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迅《社戏》的“尺水兴波法”

来源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tao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心而论,鲁迅的小说《社戏》并没有什么新颖、特别的内容,它叙述的无非是童年的“我”在外祖母家中同一群儿时的伙伴一起去看社戏,归途中偷吃罗汉豆的事,这些事对农村的孩子来说最平常不过了,可是作者把这些平常的事情却叙述得一波三折、饶有趣味,又韵味悠然,究其原闳除了作者对童年乡村及儿时友谊的一往情深之外,更主要的是作者成功运用了于小题材之中见趣味的“尺水兴波法”,这种方法主要表现在以卜几个方面:
其他文献
讨论了氯乙酸质量分析的现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
建国初期十年,俄苏文论作为当时唯一的外来文艺理论对我国古典文学研究产生了极大影响。它丰富了我国古典文学的批评方法,弥补了我国古代文论长于分析抒情性文学作品,对叙事文学
介绍了一种生产质量分数为72%片碱的新装置,采用旋转薄膜蒸发器将质量分数为30%的碱浓缩至50%的液碱,再采用外热式蒸发器将50%的碱浓缩生产至72%的片碱.在1 m2旋转薄膜蒸发器
简述了去除NCl3采用的排污、氯气洗涤、热分解等工艺方法,探讨了河南神马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催化分解、加次氯酸钠、液下泵包装液氯等去除三氯化氮方案实施所经历的199
介绍用烧碱吸收氯碱生产过程中的大量尾氯,所得吸收液在过氯状态下的主要组分是氯酸钠和氯化钠.利用该吸收液与干燥过氯气的废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氯,既解决了废液的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