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千伏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常见故障分析与防范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h79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变电站规模、数量均持续扩大的背景下,需要通过强化变电运行管理质量与水平的方式,来保障供电需求得到可靠的满足。基于此,以35千伏变电运行管理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变电运行管理的基本程序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进而针对倒闸操作中的危险防范措施进行了简要研究,最后论述了变电运行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以及相应的故障排除措施。
  关键词:变电运行管理;程序措施;倒闸;故障;排除
  作者简介:丁丽(1979-),女,安徽宁国人,国网安徽宁国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徽 宁国 242300)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7-0214-02
  在社会大众物质生活水平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对于电能的需求持续增加,与电能供应不足的矛盾持续激化,这就对变电运行的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1]特别是针对35千伏变电而言,在现阶段变电运行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例如安全管理制度比较混乱、对工作人员安全教育不够全面、安全防范措施落实不够到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执行薄弱等。而在35kV变电运行引入无人值班模式的背景下,运行管理程序的规范性不够到位、倒闸等相关操作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为了防止上述问题对35千伏变电运行管理产生不良影响,就要针对常见的故障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本文即针对以上相关问题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一、35千伏变电运行管理基本程序措施分析
  为了提高变电运行管理的综合质量与水平,在35千伏变电运行管理的过程当中,就需要对其基本程序措施加以规范。具体而言,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为了确保整个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水平得到可靠保障,就要求值班员从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入手。同时,值班员也应当对变电运行的整个操作流程、相关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保障电网运行的优质性。[2]并且,值班人员还应当具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对操作过程中35千伏变电运行的方式,以及运行负荷的变化情况加以充分的把握,禁止不带票、无票操作问题的出现。
  从对操作命令的授受角度上来说,在有关35千伏变电电气设备倒闸操作的实施过程当中,需要严格以当班调度人员或值班人员的命令为依据开展。操作指令发布的同时,还需要落实相关的安全措施。常规情况下,为了使监护、操作人员具有充分的准备时间,操作命令的下达要求提前一定时间。[3]
  操作受令要求复诵,同时需要将所接收的操作受令记录在调度命令记录文件当中。
  为了确保操作命令的安全性,要求同时使用站名/设备、调度术语,对操作命令进行编号。
  若在35千伏变电运行过程当中出现人身触电或设备损坏方面的事故,为了尽量减轻其对设备运行、人身安全产生的影响,对设备电源进行拉开操作后应当及时上报上级领导部门,做好备案工作。
  二、倒闸操作中的危险防范措施分析
  电力设备倒闸操作的实施具有非常突出的典型特征,对倒闸操作实施过程当中可能引发误操作的环节进行系统分析,归纳正确且合理的操作方法,对于防范误操作事故的发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针对典型操作的不同类型,为了防止倒闸操作过程当中出现危险点,所落实的防范措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具体而言,可以将其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变压器防误操作要点分析
  在35千伏变电运行管理的过程当中,有关变压器设备的操作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充电、并列、解例、切断空载、带电负荷等。在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的误操作类型包括以下两点:第一,在切合空载变压器装置的过程中,引发操作过电压,并对变压器的绝缘性能产生不良影响。35千伏变电运行中,为了对单相接地短路电流予以合理的限制,无法确保变压器中性点接地。[4]因此,防误操作的重点应当集中在对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刀闸操作正确性的角度上。第二,在变压器空载电压升高状态下,对变压器的绝缘性能产生不良影响。针对此种误操作,应落实的防误操作措施为:通过投入带有感性负荷装置(如电抗器等),或者调整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的方式,使受端电压能够合理降低。
  2.母线防误操作要点分析
  35千伏变电运行管理中有关母线线路的操作内容主要包括母线线路的送电、停电、设备倒换等。从变电运行的角度来说,母线可以说是连接元件最多,且是操作工作量最大的设备之一,潜在的误操作及安全隐患同样众多。[5]针对带负荷拉刀闸事故,为防止其对母线线路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就要求除母线开关充电动作以外,对母联开关的操作电源拉开后再进行倒闸操作。同时,在母线元件设备倒换动作的实施过程当中,要求在全部元件完全集中于一条母线线路后,再对另一侧母线线路的刀闸进行拉开操作。
  三、变电运行管理常见故障及防范措施分析
  及时排除线路运行过程中潜在的故障,对于确保变电运行管理质量水平至关重要。具体而言,可以将其概括以下几个方面:
  1.线路跳闸故障及其防范措施分析
  一旦35千伏变电运行中出现线路跳闸故障,就需要结合所采取的保护动作,及时展开检查。检查过程当中,应当以CT回路图为基本参照,选定线路出口与线路CT侧的中间范围作为检查区域。[6]若此区域内未检测到故障,则需要转入对跳闸开关故障的检查工作,而后再按照开关位置指示器、三项拐臂、消弧线圈的顺序进行跳闸故障检查。同时,针对线路开关结构的不同类型,所对应的检查对象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例如,开关结构为弹簧形式,则需要重点关注对弹簧储能的检查工作;而若开关结构为电磁形式,则需要以对保险动力接触情况的检查作为重点对象。在故障排除后,方可继续使用该线路进行供电操作。
  2.主变开关低压侧跳闸故障及其防范措施分析
  引发主变开关低压侧出现跳闸故障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开关误动动作;母线故障;越级跳闸操作。通过对设备以及保护动作的检查,能够实现对过流保护动作的初步判定。针对仅出现过流保护动作的情况,故障多出现在线路、母线区域;针对同时出现过流保护动作、线路保护动作的情况,可以通过核定线路开关跳闸情况的方式,判定故障发生的区域:即若合并存在线路开关跳闸情况,则意味着故障出现在线路,若不存在线路开关跳闸情况,则需要进一步判定其接地形式,对故障区域及类型加以判定。
  四、结束语
  在变电运行过程当中,各种故障不断显现,对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变电运行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就需要在强化安全管理措施的基础之上,针对各种故障进行针对性、有效的处理,防止故障对变电运行产生不良影响。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有关35千伏变电运行管理中的相关操作要点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后续相关研究及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何桦,顾全,夏可青,等.基于最大匹配原则的变电运行培训仿真评估新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32(18):59-62.
