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任务型教学

来源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shi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笔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实施任务型教学法,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从而对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概念、步骤、优点、特点、意义和不足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英语 学生
  
   作为一线教师,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对于新教材心里没底,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是边学习边教学。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直接实施者。而以前教授时笔者针对课文内容常作如下的安排:1. 学生听录音,感知课文;2. 听音,识图;3. 听音,重复课文;4. 分角色朗读课文。上完课后笔者发现学生非常地听话,总是按照所给指令完成任务。老师让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学生始终处于被动中。可是这样的学习是不会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的。每次期末统考笔者班上英语成绩平平,笔者和学生都有种事倍功半的感觉。
   2010年9月笔者大胆实践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并持之以恒,期中考试本班的英语成绩居年级前茅,比第二名班级的平均成绩多出近10分。当然成绩不一定能说明问题,关键是有很多学困生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此,认为任务型教学法会影响教学进度,课堂不好控制,教师备课量大等的同仁们不妨勇于实践,尝试一下!下面笔者就什么是任务型教学以及它的步骤、优点、特点、意义以及需要改进的几个方面等谈谈个人的观点体会,仅供大家参考。
  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学习理论和学习模式,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成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一、什么是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就是设定一个任务,即做事,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在此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它重视的是学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能力培养和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和交流活动。任务型教学强调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交流来学会交际,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的环境,既关注语言本身,也关注学习过程;把学生个人的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因素,把课内的语言学习与社会的语言活动相结合。任务型教学提供了一种由语法训练转向交际训练的机会。它以实现特定的学习目标为任务(taskbased),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在没有失败、没有他人纠错的情况下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课堂活动的任务化是英语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具体手段。有了任务,学生的思维、直觉和想象就会遵循一定的方向展开,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思想;有了任务,语言学习就能从知识的讲解和规则的理解发展到意义的表达和能力的培养。“活动、任务、操作”是任务型教学活动的三要素。任务化的教学活动是优化交际性教学的具体手段,在设计上应当高于单纯的用来解释语言认知意义的直观手段。
  二、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
   1. Pre-task:呈现话题,进入任务,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
   2. While-task:学生以个人、伙伴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并进行汇报和评价其完成情况。
   3. Post-task:学生巩固和操练语言知识。
   比如在教高中二年级英语上册第2单元时,根据教学目标,笔者设计了四个任务:1. 根据图片学习、了解电视节目种类,并用对话谈论自己的喜好。复习What kind of TV shows do you know?2. 对不同种类的电视节目发表意见。根据以下句型进行练习:What do you think of soap operas / sitcoms / comedies etc.?以及表达I love it / them. I like it / them. I don’t like it. I can’t stand it. I don’t mind it. etc. 3. 完成练习,并根据听力内容进行对话。4. 进行调查,并能做口头及书面报告。
  在充满“变化性互动”的英语课堂上,从接受任务,准备任务,执行任务,报告任务到分析任务,学生一直处于积极、活跃、变化的活动中。活动越多,学生可理解的输入就越多,语言习得就越多。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争论往往使学生闪现出富有独到见解的、与众不同的思维火花。任务的挑战性刺激着学生的思维,激励着学生创造性的活动。就是在不断的挑战、刺激和激励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步得到训练、培养、加强和巩固并发展成为良好的习惯。
   三、任务型教学具有三个特点
   1. 给学生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2. 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3. 把静态学习变为动态学习。
   四、任务型教学的意义
   1. 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的,学生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和具体的操作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大脑始终处于一种激活状态,他们获得的不仅是语言知识,还获得了运用语言的能力。随着学习任务的不断深化,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就越趋于自动化和自主化,学生就越能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2. 由于有意义的任务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所以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小组讨论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大量口头操练的机会,而且给他营造了一个集思广益和互相学习的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其智力水平。
   4. 任务完成的结果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评价标准,并使其产生成就感,可转化为后续学习的动力。
   五、任务型学习活动的优点
   1. 任务型学习活动的一大优点是能激励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尽快大面积地提高学困生的成绩。这是以往各种英语教学改革收效甚微的症结所在。
   2. 任务型学习活动的第二个优点就是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从学习中看到提高,从提高中形成能力。这一过程完全是学生自己完成的,教师只起一个引导的作用。
   3.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的助手。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有更多参与合作的机会,可以互相帮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练习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如信息转换、配对活动和小组活动等,不仅掌握了基本语法知识,而且得到了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了听、说等运用语言的技能。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一切活动都是主动的,教师只是参与者和指导者。
  “任务型学习活动与形成性评价”的课题研究现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它的优势是以往任何教学改革都不能替代的。它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当然,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完成一项大型的学习任务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从短期效果看,在消耗的同等时间内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帮助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因此,教师如何更新观念,如何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如何正确处理能力培养和考试成绩的关系,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第二、任务的系统性和延续性难以把握。比如,任务的难易程度,任务之间的衔接等问题。
   第三、任务型教学中,学生习惯小组讨论,相对而言,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消弱,依赖他人的意识增强。
   最后,任务型教学仅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它既涉及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也涉及学生学习习惯的改变。教学相长,才是我们教育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景和. 英语教学名家谈 [M]. 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2. 郭友主编. 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 [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该文以国家863/CIMS应用示范工程之一的扬州有机化工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YH-CIMS)为背景,根据在实施MRPⅡ成本控制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从流程型企业的生产特点出发,分析了
我国行政许可法在行政许可设定中为行政主体保留了极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历来为学术界所诟病.适度的自由裁量权是促进行政工作效率之必需,但过大的自由裁量权很可能导致行政许
该文就是基于这种情况对现阶段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瓶颈问题展开深入研究的.文章从介绍高新技术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入手,分析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高新技术产业
该论文在投资基金投资组合绩效评方法和影响其绩效的因素方面作了一些探讨.论文论述了投资基金投资组合绩效评价的三种方法:收益率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和风险调整测量法和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