互助提升等策略,反思改进自己的课程建构和实施。在这一过程中,园长和教师激情满满,不断地自我更新,儿童观、课程观都在悄然发生变化,课程质量也逐步得到了提升。  2017年11月,浙江省教育厅发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春节和寒假,人们的生活因此发生了很多不同寻常的变化,孩子由此也会产生多种复杂的感受和困惑。如何在疫情结束、幼儿园开学后带领孩子回顾这一特殊经历,并将之转化为有价值的教育活动,值得我们积极思考与探索。围绕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社会大事件,西湖区幼教教研员沈颖洁老师带领的本区学前教育教研员团队基于儿童视角,从身心健康、社会情感、科学认知三个方面,链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
一、小班定向式軍事游戏目标
“要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幼全过程监管,一定要让家长放心安心。”这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对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中关于学前教育今年发展任务的定位。  2010年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变化和进步。但是,扩展学前教育资源,尤其是普惠性教育资源,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正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运用互联网等
在长宁区教育学院教研室与小学联手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小学校长和教师的感叹:在小学低年级,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在逐年增加。这些孩子智商并没问题,但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记忆力不佳,作业时间长,学习效率低,等等。研究表明,儿童反应慢、学习成绩差并非全是不努力、学习态度不好造成的,绝大多数是生理问题造成的。  基于以上情况,长宁区教育局决定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运动课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