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体会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g7707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给癌症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我们针对引起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制定了预防措施并加强化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有效的预防了化疗过程中药物外渗的问题,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 化疗药物 外渗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250
  
  化疗药物是目前治疗癌症患者的主要方法之一。特别是化疗药物经静脉注射时,若渗出血管外可引起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如局部红肿、水疱,甚至出现组织糜烂、坏死等不良反应,这也影响正常的治疗。为此我科护理人员两年来为降低化疗药物渗漏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措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用药前的护患沟通
  
  引起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主要有护士选择血管不当,化疗过程中患者肢体移动使针头的位置发生改变,护士对化疗药物的药理特点及毒性反应知识缺乏等。因此,护士在化疗前应主动学习化疗药物的相关知识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化疗药物的用药途径,教会患者配合护士,如何观察局部反应,如局部疼痛、肿胀、皮疹等正确的预防措施,减轻化疗期间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使其信任护士,主动与医护人员交流,从而更好的配合治疗,以减少化疗药物的渗漏。
  
  预防措施
  
  合理选择血管:穿刺前合理选择血管极为重要,以前臂、手背为宜,采用交替注射法。忌用末梢循环差的静脉,应尽量避开手指、腕部、肘部等关节部位。穿刺前检查血管有无弯曲、分叉,尽量避开肌健、关节部位的血管。乳癌术后患者禁忌在患侧肢体上输注化疗药物,因为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已在手术中清除,静脉回流缓慢,易加重水肿造成渗漏。由于下肢静脉瓣多,血流缓慢,易形成静脉炎、静脉血栓及药物滞留,所以一般不选择下肢静脉进行化疗。对静脉穿刺极端困难者,可采取中心静脉置管进行化疗。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护士应努力提高穿刺技术,积累经验,尽量做到一针见血,同时如遇到血管较细,液体滴数不要求过快的情况下,可采用小号头皮针穿刺,针头越细,进针越锐利,对局部刺激性越小,可以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1]
  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化疗前现滴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确定穿刺成功后才可输入化疗药物。在注射过程中,护士应熟知化疗药物的性能、毒副作用、用药方法、稀释方法及注射速度,输注化疗药物过程中严密观察,早发现、早处理。静脉输入两种以上化疗药物时,间隔输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在注射过程中应边推边抽有无回血。化疗药物滴完后应继续滴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以减少刺激,提高血管使用率。
  用药后的护理:拨出针头后,立即用棉鉴按压穿刺点,告知患者用药期间及用药后5~7天勿热敷穿刺血管,铂类化疗药物禁忌冰敷。
  药物外渗的护理:化疗药物外渗早期采用静脉注射解毒剂可阻止化疗药物与组织细胞结合,减少药物对组织的刺激作用,尤其采用静脉注射加局部封闭效果好。我们采用生理盐水5~10ml加普鲁卡因 2ml加地塞米松 2.5mg对渗漏部位做环形封闭,并局部冷敷或50%硫酸镁湿敷12~24小时,以减少药物扩散,延迟药物吸收从而减轻其损害[2]。若坏死形成溃疡时,及时采用激光治疗,效果良好。
  
  讨 论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改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新的化疗知识,提高工作上的业务水平能力,扎扎实实做好化疗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这样才能尽可能的预防化疗药物的外渗现象,减轻病人的痛苦,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时玉珠.腹腔内与静脉联合化疗的护埋配合.当代护士,2003,2.
  2 张志芳.癌症调养和护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4.
其他文献
为了提升初中生物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文章探讨了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包括应
摘 要 目的:检验精神分裂症患者强化康复训练后其社会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通过对15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比较一般常规护理和院内强化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两组社会功能缺陷程度有显著差异。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强化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康复训练 社会功能恢复    對象和方法    5年1~1月在精神科住院好转的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
随着富氧燃烧技术的推广和生产特种玻璃的需要,玻璃窑熔化部的温度越来越高,池窑熔化部空间中碱蒸汽、水蒸气和其它侵蚀性物质含量有极大的提高,原来用作窑顶碹砖的高纯硅砖
生命科学文摘数据库(BIOSIS Previews,BP)是著名生物学信息检索工具,是科技人员获取生命科学相关信息的重要资源,同时,它也是有效的研究工具。然而,大多数科研人员及信息用户对它的
资料与方法    2002~2008年收治脑中风偏瘫患者120例,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48例。诊断标准:①临床病史:突然发病,迅速进展的脑部受损征象。②神经系统阳性检查:偏瘫、失语、意识障碍、颅内高压、脑膜刺激征,同时排除其他疾病。③头部影象学定位(CT、Mm)检查:观察有无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