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生的书写应做到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书写有一定速度。其实,汉字的历史源远流长,为了继承和发展书法艺术,历代文人墨客曾经为此而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们悬腕挥毫,吟诗作赋,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作品,为后人所鉴赏。然而,由于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引起人们淡化书法的观念,忽视了写字基本功的训练。
在此情况下,我们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一方面把教会写字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扎扎实实地强化写字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写字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让他们从写字的过程中悟出做人的道理。根据“教会写字,学会做人”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在写字教学中,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改正不良姿势,培养书写习惯
书写是小学生从事的一项基本活动。通过这个活动的开展,他们可以从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磨练意志,提高思想素质。因此,小学生必须打好写规范汉字的基础,而矫正不良姿势,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则是写好规范汉字的前提。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淡薄了培养小学书写习惯的意识,课堂上只顾传授知识,严重忽视了书写习惯的培养。学生写字时斜肩驼背,握笔力度和角度不当,因而导致字迹歪歪斜斜,既影响了美观,又影响了书写速度。面对这些现象,教者却视而不见,翻开学生的作业本,我们不难发现,教者通常只对答题的正误作评分,很少顾及学生的书写质量。久而久之,学生书写的不良习惯也就渐渐养成,身体各方面也随之发生了畸形发育,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为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重要性,严格要求他们做到三个一(眼睛距作业本一尺,笔尖离握笔处一寸,胸口与桌边保持一拳),指导他们正确地执笔、运笔,正确使用和保管好书写工具。这样既练字又练姿,强化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的意识,让写字教学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正确引导训练,力求端正整洁
写字教学不但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还必须使他们掌握正确对待的书写方法。在写字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正确的写字姿势,指导他们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和间架结构的书写方法,由简到繁,逐步掌握铅笔、钢笔和毛笔的书写技巧,掌握起笔、行笔、顿笔和收笔的方法,灵活运用指力和腕力,力求做到行款整齐,书写有一定速度。
要做到这些,教师本身就必须练就一手漂亮的“三笔字”(钢笔、毛笔、粉笔)。无论是课堂板书,还是作业批语,书写都要做到笔画清晰、正确规范,还要做到行款匀称美观。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从中也随之受到影响,得到感化。在正确引导的同时,各科教学必须齐抓共管,从基本笔画到笔顺,从偏旁部首到结构的安排,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在布置作业时,应做到合理科学。要知道书写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必须做到天天抓、堂堂抓、科科抓,只有常抓不懈,严格自律,小学生的书写技能才会有所提高。
三、培养书写兴趣,激励奋发进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研究表明,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渴望获得”、“不断探索”等动机或行为。培养学生浓厚的写字兴趣,他们将会从根本上由“要我练”转化为“我要练”。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上好写字课。写字课由于时间相对集中,能创设感化学生的氛围,易于统一指导学生练习。如果再播放一些悦耳的音乐,学生心情愉悦,乐于练习。二是围绕书写训练,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如通过开展故事林专栏,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通过书法竞赛、佳作欣赏、作业展评,组织学生相互观摩,让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从而激发他们写字的热情;还可以开设文字诊所,进行错别字订正大赛,或让他们走上社会,纠正广告语中的错别字,增强他们规范汉字书写的责任感。三是充分肯定书写成绩,一旦进步就及时给予表扬,并发给相应的书法等级证书,让成功兴趣开绿灯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实践证明,教师几句热情的鼓励,有时会激励学生终身进取。
四、掌握书写要领,牢记做人准则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皆以琴棋书画来修身养性。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教会写字与学会做人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首先,写字必须横平竖直,从笔画到笔顺,从偏旁到结构,每一笔都必须一丝不苟。我们常说的字如其人,就是说写字和做人一样,必须品行端正,为人正直。
其次,写字要做到端庄、秀丽、流畅,非一日之功。古往今来,书坛大家皆凭借滴水穿石之功而被后人所鉴赏。由此可见,加强写字练习,可能使学生树立信心,磨练意志。
与此同时,汉字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伟大创举,是炎黄子孙智慧的结晶。从丰富的造字方法到汉字形体的演变,一个字,一个美丽的传说,一个词,一个动人的故事,学生在练习书写的同时,既增长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既领略了汉字宝库中瑰丽的风景,又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由此可见,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强化写字教学,精心指导,循序渐进,既益智,又育德;既养心,又求美;既教会写字,又学会做人。
