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EEPO”有效课堂的推广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icke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新课程理论在不断地渗入到教学实践中。“EEPO”有效教育的核心是教师通过合理、有效地组织课堂,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EEPO” 教育法不仅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也重视挖掘学生的潜在创造性。它将学习方法、课型方式以及评价方式三者融为一体,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重视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提倡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加强团队合作精神。推广“EEPO”教学法可以使课堂变得生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就“EEPO”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作了一些探讨。
  一、“EEPO”有效教育的理念
  孟照彬教授在整合和创新西方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后,得出了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即“EEPO”有效教育法。他将西方教育中倡导的个性发挥和创造性教育同中国教育理念中的知识性教育相结合,使“EEPO”有效教育法变得大众化。对有效教育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首先是教育投入和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再次是从学生的角度进行理解。从教育投入和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来看,有效教育就是要在一定的教育投入中,遵循教学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投入,同时尽量减少时间、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使教学活动取得最佳的效果。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有效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积极地參加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还会主动学习。这种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倡导教师立足课堂,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大胆地参与实践和讨论,以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二、“EEPO”有效教学模式的推广实施
  (一)改变备课思路,创设有效的教学流程。
  “EEPO”有效教学模式强调教学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立足课本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有效的教学形式,以便于学生能带着目的学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并强化知识。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设置清晰、明确且有效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和课程内容,科学合理地制定学生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教学目标,做到教学设计的层进性,也就是要保证教学步骤应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内容,避免安排太多的内容而使学生消化不了,或者内容太少不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等。通过设定教学的重点,分析学生学习的难点,通过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课堂设计要有趣味性,同时尊重和强调学生的个性。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学习的专注时间和个性特征也不一样。如果课堂的实际不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求,很容易造成课程时间的耗损。“EEPO”有效课堂强调课堂的趣味性,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及成长环境的不同,其智趣情操等个性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三)以学生为主体,优化教学过程。
  新的教育理论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把握学习的主动权。EEPO教学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创新活动,是学生将外界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并运用和分享的过程,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将外界信息整合、转换成为个人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启发和引导的作用,立足课堂,优化教学过程。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学过程应以实践和讨论为主,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通过阅读、练习、讨论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积极地学习和实践,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得教学过程变得生动而有效。
  (四)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
  “EEPO”有效课堂是一种感性的课堂,注重满足学生的感官需求,课堂自由度相对较大,这就很容易造成场面混乱或者滥竽充数的现象,或者只是少部分的学生在引领课堂,而绝大部分学生变成了听众,这种课堂虽然比较活跃,但却缺乏对学生理性思考的培养,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等形式进行教学活动。
  (五)及时总结和反馈,促进知识的迁移。
  在基本完成教学内容后,还应进行知识小结和检测反馈。不同于传统的课程总结,“EEPO”有效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结过程中也应充分发挥这一理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总结课程知识,并将新旧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教师再予以补充和整合。同时,对于知识的反馈,不仅仅是利用课后作业来进行检查,常用的有随堂反馈和周测试两种。依靠这种强化练习和测评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EEPO”有效课堂的推广不仅可以充分地利用教学资源,还能使教学过程更加的生动,较大程度地开阔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效。这也是现代教育所要追求的高校课堂的关键。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化学新课程倡导在教学中营造一种“研究”、“探索”、“钻研”的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逐渐适应新教材、新教法,并不断的对个体的创造,实践要素进行培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高中化学 新课程 自主探究  一、使学生自主探究  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查阅资料,自己解决浅层问题  课堂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与本节知识有关,即本节知识的生长点,但这些知识又不属于本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教材与时俱进地进行改编也是应该的。无论哪一种改编都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物理。对于学生学习物理的情况,我从实践中总结出了自己的一点感受。  中学物理教材版本虽多,我看来区别主要在与初二和初三到底是力学先学习还是电学先学习上。当然二者的具体区别和效果还有很多,我将会在专门的相关论文中详细展开。就我所教授的学生反映,无论是初二学习电学还是力学,他们都感到有一些困难。但是到了初三,
摘要:新课标的精神内涵是为学生的发展而教,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结合新课标的精神内涵和语文学科性质,认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文课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注重体验,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法 学法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而语文
实施新课程以来,语文课堂发生了巨大变化:课堂比过去开放了,气氛比过去活跃了,学生学习方式比过去多了。然而,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如为了自主而自主、无效合作、随意探究、盲目综合、无度开放、泛化体验、淡化整体、曲解对话等现象。为此,我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发挥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作相关探讨。  一、阅读的原动力――预习、自读、自悟  自觉、主动的预习习惯,是阅读的“
[摘 要]:初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有必要对政治教学进行研究和探讨,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政治 教学质量 方法改进  一、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一是制定知识与技能目标。明确通过每个单元的教学,学生应该获得哪些基本知识,并且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清晰的要求;明确通过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应掌握哪些基本技能,技能