  [2]宋其明.浅谈变电管理系统对变电运行带来的革新影响[J].电源技术与应用,2012,(10):90.
  [3]王海红.研究分析变电运行的安全措施[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9):74.
  [4]林璐.浅谈如何加强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11):256-256.
  [5]魏丽蓉.如何从“人文”角度开展变电运行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A].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第四届电力安全论坛论文集[C].2010:696-697.
  [6]连经斌,丁文田,李怀珠,等.无线数字式核相系统在变电运行中的应用[A].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可靠性专业委员会、城市供电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1-6.
其他文献
摘要:有源滤波器采用的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先进控制理论的电力技术,它有助于电网谐波的动态性实时补偿,是目前解决谐波污染、改善电能质量最有效和最具潜力的途径之一。探讨了电力变压器节能技术的基础理论以及节能检测控制的集中措施,最后提出在有源滤波器中运用节能技术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关键词:有源滤波器;电力变压器;节能  作者简介:张伟浩(1976-),男,广东湛江人,中国石化茂名分公
摘要:电力调度是保障电网运行安全和供电质量的重要管理手段。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电力调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过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从渠道策略入手,探讨了电力调度应当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创新意见。  关键词:电力调度;渠道策略;电力营销;供电质量  作者简介:苏龙(1963-),男,江苏张家港人,江苏张家港市供电公司,工程师。(江苏 张家港 215600)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智能变电站是城市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网络通信系统可靠性的要求比较高。为此,结合多年实践经验,通过探讨220kV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从多方面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基本思路  作者简介:李国(1978-),男,广东深圳人,深圳市华力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广东 深圳 518000)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根据丽水电网对35kV变电站电力调度数据网的目标要求,分析了调度和生产业务对数据网络的需求,确定了本级数据接入网建设采用的组网方案、拓扑结构和设备、技术选择原则,力求系统配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灵活可靠、安全实用。  关键词:35kV变电站;调度;数据网  作者简介:李洁(1977-),男,安徽广德人,国网浙江丽水市莲都区供电公司调控中心,工程师。(浙江 丽水 323000)  中图分类号:
摘要:如今,人工智能在多个行业和领域得到了运用,甚至电力部门也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因为这种技术能够用机器去模仿人脑,进行一系列的思考、规划、设计等活动,并保护继电装置,防止电力运行系统出现故障。同时,这种人工智能的技术还能减少人工管理时出现的差错,提高运行效率。针对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人工智能做了一些探讨,希望对广大的相关工作者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力系统;人工智能;运行  作者简介:郭云川(1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应运而生,并得到广泛的应用。运用定检预试周期棒或红外成像仪等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对设备健康状况进行动态的评价,大大提高变电设备检修的效率,改变整个变电设备的运行和检修模式。而这种高科技技术的应用对运行人员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通过对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在变电设备运行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提高运行人员的相关业务技能。  关键词:红外成像检测技术;
摘要:以信息技术在火电工程对标管理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结合火电工程对标管理实际情况,搭建了针对性的信息化平台,就其中所涉及到的关键问题展开了详细分析与说明,进而总结了火电工程对标管理中引入信息化平台的优势。  关键词:信息技术;火电工程;对标管理  作者简介:张俊(1982-),男,山西应县人,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上海 200233)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要:主要研究了如何利用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COM)改善安装有鼠笼式异步发电机组风电场的电能质量和提高其低压穿越能力。在PSCAD/EMTDC环境下建立风力发电机组、电网和STATCOM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STATCOM不仅能显著地改善电能质量,还可提高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能力。  关键词:STATCOM;低电压穿越能力;电能质量;风电场  作者简介:杨军(1973-),男,吉
摘要:主要研究了输电线路的绕击耐雷特性和反击耐雷特性。绕击耐雷分析方面,建立雷电先导传播轨迹,对比不同条件下的雷电先导传播轨迹,总结分析了影响输电线路绕击的重要因素。反击耐雷分析方面,主要针对雷电波过程中的电磁暂态结果进行研究。  关键词:耐雷特性;绕击;反击;杆塔;仿真  作者简介:徐淼(1980-),男,辽宁大连人,国网辽宁电力大连供电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工程师。(辽宁 大连 11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