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动脉为蒂翻转桡神经浅支修复桡神经干缺损二例

来源 :中华手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i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本文报导应用带筋膜蒂的残存拇指近节指骨瓣转移,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转移及游离足趾移植三者联合一期重建一左手第二掌骨与示指缺损,第三掌骨骨干缺损,拇指、手背桡侧2/3及虎口皮肤干性坏死病例的桡侧半手获得成功,效果满意。此手术充分发挥了三种组织瓣各自的优点,且操作相对简单,一次完成。以较小的代价,使伤手的功能与外观得以又快又好的恢复。
指甲的功能及美容决定其修复的必要性,本文介绍甲床及甲周组织1期修复与重建的方法,并结合临床体会作了详细讨论。
期刊
期刊
期刊
通过对123例产瘫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性调查,对其流行病学资料进行了分析总结,就产瘫的病因、发病机制作了详细讨论。在病因上提出,头位的胎体超重和臀、横位的体位性难产是产瘫发生的主要原因。不适当的牵拉及手指或产钳的压力是产瘫发生的直接原因。在发病机制上,不同的助产方式、胎位、损伤症状的类型、损伤性质四者间的统计学处理提示:单纯臂丛神经下干损伤以严重撕脱伤的发生率最高,臀位产中臂丛神经上干损伤发生
对我院1980年至1992年,13年中遇到的18例臂丛神经阻滞严重并发症进行了总结。结合临床资料就气胸、药物中毒、全脊髓麻痹等6类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处理经验及预防措施作了详细讨论。
期刊
臂丛神经颈5.6根性或上干撕脱伤无法修复时,常用膈神经、肋间神经、胸背神经等移位吻接肌皮神经以恢复屈肘功能。为寻找新的术式以供选择,通过解剖研究和临床应用4例,发现胸内侧神经与肌皮神经相距较近,可无张力直接缝合;胸内侧神经有3~4分支,移位时保留1个分支,术后胸大肌胸肋头肌力可恢复到2~3级。本术式为臂丛根部撕脱伤后,重建屈肘功能的一个较好的神经修复方法。
神经损伤后雪旺氏细胞被认为是修复的基础。它的增殖能形成索带,引导轴突生长。同时,它能分泌多种因子促进及调控轴突的生长。为研究雪旺氏细胞,采用植块反复种植法来获得大量雪旺氏细胞,通过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进行形态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