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8月31日,老天爷慢条斯理的挥洒着无尽的愁丝。在我的印象里,学生开学的日子,总会下雨。但对大部分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令他们兴奋的日子。在家里疯玩了近两个月,也该腻了。离开家庭,来到学校,与同学相处于同一教室,无疑是一个新的兴奋点。对一个有着十几年教龄的教师来说,这个日子则很平常,至少我的感觉是这样的。有什么特别令人兴奋的?还不是老样子,学生报到,交假期作业,排座位。
早晨8点,作为班主任的我准时步入六(7)班教室。教室里,学生的手舞足蹈和兴奋的话语并没有因为我的到来而有停止的意思。我使劲击了三次掌,教室里的喧闹才逐渐静了下来。简单地作了自我介绍后,我便开始点名。
“共小东”……“怎么还有姓共的?”当点到这个名字时,我心中跳出一个小问号。我的喊声一落,竟有几位学生偷偷地笑了一下,却没人站起来。
“共小东!”我的嗓门大了许多,那几个偷笑的学生已笑出声了。
“共小东!”我大声喊道。顿时,教室一片寂静。那几位学生的笑意也凝固在充满稚气的脸上。“咣当”,随着一声椅子倒地的巨响,教室的东南角里,斜站起一位小个子男学生。“你怎么才……”我的话没说完便打住了。这是怎样的一位学生:蓬乱枯黄的头发、瘦长瘦长的小脸、嘴角不停地抽搐……“到”字从微歪的嘴里软软地吐了出来,眼皮始终没抬起。更可气的是,他总是把摇摇欲坠的鼻涕猛地吸上去,发出令人极不舒服的声音。
“老师,他是儿童福利院的。”一位女学生小声说道。
“哦,请坐吧。”
“难怪姓‘共’,原来是共产党抚养的孩子。”我心中释然了,不禁又看了他一眼,一股怜意油然而生。我走过去递给他一袋面巾纸。学生们都静静地望着我们俩。共小东怯怯地接过去,却没用。我抽出一张,放在他手里。
开始排座位,我把共小东和一位男生排在第二排的边上。那男生一脸的不乐意。我叫他时,他竟把脸扭向一边。我问他为什么,他理直气壮地说:“共小东太脏了!”共小东的头低得更厉害了。“对,没人愿意和他坐一块。”竟有好几位同学附和。突然,共小东搬起自己的桌子向后面走去。“共小东!”我的喊声并没有止住他。他又把自己放在那个角落里。我的心里咯噔一下,这孩子成了一只离群的孤雁了。
一个星期过去,我对共小东的了解更多了:他从小就因残疾被父母抛弃;右手畸形,右腿跛,嘴有点歪,还不时流口水,口齿不清。身体的残疾让他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惑,紧关自己的心门——内向、胆小,从不回答问题,从不主动与同学交流。“他把自己置身于集体之外了!”我心中泛起隐隐的痛楚。
怎样打开他紧闭的心扉呢?
“丁零零”下课了,共小东没随同学们一起奔出教室,而是习惯性地趴在窗台上,看同学游戏。看到有趣时,他脸上就露出不易察觉的笑意,一闪而过,然后默默走回座位,低着头,呆坐在那里。我走过去,搬把椅子,坐在他位子边上,打开他的文具盒,又拿过一个本子,在本子上写道:共小东,你笑起来很灿烂,很阳光。共小东疑惑地看着我。我把本子推到他面前,他看着,眼里有一丝喜悦,竟没发现我的离开。在走廊里游戏的学生惊愕地看着我,又望望共小东。
一连两个礼拜,我一下课就到共小东的座位上坐坐,摸摸他的头,帮他理理没穿妥帖的衣服,讲道数学题,纠正一下书写姿势……每次我走后,都会有学生跑到共小东跟前问这问那,一脸羡慕……
有一次,我问共小东:“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我想和他们一起玩!”共小东的回答让我心痛了许久,许久。
在一堂班会课上,我设计了“说说同学身上亮点”的主题。小家伙们很踊跃,争着述说同学身上的闪光点,态度极诚恳。张强同学站起来扫视一下全班,把目光落在共小东身上:“共小东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同学。一次我值日,他主动帮我排位子。”
我带头鼓起了掌,共小东却红着脸,低下了已经能抬起的头。“共小东从不拖作业!”“共小东做值日很认真!”“共小东从不欺侮别人!”“共小东的字写得虽然不漂亮,但很工整!”“共小东的衣服比以前干净多了!”
