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的思考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zi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标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对数学课程和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必须大力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发挥现代信息技術对数学课程改革的积极作用,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和工具,成为获取信息资源和开展学习交流的广阔平台。”而对于中底年级的小学数学课堂而言,信息技术的作用则发挥得尤为突出。由于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恰恰可以使枯燥、抽象的数字转化成形象、生动、鲜明的电子信息,变单调为丰富,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可全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的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思维;教学
  一、 开课激趣,信息技术伴起航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运用画面展示动画、声音、视频等信息技术手段的创设的情境能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不知不觉中融进学习情境中来。
  二、 新知获取,信息技术来护航
  在设计一下《图形的拼组》新知获取环节中,
  独立拼一拼,数一数。(出示课件)要求:
  (1)想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再动手拼出来。
  (2)数一数,填一填:在你拼的图中,用了哪些图形,各用了几个?
  (3)把拼好的图案和填好的表格摆在一起,拍照上传。
  (4)观察汇报:你们想先看哪幅优秀作品呢?(适当选3幅作品)
  观看:这幅作品是谁的?问:你介绍一下你拼组的是什么,每样图形分别用了多少个?
  西沃软件推送,平板答题,全班在大屏幕反馈,教学中,老师的题目快速推送,随时拍照,随时上传,随时点评,随时修正,信息技术的高效、快捷在本堂课里应用得深入而广泛,学生趣味性极高,课堂效率更是得到了极好的发挥。
  三、 知识总结,信息技术来帮忙
  课堂小结是数学思维活动延续和不断创新的过程,适当的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掌握知识内在的联系,对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通常情况下的课堂小结,大多都是学生空对空的回忆,即按照自己对本堂课的了解,所做的一个梳理,虽然也能达到内化知识的目的,但能够对所学课程构建知识体系的人却往往是少数,常常是一节课下来,只有部分孩子能够对上课内容做一个回顾,回忆本堂课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如何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学生对课堂的脉络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特点,在执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时,当学生了解了“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这一知识点后,在设计知识回顾环节时,我们想到了耗时少,却能将知识形象,生动的呈现给孩子们的微课,事实证明,利用微课,课堂效率事半功倍。
  猜测,验证,分享,验证,是本节课的基本脉络,在验证环节,验证什么,如何验证,确是要学生了然于心的,此时,借助多媒体,不仅可以让我们的验证要求实时的呈现,还可以让学生更加透彻的明确验证的指向性,课堂效果得以加强。
  四、 拓展提高,信息技术来升华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人认识客观世界首先是形象思维,而不是抽象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因此,在组织此环节时,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使枯燥、抽象的数字转化成形象、生动、鲜明的电子信息,变单调为丰富,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的特点,全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的过程,事实也充分证明,学生听得认真,参与得也分外积极。
  1. 提问:孩子们,我们的祖先在很久以前就开始玩拼图了,特别爱动脑筋,发明了著名的拼图——七巧板。你们知道什么是七巧板吗?
  2. 创拼图形:七巧板是一种传统有趣的数学拼图游戏,只要你肯动脑筋,它就像变魔术一样,拼成各种有趣的图案。现在你就用手中的七巧板,大胆想象,拼出最有趣的图案,开始行动吧!(通过七巧板软件完成,学生在平板上拖动图形进行拼组活动。)
  本节课,信息技术的应用由始至终,从开课的推送,平板的反馈;再到课中的微课拼组乌龟和兔子,并介绍龟兔赛跑这以耳熟能详的故事;再介绍七巧板的妙用,反馈同学们拼组的图形并由之而联想到的故事,无一不在其中。对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增强孩子们的数学愉悦感,体验数学与生活、与各个学科间的紧密联系,期待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以至于下课了,孩子们都还心心恋恋,都还不愿离开,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枯燥乏味的数学学习变得轻松和愉快,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全面提高的。
  可以说,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让我们的练习充满乐趣;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帮助了孩子们的认识发展,是信息技术的良好引用,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稳步提高。信息技术,对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效果。
  作者简介:
  曹娟,重庆市,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上,其教育的根本性就在于对学生的启蒙性,其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也是各数学教师教学的难点所在。从数学学科的本质上分析,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本能力之一,对于如何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下将从认识限制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教师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
论文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际需求出发,认为决策理论的引入可以有效的改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兴趣度,进而将不确定决策理论中的软集方法引入到课程当中,分析了课程与该
目的探讨侧脑室穿刺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的实际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2年5月至2011年9收治脑室出血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患
培养青少年的核心素养是为适应社会发展必备的关键能力而努力的。培养青少年的核心素养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新课标的实施为历史学科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良好情境,可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以及多样性,增强探究活跃度,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調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进一步培养与提高其自主探究及创造能力。基于此,本文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根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际情况,从问题导入、原型问题应用、合作探究、类比猜想四个方面探究了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一、 前言  针对初中数学教学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