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智拒胡宗南“敬酒”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bear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3年8月,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由重庆返回延安,途经西安,国民党西安最高军事首领、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张罗着要为周恩来洗尘。暗地里,胡宗南却通知黄埔六期以上30余名将官偕夫人出席这次酒会,并告诉他们要把周恩来灌醉,给这位中共领导人一点颜色看看。周恩来对胡宗南搞这些小动作的细节全然不知。
  经胡宗南精心策划,这次招待会在小雁塔举行。邓颖超同志因身体不适未能出席。胡宗南想在招待会上发难一事,被在胡宗南部工作的共产党员熊向晖知道了,熊向晖悄悄地告诉了周恩来,让他多提防点,周恩来显得异常平静。
  酒会由国民党第八战区政治部主任王超凡主持,王在祝酒辞的结尾时突然提高了语气,说:“在座的黄埔同志,先敬周先生三杯酒,欢迎周先生的光临,请周先生和我们一起,为领导全国抗战的蒋委员长身体健康,先干头一杯。”
  周恩来举起酒杯,微笑着说:“王主任提到了全国抗战,我很欣赏。全国抗战的基础是国共两党的合作,为了表示国共合作抗日的诚意,我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愿意为蒋委员长的健康干杯;各位都是国民党党员,也请各位为毛泽东主席的健康干杯!”
  胡宗南闻听此言愣住了,王超凡和其他作陪者也显得不知所措。周恩来举目四顾,微笑着说:“看来各位有为难之处,我不强人所难,这杯酒就免了吧!”
  停了一会儿,10多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将官夫人同时举杯走向周恩来,其中一位低声说道:“我们虽没进过黄埔军校,却都知道周先生在黄埔军校倡导黄埔精神。为了发扬黄埔精神,我们每人向周先生敬一杯。”
  周恩来微微一笑,风趣地说:“各位夫人都很漂亮,这位夫人的话讲得更漂亮。我想问,你刚才提到我倡导黄埔精神,那么黄埔精神是什么?你们中间谁能答对,我就同谁干杯。”
  此言一出,各位夫人瞠目结舌。胡宗南发现国民党方面没有人能够收拾这尴尬局面,忙走过来说:“今天只叙旧谊,不谈政治。”
  周恩来转向那些夫人说:“我们还是谈点别的吧。”同她们寒暄几句后,礼貌地把她们送回原位。稍后,十几位将军排成一行,向周恩来走来,领头的说:“当年我们都是黄埔学生,您是我们的政治部主任,同我们有师生之谊。作为弟子,我们每人敬老师一杯。”
  周恩来说:“胡副司令讲,今天不谈政治。这位将军刚才提到我当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不是又谈政治了嘛,请问这杯酒该不该喝?”
  胡宗南说:“他们是军人,没有政治头脑,酒让他们喝,算是罚酒。”
  不久,又一批夫人走来。这一回更加谨慎了,其中有一位念着讲稿说:“我们久仰周夫人,想不到她因身体不适没能光临。我们各自敬周夫人一杯酒,表示对她的敬意,祝她身体健康,并祝她顺利回到延安。我请周先生代周夫人分别和我们干一杯。周先生一向尊重妇女,一定会满足我们的请求。”
  周恩来严肃地说:“这位夫人提到延安,我要顺便说几句,前几年,延安人民连小米都吃不上,现在经过自力更生发展生产,日子比过去好些了,但仍然很艰难。如果让邓颖超喝这样好的酒,她会于心不安的。我尊重妇女,也尊重邓颖超同志的心情。请各位喝酒,我代她喝茶,我们彼此都尊重。”一番话,说得各位夫人无言以对,只得礼貌地回自己的座位去了。周恩来勉励各位国民党将军以抗战大业为重,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两党要以团结为重,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晚会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胡宗南心里充满了苦闷,同时惊叹周恩来思维敏捷,控制局面能力强,为国民党诸领导难以企及。
其他文献
一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如同陷入重围的孤军,左冲右突,却并没有撕开突破口,走向更开阔的地带。这不仅是语文教师的心头恨,也成为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眼中钉。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讲,身为语文教师,面对这样的尴尬,着实赧颜,也确乎授人以柄,为人家的指责提供了公认的口实。虽则有人成功,但毕竟凤毛麟角,而且方法也多有不可操作性,一旦位移,则要么走样,要么变味,与“橘生淮南曰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颇相类。可以说对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