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脚楼“直木匠”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veal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弯木头”害怕“直木匠”。说的是再弯曲难看的木头也害怕手艺高超的木匠,冉隆海,就这样一个“直木匠”,他建造吊脚楼是一绝。
  2013年年底,对于这个54岁的土家汉子来说十分难忘。他造了一幢土家吊脚楼模型,参加由国家民委、文化部举办的“2013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这在重庆,还是头一回。
  在冉隆海家,我们得以见到这栋吊脚楼,三层全木质结构,分正房和左右厢房,当地人称“撮箕口”。走廊、护梯、门窗一应俱全,木窗上还做了雕花,是万字格。“这是完全按照传统的土家吊脚楼营造技艺做的,主体建构没有用一根钢筋、一颗铁钉或水泥,全是穿斗式建筑,木料均以榫卯相连。”这一米多高、两米多长的模型,冉隆海带着3个木工,整整做了3个月才完成。
  仔细看,吊脚楼顶瓦片只有拇指大,全是木头做的。“差不多有6000片。”他说,“以前土家吊脚楼,穷苦人家的屋顶大多用杉皮、茅草,有钱人家才盖瓦。”
  冉隆海的木匠“工龄”已有41年,从他的那双手能看出大概——满是老茧和伤疤。“(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木匠都会修吊脚楼,那时家家户户都住,加上维护,我们完全不愁‘活路’(活计)。”说起昔日风光,他双眼发亮。后来居住方式慢慢变成砖混楼房。
  “我也知道砖混房比吊脚楼成本低,还便利,可就是放不下。”如今在石柱民间能见到的吊脚楼,大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都有不同程度的垮塌。从前1000多位做吊脚楼的木匠,如今只剩22人。“很多工序都是靠机器做,手工部分极少,也不像过去那样注重地理位置和‘院落’的土家文化了。”冉隆海无不担忧,“土家吊脚楼是我们土家人智慧的结晶,失传就太可惜了!”
  让人欣慰的是,石柱已建立了艺人档案和传承基地,详细记载土家吊脚楼营造技艺的流程,并组织观摩培训和举办技艺比赛来传承。也许,再过几年,吊脚楼的风气又吹回来了,谁知道呢。
其他文献
21条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老王教你处理人际关系,靠谱。1.不相信那些一见了你就夸奖歌颂个没完没了的人。2.不相信那些动辄汇报谁谁谁在骂你的人。3.不讨厌那些曾经公开地与你
目的:手术是治疗膀胱癌的有效方法,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甚至达到治愈的目的。术后给予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模式,能够降低复发率,延长生存期。尽管采用了手术加化疗的综合治疗,
孵化器作为孕育创业企业、推动创新技术发展的载体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推动下,初创企业对孵化业务需求的日益迫切,使得越来越多的民营
当前我国数字化建设中存在公共数字文化结构不合理,针对性、实用性不强,公共数字文化平台互不对接,服务效能较低,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机制不够完善,灵活性、开放度不足等数项问
为适应新环境的变化,高校图书馆正在进行空间变革。文章总结了高校图书馆增加阅览空间,改善阅览环境,拓展服务方式,改进导视系统等变化,并提出了注意空间搭配、加强空间管理
深部岩体工程开挖是一个复杂的加、卸荷过程,由此诱发的工程灾害屡见不鲜。对于岩石卸荷破坏机理的研究,传统方法多是在宏观尺度下进行,岩石内部细观结构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然,仅仅依靠教材内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求,这使得拓展教学逐渐得到了认同。为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对小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生存空间的逐渐拓展,许多在建的和规划中的地下工程不断向深部进军。目前国内外矿产资源开采的地下巷道、交通建设的地下隧道以及水利水电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