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拾零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ong_z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贯彻落实,科学的教学观念已深入教育,教学改革也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我们仍经常看到或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在课上要么从头串讲到尾,要么被个别能力强的学生占领,对于绝少数学生来说,由于他们长期处于被动、陪衬的局面,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信心,失去了主动学习的意识。他们习惯于听他人发言,习惯于教师说什么,学生就记什么,学习的依赖性越来越严重,主动创造的火花逐渐熄灭,没有一点点的创新意识。教学,这个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活动,却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兴趣。究其原因,教学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轻视学生学的活动过程,由此导致学生读书、思考、讨论、质疑问难的机会与时间减少,学生大多处于被动状态,参与意识不强。
  语文学科具有自身固有的特性,不可能用单调的分析、简单的逻辑推理或者大量的训练来促进人文素养的提高。在学生的心中应有语文课的一席之地,它是神圣的精神殿堂。语文课堂应以“学生为本,师生共成长”为教学理念,应让课堂富有情趣,变得更高效,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的高效呢?我提出以下几点见解。
  一、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课,建立高效课堂基础
  1.课堂竞争奖励机制
  曾经有这样一位老师从接手学生以来,他根据学力将班级学生调整位置,分为7个小队,开展竞争。一开始,哪个小队成员上课听得认真,奖励1分;哪个小队成员拿书迅速,奖励1分;哪个小队听写满分的最多,奖励1分。而若哪个小队有队员作业书写不认真,则要为小队扣分;上课听讲不认真被老师点名的,也要为小队扣分。这样,大家上课眼睛都瞪起来啦!哪个小队加了1分,会特别高兴坐得更好听得更认真!而若谁给小队扣了1分,小队其他成员则会很不满地看他一眼,没做好的孩子自己心里也感到很愧疚,他人的监督比老师的点名更加有效。
  其实,每个孩子不论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都不愿意落在别人后面。正所谓不甘人后,奋勇争先,初生牛犊不怕虎。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开展有效竞争,能使语文课堂更加紧凑、高效。
  2.课下,精心准备每一堂课
  想要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单凭比赛是不行的,一味表面的比赛只会助长孩子的虚荣和攀比心理,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因此,教师应该以精彩的课堂吸引学生,激发兴趣:(1)创设有趣的情境,引起學生共鸣。把语文課当作一则故事来讲,学生不仅听着有趣,而且更容易学懂;(2)不同方式朗读,在读中品,在读中展示自我、表达感情;(3)生字讲解一定要多准备多查资料,枯燥的生字活起来,多用平常生活用语来讲解词语;(4)作业设置更加灵活,突出学生的动手动脑操作能力,在自主动手的成功感中建立兴趣。
  3.以生为本
  这点很重要,体现在整个课堂的始终以及师生交流的方方面面,以生为本和高高在上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尊重学生,从学生角度出发,提要求、制订措施,会让学生更容易接手,也更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人人都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当然有效的参与不只是行动上的呼应,更重要的是思维的同步、情感上的共鸣。这就像是我们在做任何事的时候,实践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学过了知识,就要学以致用,学习了就要马上参与到实践中。这样,我们学习的知识才能得到更好地发挥,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课文中的一些有趣的活动,是学生能更好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三、鼓励质疑问题,引导学生创新意识
  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即培养质疑问题能力。那么如何使学生质疑问题,从而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认为这需要教师的一个引导过程。除了课堂教学训练学生质疑能力之外,应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实际,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身边日常事物提高质疑问题的能力。总之,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新课改下的语文高效课堂应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会走进学生的心灵,注重聆听他们的心声,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多给学生自己的时间,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引导学生创新意识。我认为只有这样,语文课堂的45分钟才会变得更高效,我们学生的文学素养才能得到更大的提高。
其他文献
一、为何整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传统德育缺乏实效性,与传统德育的单一性有关。从内容上看,传统德育忽视了现代文明的时代价值需要和现代人的多元价值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而沉湎于传统道德说教,磨损了现代人的道德追求,使学生在现实道德问题面前束手无策,德育内容严重脱离实践,脱离生活,以口号式、拔高式为主,让学生可望而不可及;从教育力量上看,传统德育力量单一,把德育看作学校老
【摘 要】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人们具备丰富的创造性,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与创造革新的能力。没有创新的教育就没有创新的人材。幼儿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已成为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作为教育者本身,就必须要有创新的意识。教师对幼儿的学习存在着一个启发指引的作用。  【关键词】想象力  一、充分利用智慧游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期是想象力发展迅速
期刊
【摘 要】电视采、编、播技术领域的数字化革命,给行业带来了新的技术,缩短了设备更新周期,节目制作手段、模式、工作流程发生了转变,需要开展科技情报工作,以充实内容。  【关键词】广电技术 科技情报  随着我国改革步伐的加快,电视采、编、播技术领域进行了现代化的数字化革命,数字技术给电视行业带来了新的技术和设备,由于计算机技术在广电行业的应用,专业电视制作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将缩短,电视节目制作的手段、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图牧吉中心学校  【摘 要】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點。识字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更快更牢地记住生字,让识字成为学生快乐的旅程。从内心喜欢语文,是识字教学的目标之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策略  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识字的重要阶段,其识字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今后语文学习的效果。做好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那
西藏昌都市边坝县初级中学  作为农牧民子女学生较多的学校,这里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差,辍学现象较严重,而現在的语文课堂教学走进了一个尴尬的境地:沉闷的灌输型的课堂学生不喜欢,老师也是声嘶力竭而不得一丝乐趣;热闹的课堂学生喜欢,一张张小嘴说得天花乱坠,可一到真刀真枪动笔写作,就笔如千斤,江郎才尽了。该怎样解决这一个矛盾?难道这真是不可调和的问题。  一、语文教学要重视激趣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说过:“
为了获得四环素类抗生素的高效降解菌,从长期受四环素类抗生素污染的土壤中分离、重复驯化筛选得到6株对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降解能力的菌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6株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