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PGs)在紫外线(UV)上调血纤溶活性中的作用。
方法15只健康成年西北杂种犬被随机分成三组,UV组和UV+阿斯匹林组行全光谱UV20 cm×20 cm、447.72 mJ/cm2照射胸腹部1次,其中UV+阿斯匹林组UV照射前在辐射区皮肤先进行直流电阿斯匹林离子导入1次;空白组既不照射UV也不行离子导入,作对照用。对比观察UV照射后48小时内辐射区皮肤抽吸水疱液中PGE2、PGD2、6-oxo-PGF1α浓度及血纤溶酶原激活物(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活性的动态变化。
结果UV组在UV照后3小时PA活性明显增高,照后9小时达峰值;辐射区皮肤抽吸水疱液中三种PGs水平均在UV照后5小时明显升高,峰值约在UV照后5~9小时之间,三种PGs水平变化与PA活性变化均无显著相关性;UV+阿斯匹林组辐射区皮肤组织内三种PGs水平无明显升高,PA变化规律与UV组相类似,两组间PA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PGE2、PGD2、6-oxo-PGF1α可能并不参与UV上调血纤溶活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