在此情况下,我们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一方面把教会写字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扎扎实实地强化写字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写字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让他们从写字的过程中悟出做人的道理。根据“教会写字,学会做人”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在写字教学中,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改正不良姿势,培养书写习惯
书写是小学生从事的一项基本活动。通过这个活动的开展,他们可以从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磨练意志,提高思想素质。因此,小学生必须打好写规范汉字的基础,而矫正不良姿势,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则是写好规范汉字的前提。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淡薄了培养小学书写习惯的意识,课堂上只顾传授知识,严重忽视了书写习惯的培养。学生写字时斜肩驼背,握笔力度和角度不当,因而导致字迹歪歪斜斜,既影响了美观,又影响了书写速度。面对这些现象,教者却视而不见,翻开学生的作业本,我们不难发现,教者通常只对答题的正误作评分,很少顾及学生的书写质量。久而久之,学生书写的不良习惯也就渐渐养成,身体各方面也随之发生了畸形发育,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为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重要性,严格要求他们做到三个一(眼睛距作业本一尺,笔尖离握笔处一寸,胸口与桌边保持一拳),指导他们正确地执笔、运笔,正确使用和保管好书写工具。这样既练字又练姿,强化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的意识,让写字教学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正确引导训练,力求端正整洁
写字教学不但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还必须使他们掌握正确对待的书写方法。在写字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正确的写字姿势,指导他们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和间架结构的书写方法,由简到繁,逐步掌握铅笔、钢笔和毛笔的书写技巧,掌握起笔、行笔、顿笔和收笔的方法,灵活运用指力和腕力,力求做到行款整齐,书写有一定速度。
要做到这些,教师本身就必须练就一手漂亮的“三笔字”(钢笔、毛笔、粉笔)。无论是课堂板书,还是作业批语,书写都要做到笔画清晰、正确规范,还要做到行款匀称美观。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从中也随之受到影响,得到感化。在正确引导的同时,各科教学必须齐抓共管,从基本笔画到笔顺,从偏旁部首到结构的安排,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在布置作业时,应做到合理科学。要知道书写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必须做到天天抓、堂堂抓、科科抓,只有常抓不懈,严格自律,小学生的书写技能才会有所提高。
三、培养书写兴趣,激励奋发进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研究表明,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渴望获得”、“不断探索”等动机或行为。培养学生浓厚的写字兴趣,他们将会从根本上由“要我练”转化为“我要练”。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上好写字课。写字课由于时间相对集中,能创设感化学生的氛围,易于统一指导学生练习。如果再播放一些悦耳的音乐,学生心情愉悦,乐于练习。二是围绕书写训练,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如通过开展故事林专栏,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通过书法竞赛、佳作欣赏、作业展评,组织学生相互观摩,让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从而激发他们写字的热情;还可以开设文字诊所,进行错别字订正大赛,或让他们走上社会,纠正广告语中的错别字,增强他们规范汉字书写的责任感。三是充分肯定书写成绩,一旦进步就及时给予表扬,并发给相应的书法等级证书,让成功兴趣开绿灯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实践证明,教师几句热情的鼓励,有时会激励学生终身进取。
四、掌握书写要领,牢记做人准则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皆以琴棋书画来修身养性。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教会写字与学会做人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首先,写字必须横平竖直,从笔画到笔顺,从偏旁到结构,每一笔都必须一丝不苟。我们常说的字如其人,就是说写字和做人一样,必须品行端正,为人正直。
其次,写字要做到端庄、秀丽、流畅,非一日之功。古往今来,书坛大家皆凭借滴水穿石之功而被后人所鉴赏。由此可见,加强写字练习,可能使学生树立信心,磨练意志。
与此同时,汉字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伟大创举,是炎黄子孙智慧的结晶。从丰富的造字方法到汉字形体的演变,一个字,一个美丽的传说,一个词,一个动人的故事,学生在练习书写的同时,既增长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既领略了汉字宝库中瑰丽的风景,又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由此可见,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强化写字教学,精心指导,循序渐进,既益智,又育德;既养心,又求美;既教会写字,又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