掌声一次次在教室里响起。忽然,共小东猛地站起来,随即又趴到桌子上。教室里静极了,哽咽声从共小东那儿传出来,同学们都惊呆了。慢慢地,哽咽声变成号啕大哭。我的眼睛湿润了,同学们的眼睛湿润了……
从此以后,在学校的操场上,总会看到一位动作极不协调的学生开心地与伙伴们一起游戏。
早晨8点,作为班主任的我准时步入六(7)班教室。教室里,学生的手舞足蹈和兴奋的话语并没有因为我的到来而有停止的意思。我使劲击了三次掌,教室里的喧闹才逐渐静了下来。简单地作了自我介绍后,我便开始点名。
“共小东”……“怎么还有姓共的?”当点到这个名字时,我心中跳出一个小问号。我的喊声一落,竟有几位学生偷偷地笑了一下,却没人站起来。
“共小东!”我的嗓门大了许多,那几个偷笑的学生已笑出声了。
“共小东!”我大声喊道。顿时,教室一片寂静。那几位学生的笑意也凝固在充满稚气的脸上。“咣当”,随着一声椅子倒地的巨响,教室的东南角里,斜站起一位小个子男学生。“你怎么才……”我的话没说完便打住了。这是怎样的一位学生:蓬乱枯黄的头发、瘦长瘦长的小脸、嘴角不停地抽搐……“到”字从微歪的嘴里软软地吐了出来,眼皮始终没抬起。更可气的是,他总是把摇摇欲坠的鼻涕猛地吸上去,发出令人极不舒服的声音。
“老师,他是儿童福利院的。”一位女学生小声说道。
“哦,请坐吧。”
“难怪姓‘共’,原来是共产党抚养的孩子。”我心中释然了,不禁又看了他一眼,一股怜意油然而生。我走过去递给他一袋面巾纸。学生们都静静地望着我们俩。共小东怯怯地接过去,却没用。我抽出一张,放在他手里。
开始排座位,我把共小东和一位男生排在第二排的边上。那男生一脸的不乐意。我叫他时,他竟把脸扭向一边。我问他为什么,他理直气壮地说:“共小东太脏了!”共小东的头低得更厉害了。“对,没人愿意和他坐一块。”竟有好几位同学附和。突然,共小东搬起自己的桌子向后面走去。“共小东!”我的喊声并没有止住他。他又把自己放在那个角落里。我的心里咯噔一下,这孩子成了一只离群的孤雁了。
一个星期过去,我对共小东的了解更多了:他从小就因残疾被父母抛弃;右手畸形,右腿跛,嘴有点歪,还不时流口水,口齿不清。身体的残疾让他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惑,紧关自己的心门——内向、胆小,从不回答问题,从不主动与同学交流。“他把自己置身于集体之外了!”我心中泛起隐隐的痛楚。
怎样打开他紧闭的心扉呢?
“丁零零”下课了,共小东没随同学们一起奔出教室,而是习惯性地趴在窗台上,看同学游戏。看到有趣时,他脸上就露出不易察觉的笑意,一闪而过,然后默默走回座位,低着头,呆坐在那里。我走过去,搬把椅子,坐在他位子边上,打开他的文具盒,又拿过一个本子,在本子上写道:共小东,你笑起来很灿烂,很阳光。共小东疑惑地看着我。我把本子推到他面前,他看着,眼里有一丝喜悦,竟没发现我的离开。在走廊里游戏的学生惊愕地看着我,又望望共小东。
一连两个礼拜,我一下课就到共小东的座位上坐坐,摸摸他的头,帮他理理没穿妥帖的衣服,讲道数学题,纠正一下书写姿势……每次我走后,都会有学生跑到共小东跟前问这问那,一脸羡慕……
有一次,我问共小东:“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我想和他们一起玩!”共小东的回答让我心痛了许久,许久。
在一堂班会课上,我设计了“说说同学身上亮点”的主题。小家伙们很踊跃,争着述说同学身上的闪光点,态度极诚恳。张强同学站起来扫视一下全班,把目光落在共小东身上:“共小东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同学。一次我值日,他主动帮我排位子。”
我带头鼓起了掌,共小东却红着脸,低下了已经能抬起的头。“共小东从不拖作业!”“共小东做值日很认真!”“共小东从不欺侮别人!”“共小东的字写得虽然不漂亮,但很工整!”“共小东的衣服比以前干净多了!”
掌声一次次在教室里响起。忽然,共小东猛地站起来,随即又趴到桌子上。教室里静极了,哽咽声从共小东那儿传出来,同学们都惊呆了。慢慢地,哽咽声变成号啕大哭。我的眼睛湿润了,同学们的眼睛湿润了……
从此以后,在学校的操场上,总会看到一位动作极不协调的学生开心地与伙伴们一起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